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諾貝爾究竟留了多少錢?為啥諾貝爾獎已經發了122年,還沒花完?

每年諾貝爾獎的公佈都會引起人們的討論,尤其是在這個「科學創造價值與財富」的當下,人們對諾貝爾獎就更加關注了。截至2022年,諾貝爾獎的頒發已經持續了122年了,可謂是歷史悠久

諾貝爾獎是世界上最權威的科學獎項之一

不過對於諾貝爾獎,大家依舊有很多的困惑,其中最不理解的可能就是為什麼諾貝爾獎都已經頒發了122年了,獎金卻至今都沒有花完。諾貝爾到底留下了多少錢?每一年發出去的錢都是一樣的嗎?

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現場

諾貝爾獎的設立

諾貝爾獎對於絕大多數科學家來說,象徵着至高無上的榮譽

這一世界級大獎來源於瑞典著名化學家、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他在彌留之際曾立下遺囑,表示要將自己的遺產變為現金,並且進行安全可靠的投資。

諾貝爾獎的創始人諾貝爾

簡單來說,他希望利用變現的遺產成立基金會,然後將所得的利息分為五等份,分別頒發給在物理學領域、化學領域、生理學及一些領域、文學領域和對和平友好等做出貢獻的人

諾貝爾的遺囑是這樣說的:「請把我的全部財產作為基金……獎給為人類作出了最卓著貢獻的人……不論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都可獲獎,我衷心希望世界上最有成就的人獲獎。」

諾貝爾遺囑的部分手稿

由此可見,諾貝爾獎最初只有五個獎項,到了1968年時才增添了一個獎項,叫做諾貝爾經濟學獎。而在其去世之後,遺囑執行人就對其遺產進行了統計,在結算了財產稅等費用之後,將31225000.36瑞典克朗捐給了諾貝爾基金會,其中大約2800萬瑞典克朗被拿來當成「獎金基金」,剩下的錢則被用來當做建築物基金、組織基金等。

總之,根據估算,諾貝爾留下的這筆基金的數目大概為920萬美元,而每年的利息大約為20萬美元

諾貝爾基金會的長期投資績效示意圖

從表面上來看,諾貝爾確實留下了一筆巨款,似乎足夠發放這麼久了,但實際上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諾貝爾獎就已經陷入了資金短缺的困境,好在瑞典銀行及時進行了援助,給予了一定補貼。

當然,僅靠着補貼只出不進也是不行的,所以諾貝爾基金其實有獨特的一套運作方式,這種運作使得它能夠長期發放。

原來諾貝爾獎也會面臨如此現實的考驗

諾貝爾基金的運作模式

對於諾貝爾獎曾因為獎金發放而陷入困境,許多人應該是不相信的,但實際上從1901年首次頒獎時的單項獎金金額15.0782萬瑞典克朗與2008年高達1000萬瑞典克朗的數據對比就能看出,諾貝爾獎的獎金並不是固定的,它在這100多年當中是有所變化的

諾貝爾基金由專門的諾貝爾基金會掌管,在基金會的投資架構當中,五個部門的功能不一樣,比如理事會主要負責的就是基金會的財務和行政管理。

剩下的還有投資委員會、託管人、國際顧問委員會等等,以國際顧問委員會為例,它成立於2011年,主要為理事會提供財務和品牌戰略的指導幫助,算得上是與時俱進的產物了。

諾貝爾基金會於1900年6月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諾貝爾本人除了有錢以外,對於投資理財方面似乎也比較在行,所以他十分擔心自己去世之後,遺產很快就被揮霍完。為此專門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諾貝爾基金只能投資「安全證券」

不難看出,這類投資比較可靠,收益也比較穩定。但是有一個弊端就是此前大火的股票和房地產都不在投資的範圍內,所以按照保守投資獲得利益的諾貝爾獎在頒發了幾十年之後就陷入了「資金困境」。

在這種情況下,1923年的獎金金額創造了歷史新低,只有114935克朗

好在後面得到了瑞典政府的幫助,並且在政策的改變之下,股票和房地產都進入了可投資的名單當中

諾貝爾基金會的資產投資比例示意圖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政府也給予了諾貝爾基金會在美國投資的免稅資格,因此諾貝爾基金大量的海外投資都在美國。

總之,最終諾貝爾基金依靠着較好的運作方式,以及政府的協助,還是從資金短缺的泥沼當中掙脫了出來。並且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原始基金得到了保值,還通過投資的方式使其不斷增值,比如在2015年時,諾貝爾基金的實際價值較初始市值來說就翻了一倍有餘。

當然,除了本身的運作模式以外,諾貝爾基金會在這些年還得到了一些特殊的獎勵和捐贈,比如1961年巴爾贊國際基金會就拿出了100萬瑞士克朗,以此慶祝它運作60周年。

諾貝爾基金會的資產配置策略示意圖

那麼,諾貝爾基金的長期運作和起死回生,能帶給我們哪方面的啟示呢?

帶來的啟示

首先就是這種獨特的投資運作模式,它可以稱為「永續投資」,簡言之,如果最初直接拿諾貝爾留下的遺產來發獎,那麼肯定不足以頒發122年。但是若將其當做本金,不斷進行投資,從投資收益當中提取獎金發放,就能讓其「生生不息」了。

諾貝爾獎獎金規模的百年變遷

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只要本金一直都在,投資沒有太大問題,諾貝爾獎再發個100年應該也不是問題

其次就是注意與時俱進,就像咱們在上文中說的,諾貝爾雖然有投資經驗,但是過於保守,這可能是受限於時代。而這種保守差點把諾貝爾基金掏空,好在後來基金會及時調整了投資策略,才得以讓其起死回生。

還好諾貝爾獎沒有因為「貧窮」而消失

最後就是除了成立專門的基金會以外,還要讓投資和評獎二者分開,不然自己賺、自己評,那這個獎金最後的去處就存在很大問題了。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坐景觀天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24/182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