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抱着核彈跳傘是真的:關於戰術核武

近期隨著俄烏戰爭的戰況變化,俄羅斯放話威脅要使用「戰術核武」(Tactical nuclear weapons),此外在朝鮮半島,朝鮮展開密集的飛彈試射,韓國政府也傳出考慮請美軍重新布署戰術核武,甚至參考北約的核共享(Nuclear Sharing)計劃,將韓軍戰機改裝為戰術核打擊機!究竟什麼是「戰術核武」?

近期隨著俄烏戰爭的戰況變化,俄羅斯放話威脅要使用「戰術核武」(Tactical nuclear weapons),此外在朝鮮半島,朝鮮展開密集的飛彈試射,韓國政府也傳出考慮請美軍重新布署戰術核武,甚至參考北約的核共享(Nuclear Sharing)計劃,將韓軍戰機改裝為戰術核打擊機!究竟什麼是「戰術核武」?

戰術核武的定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核子武器的發展也愈來愈多樣化,一方面是朝着提高威力方面發展,出現了特大威力的氫彈,這就是大部分人們對「核子武器」印象,腦中立刻浮現核彈一引爆,整個城市變成廢墟,充滿輻射塵,倖存者準備撿瓶蓋…但其實威力太強的核子武器並不好用,光純就軍事上而論,被大規模核打擊的土地,難以短時間內讓普通部隊佔領。

核子武器的威力一般用TNT當量(Yield)計算,即等於多少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TNT)炸藥被引爆的威力。投擲於廣島的核彈,威力約等於1.3萬噸TNT,就是與1.3萬噸TNT炸藥被同時引爆的威力相同。

高威力的核子武器,即當量30萬噸以上,通常執行戰略威懾任務「保證相互摧毀」,指對立的兩方中,如有一方使用核武,則對方一定報復,兩方都會被完全毀滅,最後誰也不敢先用,成為「恐怖平衡」。結果實質上讓高威力核武是「無法使用」的武器,除非想要變成人類末日。

所以核武器減低威力,反而可能真正有機會上戰場,這類「戰術核武」,威力與體積都很小,甚至還能裝在士兵的背包里,跟着特種部隊一起跳傘!

戰術核武能直接用來攻擊敵方前線部隊與軍事要點,以及摧毀支援前線部隊的戰爭工具,例如重要交通線、補給物資生產與儲存設施。

戰術核子武器的TNT當量,一般都在一萬噸以下,甚至有小到僅數十噸,但這個威力限制並非有什麼條約規定,而是由於摧毀敵方部隊或據點後,我方部隊要立刻推進,必須削減核武帶來的嚴重的放射線污染,才是好用的戰術核武,而小當量彈頭帶來的核污染較低或範圍較小易繞過。

戰術核武另一個特色就是射程短,由於只需要摧毀戰區內的敵方部隊與補給,通常射程不會超過3000km,以利縮減整個武器的體積與重量,並且能夠快速反應。

因此戰術核武並非一定要用飛彈當作載具,常見的地雷、水雷、火炮、魚雷、航空炸彈都有攜帶戰術核武彈頭的能力。

洲際彈道飛彈的分導式多彈頭(MIRV)就需要小型化但高TNT當量威力彈頭。(維基百科)

製作戰術核武的難度

戰術核武無論外型還是威力的關鍵,都在於「小型化」,最大的技術困難在於引爆技術的改進。

早期以「核裂變」技術開發的核彈頭,重量好幾噸體積也很巨大,其實作為核心的鈾235或鈽239隻有幾十公斤,但需要大量的炸藥以及複雜的引爆方式,才能產生均勻又足夠的高溫高壓,起爆核彈。這些炸藥又需要厚重的外殼保護。

後來起爆技術改良,能夠用更少的炸藥量,就能引爆核彈,因此產生了類似W54這類只有24kg的核彈頭,不過威力也直線下降,只有10~250噸。

如果想要威力再大一點,但體積一樣小型化的核武器,就必須使用「核聚變」(核融合)技術的氫彈,再把氫彈體積小型化,就能獲得體積小、重量輕,但是威力從300噸~30萬噸TNT當量(甚至更高)的戰術核武,使用彈性更佳。

歷代有特色的戰術核武簡介

核彈背包(定時炸彈)

美國在1971年開發的「核彈背包」,稱為「特殊核子爆破彈藥」(Special Atomic Demolition Munition,SADM)是目前已知最小、可以完整運作的核子武器系統,直徑27.3cm、長40cm,重約23kg,外觀是帆布背包,內置W54核彈頭與安全防護層,TNT當量在10噸~1000噸之間。

假設當時蘇聯入侵西歐,SADM會讓特種部隊官兵攜帶,以傘降或是潛水的方式,進入敵後,當成定時炸彈,爆破敵軍前進的關鍵路線,例如地峽、橋樑、水壩以製造障礙物,或是發電廠、大型補給堆棧區等後勤設施。

不過在2018年,媒體採訪曾經受過SADM完整訓練的馬克·本特利(Mark Bentley),他說:「所有參與計劃的士兵都知道是自殺任務,因為要確保核彈在引爆前,現場是安全的,因此幾乎沒有時間在核彈爆炸前撤到安全距離外…」

但是媒體問如果收到命令,會不會執行任務,他回答:「當然會!」

SADM核彈背包。(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16/1816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