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人生的八個真相,越早知道越少走彎路

人生究竟是什麼?有作家概括為:人之生態也。即機體與滅生因素鬥爭之過程。生存、成長、成熟,我勝病害也;傷殘、衰廢、死亡,病害競我也。

從來沒有人主動要求來到這個世界,可見每個人的誕生是被動的,但選擇如何生活卻是主動的。阿德勒因此表示:「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裏,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

澳瑞森•梅倫則說:「人類心靈深處,有許多沉睡的力量;喚醒這些人們從未夢想過的力量,巧妙運用,便能徹底改變一生。」榮格表示:「你沒有覺察到的事,就會變成你的命運。」

一個真正活得通透的人,一定是洞穿人生真相的人。本期推文,特別分享8個人生真相,或許會幫你穿透人生的迷霧,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彎路。

無知者們是不自由的

因為他們要面對的是

一個完全黑暗的世界

NO.1 人生第一要務,不是追求幸福,而是尋求意義

在回顧與幸福有關的文獻時,桑婭•呂波密斯基、謝爾登和戴維•施卡德都認為:「人類的幸福感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遺傳基因、與幸福有關的環境因素,以及能夠幫助獲得幸福的行動。」

在這三個因素中,基因是先天決定的,外部環境也是我們無法完全掌控的,唯有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的行動,是個人可以通過行為和練習,擁有決策力量的。心理學家甚至認為,這個因素是增強幸福感的最大因素。

那何謂能夠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的行動呢?

哲學家威廉•施密德認為,幸福有三重層層遞進的層次:第一重是『運氣』,人的誕生就源於偶然的幸運,『運氣』好的人可能有好的父母;第二重是快樂,內心感到平和幸福;第三重是充實,這是最高層次的幸福。這讓你正在度過有意義的一生。

施密德因此表示:生活總是有幸福和不幸福的部分,而幸福也並非人生的第一要務,追求生活的意義才是。歌德也曾說過:「誰要是生來就具備某種才能,而又為此而生活,那他就由此找到最美好的人生。」

未經審視的人生是無意義的,無意義的人生必定是不幸福的人生,生活的價值在於尋求意義感。人在尋找幸福,其實是在尋找意義,幸福只不過是被選中代替意義而已。意義是人生的基礎,有意義的地方就有幸福。

而由快感到快樂,再到更高層的充實,是逐層遞進的三重意義的幸福。權力、金錢、聲望都是獲取幸福的手段,幫助人們增加幸福感的一種工具,而不是人生目標。好的人生,是一種過程,而不是一種狀態;它是一個方向,而不是終點。

NO.2 幸福存在於閒暇之中,閒暇是最美好的財產

各個時代偉大的精神人物,都把閒暇視為最可寶貴的東西。亞里士多德認為:能夠不受阻礙地培養、發揮一個人的突出才能,不管這種才能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

「人唯獨在閒暇時才有幸福可言,恰當地利用閒暇時間是一生做人的基礎。」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幸福不僅存在於意義中,還存在於不受干擾的閒暇中。如果有精神追求,擁有內在生命力,卻沒有閒暇時間發展自己,就會體驗到生命的枯竭,感受到焦慮和痛苦。

心理學家將錯失幸福的人分為三類:「忙碌奔波型」的人,錯以為只有成功本身可以帶來快樂,所以感覺不到過程的重要性;「享樂主義型」則錯誤地認為,只有過程是重要的,只談享受不談後果;而「虛無主義型」同時放棄了過程和結果,他們已經對生活麻木無感了。

「忙碌奔波型」是未來的奴隸,「享樂主義型」是現在的奴隸,而「虛無主義型」則是過去的奴隸。

真正能夠持續的幸福感,需要我們為了一個有意義的目標快樂地努力與奮鬥。幸福不是拼命爬到山頂,也不是在山下漫無目的地遊逛,幸福是向山頂努力攀登過程中的種種經歷和感受。

叔本華總結說:「如果外在的、不被打擾的閒暇,和內在的、偉大的智力稟賦,這兩個特殊的條件恰好湊在一起,剛好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那可真是最大的幸運。」

NO.3 教育的目標是先自立,人生要自立後再剝離

人類之所以創辦學校,是因為家庭無法教育出滿足社會需求的孩子。學校是家庭的延伸,目的是為了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以及適應社會生存需要的知識和技能。

無論是來自父母的教育,還是來自學校的教育,都是為了實現個人的自立。自立的最終目的,在於消除自我。承認我們只是普通人,不從社會序列和他人的價值,而只從真理中尋找自我價值。

簡單來說,就是想要解決煩惱,就要意識到我是完整的我,他是完整的他。我只負責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他也只負責把他的事情做好。而真理能讓我看懂看清看透,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在阿德勒看來,人們遇到最大問題就是,妄圖控制自己所不能控制的東西。成長不必背負他人的課題,不必迎合他人的評價。因此,阿德勒說:「你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別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教育不是干涉,而是幫助其自立。一個自立的孩子,明白不必畏懼他人的視線,不必在意他人的評價,也不需要尋求他人的認可。儘管去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路。

父母和學校的教育,初始是適應社會的教育,其後是各方面自立的教育。最後,人格自立後,還需要進行第三重自我教育,即對教育的剝離。當最終剝離曾經的教育之後,才算真正成了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NO.4 不要讓自己看起來很強,要讓自己真正變得很強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看起來很強」是一種「必須比別人更優秀」的虛偽優越感,被稱之為「優越情結」,與「自卑情結」相對。

優越情結是為了掩飾自卑情結而產生的,憑藉虛假的優越條件表現優越感,以掩飾自卑感的傾向。

一個內心自卑的人,就會陷入自卑和消除自卑的搖擺進步中。為了消除自卑,他們往往拼命製造假象,打造出自己很強大,很不可一世的樣子,並往往為了贏得他人的認同,去做違背真心和尊嚴的事。

這種自卑情節處理不當,就可能陷入虛榮、做作、矯情和造假的負面世界。表現出一種具有假象的優越感,並通過玩弄權利和操縱他人,用以掩蓋內心的自卑、焦慮和不安全感。

由自卑情結轉入優越情結的人往往容易發怒。這種發怒或憤怒可能只是表面現象,其真正的情況是內心強烈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感。另外,這種發怒可能是用來操縱、控制他人、威逼他人,以顯示自己的強大及對他人的控制權利。

具有這種生活風格的人,基於對個人潛能的不適當認識,而力求獲得超越他人和駕馭環境的能力。但一個追求優越感的,是不可能真正內心強大的,因為他的優越感更多源於外在比較。真正的強大,從來源自內心的安定。

真正強大的人明白:強大不是為了成為人上人,真正的強大是為了善用個人潛力,突破個人極限,有勇氣面對現實。

心態健全的人,不會試圖改變對方,而是改變自己。心理強大的人,不以超越別人為目標,只為不斷超越自己。因為真正的強大,是不斷優於過去的自己。

NO.5 關係是不幸之源,同樣也是幸福之源

被稱為「依戀理論之母」的瑪麗•安斯沃斯,提出過三種截然不同的依戀模式:安全型依戀、迴避型依戀和矛盾型依戀。

安全型依戀的孩子,能夠親密,能夠分離,也能夠重聚。而迴避型依戀的孩子,則呈現出對依戀的漠不關心,似乎有沒有父母都能正常生活,但在分離的場景中,他們的心率是加速的。

這就是心理學上常說的「假性獨立」,是對創傷的自我保護(防禦)。心理學家布萊克曼,在《心靈的面具——101種心靈防禦》一書里,也提到這種偽裝的強大:不願意依賴,只懂得硬扛。為了自己脆弱的自尊,而不斷和生活正面硬剛。

現在市場上過度吹捧的「獨立女性」和「硬漢」,某種意義上就是「假性獨立」。

它否認了人具有群體性特質,對歸屬感和安全感有與生俱來的需要。人類如果不能從群體中尋找安慰,找到回歸群體的內在安全,就會始終將群體視為壓力來源,自我就永遠無法真正新生和強大。

人類在人際關係上的使命,始於課題分離,終於共同體感覺。何謂共同體感覺?那就是把他人看作夥伴,利他利己,感受到群體是自己的力量之源,自己是群體的一部分。

有句老話叫做:人要是沒有學會自立,那麼將一無所能;如果過於自立,那也將一無所立。

約翰•鮑威爾比在《依戀三部曲》中表示:真正自立的個體,實際上不是我們刻板印象中的那種獨立形象。個體自立性的一個基本成分,是在情境需要時能夠依賴、信任他人,並且知道自己依賴誰是適當的。

因此,一個健康自立的人能夠根據環境的變化而轉換自己的角色:在一個時間點,他可以為他人提供安全的港灣。在另一個時間點,他可以欣然地依賴自己的同伴,從而獲取一定的安全感。

NO.6 10%的人生不幸,可以毀掉90%的生活

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有一個很出名的判斷,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指的是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換言之,在你的一生中,只有10%的事情你無能為力,而90%的事情都由你自己決定走向。

為了說明這一點,費斯汀格舉了一個卡斯汀的例子:卡斯汀早上洗漱時,隨手將高檔手錶放在洗漱台邊,妻子怕被水打濕,就隨手拿過去放在餐桌上。兒子在餐桌吃飯時,不小心把手錶碰到地上摔壞了。

卡斯汀隨後打了兒子,和妻子吵了架,憤怒中衝出家門去公司,發現忘了拿公文包,掉頭回家妻子已經出門。打電話讓妻子送鑰匙,妻子慌張回來時撞翻了路邊的水果攤,最後賠錢解決,並最終因早退被扣除當月全勤獎。

卡斯汀因為遲到被上司批評,心情壞到極點,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跟同事吵了一架。兒子也沒有好到哪裏去,在棒球比賽中發揮失常,慘遭淘汰。

根據「費斯汀格法則」,真正影響生活的10%,是手錶摔壞這件小事,而後那糟糕的連鎖反應,都是由對這件小事的處理而引發的。

慌則亂,急則疲。事以急敗,思因緩得。

人生中有10%的悲劇,我們可能無法控制,但我們能控制的是遇事冷靜,不要用10%的意外,摧毀了90%的生活。如果能做到這一點,人生就不會陷入惡性循環,如果還有智慧規避和減少那10%的悲劇,就非常成功了。

NO.7 無論你以前經歷過什麼,現在的你都能選擇未來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誰都無法否認過往經歷對此時此刻的塑造作用。但阿德勒卻認為:無論之前的人生發生過什麼,都對今後的人生如何度過沒有影響。

「遺傳和心理創傷都不能支配你。無論你以前經歷過什麼,現在的你都能選擇未來。決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時此刻的自己。」

這是阿德勒「目的論」的核心理念:經曆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即便是特別糟糕的事。如果你人生的目的是明確的,那麼你都會把它當作「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如果你的目的是成長,那麼原生家庭也好,遇到一兩個渣男渣女也好,都可以變成人生經驗。而如果你的目的是逃避傷害,那麼你就會做出錯誤的歸因,對自己得出不好的結論,還授予自己一種自卑懦弱的性格。

因而阿德勒表示:人不是因為某種情感而有了某種行動,而是因為這種行動捏造了情感作為藉口。不是情感限制了行動,而是先有了目的,然後自己捏造了情感作為藉口。

這和伯納德•韋納的「歸因理論」相契合,認為採取後續行動的主要動力,源於個人的歸因。比如,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可能捏造出討厭擠公交的情緒;如果你害怕渣男渣女,可能捏造出你不需要愛情的情緒。

人的大腦系統偏感性,習慣對事情進行前後因果關聯。但你感情受傷是遇到渣男渣女,這只是淺層歸因。如果一個人重複遇到渣男渣女,或者在某方面犯重複的錯誤,就需要跳出情緒歸因,去做更深層次的思考。

一直逃避人生的人,會把受過的創傷,當成無法好好處理難題的理由。但所有「我做不到」的說辭,其實只是不想做罷了。致力於過去或者某種原因的時候,不妨想想你的終極目的。

因為,最終是你的目的在塑造你的選擇,而不是過去。

NO.8 我們把世界分成黑白,但放眼望去是一片灰

年輕人總覺得世界非黑即白,非對即錯,但越是成熟的人越是理解,這個世界本質上是灰色的。這是由人類的本性使然的,也是世界複雜性的體現。

理想讓人類追求白,人性難免摻和點黑,最後世界就成了灰色。

人們總是渴望消除黑色和灰色,覺得純白的世界是理想的世界,但一個文明的現代社會,不是沒有惡,而是管控和約束惡。人類歷史上最極致的惡,都建立在消除「惡」之上。

打着「善與正義」的名義,消除人性的惡,往往泯滅的只是人性,最終只會幹出最沒有人性的事,激發出徹頭徹尾的惡。所謂「不痴不聾,不做家翁」的包容性,才是世界能夠正常良性運轉的底層邏輯。

所以冷溫度的灰色,其實是世界最本質的底色,意味着在不同力量的膠着之間取得平衡,也意味着一個人具備容納更多複雜性的能力。

中國人自古至今都講究的中庸之道,其實就是一種灰色智慧。孔子曰:無過無不及,過猶不及。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些都是灰色智慧的體現。

如果一個人難以接受的事情很多,不能理解的東西也很多,就會給自己豎立越來越的城牆。當城牆太多時,不是迷宮即是牢籠。智者理解世界的顏色,更是懂得用灰度定律應對不確定性。

我們如何應對這個世界,取決於我們擁有多少智慧。不過,懂得再多智慧,都不及認識真理。真理是最通透的,能穿越任何智慧。但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尋到真理,嘗到真理的味道。

Reference

1.理查德·格里格|《心理學與生活》

2.基思·斯坦諾維奇|《這才是心理學》

3.戴維·邁爾斯|《心理學》

4.米歇爾·N.希奧塔|《情緒心理學》

5.馬修•H.奧爾森 B.R.赫根漢|《人格心理學入門》

6.吉爾•海森|《高情商與情緒控制力》

7.大衛•范德|《人格心理學:人與人有何不同》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丹尼爾先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103/1825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