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工作職業 > 正文

大人物倒下的時候 為什麼這些小人物能站着?

—過去3年的苟且,都將成為未來3年的苟且紅利

如果年薪10萬,10年也就混老闆100萬。100萬對公司傷害不到哪去,可是你荒廢了10年。假如突然有一天公司倒閉了,或者你被開除了,重新回到市場,你還有多少競爭力呢?那位負氣出走的讀者,本信心滿滿以為不愁下家。結果發現現在的互聯網市場早就不如以前,招聘條件還越來越高。要會數據架構、數據治理、數碼化管理......還有數不盡的應屆畢業生,熱情比他高,薪資比他低......

1997年,一個叫徐家駿的小伙子隻身一人從深圳寶安機場下了飛機。

拎着包,敲開了華為大門。

10年時間,徐家駿從一個基層崗位打工人,爬到了一級部門副總監的位置,零幾年時年薪已有幾百萬。

後來他離開華為去創業,辭職時寫下一篇文章,回憶自己成事的經驗。

「華為十年,公司大,人多,混日子其實很容易,人容易陷入隨波逐流、不深入業務的境地。

但我的想法很簡單:把一件一件事情做好,從小事做起。

我並不需要別人表揚,甚至不需要別人知道。」

這個人後來創業,做的YeeCall社交軟件業務發展到海外,成了知名大牛。

這封信當年也在各大社區網站被搬運,被無數人當成勵志範本。

不知道大家看了是什麼感覺。

我第一次讀到這封辭職感言時,只有四個字:不屑一顧。

那時我剛畢業工作不久,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信奉「給多少錢,干多少活」。

哪會做什麼「不需要別人知道」的工作?簡直太吃虧。

但這麼多年過去,我在事業上摸爬滾打,也遭受了些社會的毒打。

尤其是近兩年,疫情影響下,每個人的活都不好干。

我才漸漸醒悟到,那封信其實句句說的都是大實話。

一個人能有多大出息、成多大事,跟ta在什麼單位、做什麼事,當然有關係,但這些都並非關鍵。

關鍵在於,ta到底在以什麼樣的態度做事。

01

最近一次有這樣的感悟,是在後台收到一位讀者的私信。

「你知道那種畢業七八年,同學差距越拉越大的感覺嗎?我就是那個越混越差,被遠遠甩下的人。」

他長吁短嘆跟我訴了不少苦。

總結下來就是,30多歲,負氣從幹了好幾年的公司離職,沒想到現在工作這麼難找,眼下慌得一批。

我跟他聊了挺久,發現他開局其實不錯。

名校研究生畢業,讀的是工科,但因為對計算機感興趣,一直在自學編程,會寫腳本。

那時恰逢大數據熱潮興起,正是人才紅利期。

畢業,在身邊同學都去傳統企業的時候,他很輕易就拿到好幾個互聯網公司的offer。

他選擇了一個北京的大廠,做數據工程師。

那薪資,可比同學都高出兩三倍,大家都羨慕得不行。

一開始升得挺快,爬到了中層。

但前幾個月,領導竟然幾次找他談話,說公司因為疫情業務收縮,已經在考慮「優化」。

他再不長進,要麼降薪,要麼可能會被「優化」掉。

他氣不過,心說憑我的資歷還怕找不到工作?一時沒忍住,拍了桌子走人。

我問他,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他支支吾吾說了一堆,雖然有所遮掩,但我還是聽明白了:

剛進公司起點不錯,做事也算積極。

小小升遷幾次後,仗着自己是「老油條」了,上班基本是應付。

沒事最愛往茶水間鑽,有活下來只等着同事去領,實在落到自己頭上才硬着頭皮干,但太麻煩的部分,還是推給別人。

時間久了,領導也乾脆只給他安排些無關緊要的活,他也樂得快活。

結果幾年過去,身邊團隊變了,市場環境變了,可自己的能力絲毫沒變,技術原地踏步。

到最後,公司要裁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

他對我哀嚎:「幹了這麼些年,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太不公平了。」

他不知道的是,年景好的時候才會談公平;年景不好的時候,談的是生存。

02

我見識過不少這樣的人。

當年在雜誌社帶過一個實習生。

寫篇匯報,他拿網上拷貝的文案改改直接上交;

搜集素材,方向錯了,叫他重新找,卻反問我湊合用不行麼。

這叫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在家門口熟識了一個理髮師。

靠着老到的手藝,「輝煌」了幾年。

但現在人越來越趕時髦,那些網紅髮型,他沒聽過沒學過,趕不上趟,客流量直線下降。

我曾閒聊問他為什麼不去外面學習學習,好留住客戶。

他卻說:「客戶留不留得住,那是老闆的事,我就一拿工資的。」

這叫只看眼前,不會想着讓自己升值。

還有網上那些帶薪如廁、帶薪喝水、帶薪打遊戲的小技巧,總結一句話:

你摸魚我摸魚,老闆寶馬變青桔。

意思是只要我不努力,「資本家」就盤剝不到我。

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你摸魚刷着視頻、打着遊戲,時間依然花出去了,並沒有省下來一分一秒。

到頭來,你能混來老闆多少錢?

如果年薪10萬,10年也就混老闆100萬。

100萬對公司傷害不到哪去,可是你荒廢了10年。

假如突然有一天公司倒閉了,或者你被開除了,重新回到市場,你還有多少競爭力呢?

那位負氣出走的讀者,本信心滿滿以為不愁下家。

結果發現現在的互聯網市場早就不如以前,招聘條件還越來越高。

要會數據架構、數據治理、數碼化管理......

還有數不盡的應屆畢業生,熱情比他高,薪資比他低......

這兩年大環境變差了,大家有目共睹。

全聚德一年就虧掉了前4年的利潤總和,逛街吃飯的人越來越少。

九寨溝國慶7天才迎客211人,出去旅遊的人越來越少。

一片頹勢中,BOSS直聘月活2500多萬,僅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就同比增長44.3%,找工作的人越來越多了。

當大浪來襲,你要怎麼保證自己不會溺水?

我們這些沒有背景、資本、人脈,卻要還房貸車貸、養父母孩子的普通人,不如先戒掉矯情吧。

好好想一想,如何在緊逼的寒氣中能不那麼提心弔膽。

如何在魔幻又混亂的時候,給自己多添一點確定性。

03

羅振宇說過個小故事。

邏輯思維曾招過一個武漢大學學生,實習期,被安排到客服部試崗。

這個崗位平時處理的都是比較瑣碎的工作,解答一些類似「我的書怎麼還沒到」的問題。

一個雙一流大學高材生,干一份「打雜」的活,肯定怨氣衝天吧?

沒想到,小伙子實習期滿要回學校時,主動在工作群分享了一篇20頁的文檔。

通過兩個月不斷接電話,他整理出了公司可能遇到的所有客服問題。

又參考其他公司客服,做了一個梳理,例如這種情況該怎麼解答,那種問題應該怎麼溝通比較好。並表示:

希望能對公司日後的客服工作有所幫助。

羅振宇看到文件後大為震驚:這不就是所有公司都夢寐以求的人才嗎?

於是想盡辦法,也要留住他。

什麼叫拿2000塊的薪水,卻做出了1萬塊的事兒,這就是。

幹着本職工作,卻用心發現旁人忽視的,關注別人不在意的,鑽研進去,琢磨竅門,解決問題。

這樣的人,怎會擔心自己被埋沒。

他一定會被人發現,然後引導他去到更大的舞台。

想起作者@一直特立獨行的貓「搶」來的鐘點工阿姨。

阿姨之所以搶手,是因為她太牛了,每天都有僱主排隊等着她。

作者有段時間很喜歡吃辣子雞,一連買了十多包,阿姨看了跟她說:

「以後你別買辣子雞了,我研究了半個月,給你做一次,你看是那個味的話,以後我給你做。」

作者的老公有點完美主義,家裏的東西都喜歡擺在特定的位置。

阿姨發現後,就默默想了個辦法:

每天清潔之前,用手機拍照,再對着照片還原,從來沒出過錯。

對於各種家用電器,很多作者都不會用,但阿姨都會。

因為知道僱主忙,沒時間教,就要自己下功夫。

愛鑽研,愛琢磨,不怕辛苦,不計較付出。

即便阿姨只是個鐘點工,卻把自己練就成了市場上最搶手的人才。

你看,其實不管你身在哪裏,你永遠在經營一家以你名字命名的「公司」。

你的專業技能、視野格局,口碑人脈,就是「公司」的無形資產。

只有不停增加你的無形資產,才會獲得競爭力,得以擴大經營,直到變得不可替代。

哪怕外部環境再怎麼瞬息萬變,大江奔流,你積累的硬實力,永遠是你的救生圈。

說穿了,只有用能力、態度、價值為自己貼金,你值多少錢,才能自己說了算。

04

京東物流華南區,有個快遞員,名叫黃少波。

乾的,是最普通收件派件的活。

但他卻曾曬出一份工資單:2月到3月一個月的薪水,近八萬元。

怎麼做到的?

快遞行業,門檻低,規模大,從業人員素質有高有低。

很多人都遇到過物流顯示到了站點,卻好幾天不動彈,或者東西還沒收到就已經顯示簽收的情況。

要是寄公司資料、合同文件這些重要東西,更是時有擔心。

而黃少波不光認真不出錯,還有個獨特的習慣。

大多快遞員給企業送快遞都是送到前台就走了,只有他,每次願意多爬幾層樓,多走幾步路。

把老闆的個人件第一時間送到對方手上,而不是讓前台轉交。

時間久了,跟很多老闆都混了臉熟,人家覺得他靠譜,對他很信任。

這讓黃少波得以有機會某次和一位老闆做了深入溝通,爭取到一個月攬送公司所有快件的試用機會。

不出紕漏地完成試用後,對方老闆當然願意把所有發件業務指定交給他一人。

就這樣,他手裏攢出來大大小小的企業客戶,越來越多。

平均每個月攬件3萬件,月收入最少一萬多,春節期間負責的企業單量猛增,收入一下子接近八萬元。

劉強東在京東內部員工的公開信上,還親自點名表揚了他。

一個快遞員,幹着不起眼的工作,竟能夠脫穎而出。

秘訣是什麼?

不過是在別人覺得沒必要的地方,多負責一點;

在別人草草了事的地方,多走了幾步。

人和人的差距,就這樣鮮明地拉開。

這其實也是絕大多數行業的真相:

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全都是人。

看起來難出頭,讓人灰心。

但實際上,只要你努力往上爬那麼一點,就能甩掉一大半的人。

這就是大多數人都在苟且的時候,你的不苟且,給自己帶來的紅利。

05

有段話是這麼說的:

同輛列車上,有人感染,有人安全,這是機體免疫力;

同樣的隔離,有人一年不愁吃喝,有人一星期就經濟拮据,這是財務免疫力;

同樣隔離在家,有人讀書學習,有人打麻將玩遊戲,這是價值免疫力。

災難下的大環境變化,其實也是個大浪淘沙的過程。

對所有人的體質、閱歷、認知、勇氣、價值觀等都是場篩選。

所以戰勝意外和不幸,所要做的是提高所有的免疫力。

這也是為什麼,越是艱難的時候,我越要建議你別矯情別鬆懈,用認真甚至極致的態度對待工作。

因為那些習慣了得過且過的人,其實是在把上行的路讓了出來,你只要願意多下點笨功夫,就能輕鬆地拉開差距。

一切逆境終將過去,但過去之後,有人依然停留在原地,有人已經疊代升級。

你怎樣對待當下,就註定了你未來是不名一文,還是價值千金。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江不流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17/1817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