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太黑:通脹下加拿大三大超市利潤創5年新高

達爾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的一項新研究發現,與過去5年的平均表現相比,加拿大前三大雜貨商今年的利潤比過去更高。

批評者指責雜貨商正進行着「貪婪通脹」(greedflation),這表明當食品價格以40多年來最快的速度上漲之際,雜貨商從中牟取暴利。

報告發現,LoblawCompanies Ltd.尤其值得注意,因為它的表現不僅超過了5年的平均水平,而且比任何一年都好。

研究發現,這家雜貨連鎖店在2022年上半年的毛利潤比之前的最佳業績高出1.8億元—相當於每天多賺100萬元。相比之下,Metro Inc.最近的毛利潤比過去5年的最佳表現低1,100萬元,而 Sobeys Inc.的母公司 Empire Co. Ltd.上半年的毛利潤比最佳業績低3,700萬元。

但報告作者表示,由於缺乏更詳細的財務數據,很難解釋為什麼這三家超市公司今年的業績都超過了平均水平。

達爾豪西商學院會計高級講師、該報告的另一位研究者泰勒(Samantha Taylor)說:「我們想知道雜貨店是否利用高通脹時期對食品收取過多的費用。尚無定論,因為我們沒有這些數據。」

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標準,上市公司可以將具有相似特徵的經營部門歸為一類。

例如,Loblaw的零售部門包括雜貨店、藥店(包括其 Shoppers Drug Mart連鎖店)的銷售以及其他健康、美容和一般商品的銷售。因此,尚不清楚業績好的來源是食品、還是嬰兒服裝或化妝品等其他物品。

管理與食品安全專家教授查理保斯(Sylvain Charlebois)是此研究報告作者之一,他說雜貨商的財務報表透明度不夠。「賣食物和賣口紅不是一回事。這些公司規模龐大且非常多樣化,因此我們建議將食品銷售與其他銷售分開。」

該報告發佈之際,加拿大的食品通脹繼續攀升。根據加拿大統計局的數據,9月份食品雜貨價格同比上漲11.4%,是自1981年以來的最大漲幅。

食品價格飆升促使加拿大競爭局啟動了一項關於食品雜貨行業競爭的研究,但雜貨商稱他們的利潤沒有改變。

Loblaw副總裁托馬斯(Catherine Thomas)表示:「通貨膨脹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不是加拿大獨有的,我們貨架上的價格代表了許多成本和供應鏈上游的許多公司,這是一項針對食品價格的又一項研究,它甚至沒有進一步向供應鏈上遊走一步,包括全球製造商的主要價格上漲。」

查理保斯建議 Loblaw捍衛其立場的最佳方式是發佈完整數據,否則單純的辯護沒有太大意義。

加拿大零售委員會全國發言人瓦斯福申(Michelle Wasylyshen)認為雜貨店的整體收入疫情間有所增加,但利潤率相對穩定。她說,加拿大的食品通脹率低於許多其他國家,美國的食品價格上漲了13%,英國的食品價格上漲了14.5%。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加拿大都市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106/1826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