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烏戰之謎:俄羅斯空天軍去哪了

現代戰爭已進入信息化時代,而俄羅斯在這場面與美國和北約完全不在一個量級。當衛星定位和無人機全面引入戰場後,信息化和電子戰領先的一方則常常佔據主動。從戰場記錄的視頻看,二戰中表現神勇的坦克現在一旦失去空中掩護,在對方導彈攻擊下,基本上會瞬間被打成廢鐵。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從照片中看到路邊和田野中有大量俄軍坦克和裝甲運兵車殘骸,鏽色刺眼,如同堆積在一起的廢品一般。

10月5日,在戰爭進入第224天之際,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電視上向普京喊話:你已經輸了。

閃擊基輔失敗開始,俄軍的真正成色已經令人起疑。針對烏克蘭這樣規模的國家,俄軍以主動進攻的姿態,有備而來,卻對一個距離兩國邊境僅150公里的首都無可奈何,最後只能在國際注視下撤退,掉頭南下進行「更重要」的「解放頓巴斯」。

這已經說明了最重要的一點:俄軍依舊停留在數十年前的傳統作戰理念,指揮和通訊落後,武器裝備水平跟傳說中的相比大打折扣,無法形成壓倒性優勢。

尤其在美國等北約國家制式武器源源不斷交付烏軍後,俄軍在戰場上更加被動,最後導致烏東連連失利。

目前南部戰場,尤其是克里米亞門戶赫爾松一線,被烏軍突破,形勢更加嚴峻。如果赫爾松和重要戰略目標卡霍夫卡水壩未來失守,人們可能不會到意外。

新聞照片中,俄羅斯大叔兵的服裝不太整齊,手中的步槍很一般,面容顯得老相些,就能拿這些兩三個月後可能走上戰場的俄羅斯新兵員不當盤菜嗎?

俄軍表現不佳的原因很多,但最令所有觀察家困惑的,絕對是俄羅斯空軍為什麼不見了。

從開戰之初,俄羅斯空軍就無法奪取制空權,到戰事持續僵峙,俄軍戰機也無法有效打擊烏軍部隊,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按照空軍規模來看,俄空天軍擁有132架轟炸機、832架戰鬥機、358架運輸機,而烏克蘭空軍分別是0架、86架和63架。雖然俄羅斯擁有數量的優勢,但戰爭開始以後就未完全控制烏克蘭制空權,未能阻止烏克蘭空軍的反抗行動,也沒能阻止烏克蘭空軍對俄羅斯戰爭行動造成破壞。直到開戰一個月的時候,俄軍才宣佈完全摧毀了烏克蘭空軍,掌握了制空權,但這一天仍有烏克蘭空軍的出擊,這就有點尷尬。

甚至到這次,俄軍在烏東倉惶撤退,俄羅斯空軍也沒有辦法提供掩護,阻撓烏軍的追擊,讓俄軍丟棄大批武器彈藥,造成重大的損失。

大略分析一下可能成因。

無法摧毀烏克蘭的機動型防空飛彈系統

就這半年多的情況來看,俄羅斯難以掌握戰場上制空權的關鍵原因,是遲遲無法摧毀烏克蘭的機動型防空飛彈系統。

且先不論烏克蘭後來從歐美國家所獲得的各式先進防空飛彈系統,光是一開戰時,烏軍操作的蘇聯舊式防空飛彈系統,就成功擊落不少俄軍戰機。

在衝突之初,俄羅斯向烏克蘭的空軍基地發射了大量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試圖摧毀烏克蘭的軍機和防空系統,並癱瘓其雷達和防空導彈。但這一努力失敗了。

烏克蘭分散了其防空系統,使它們更難被發現。美國防務官員說,烏克蘭的防空和導彈防禦系統因此「仍然有效且仍在發揮作用」。

烏克蘭的攔截工作可能是由「山毛櫸」這樣的中程地空導彈進行的。「山毛櫸」系統用雷達來尋找目標,而雷達不能克服地球曲率的問題,因此對策之一是讓飛行員低空飛行。這似乎也是俄空軍一直在做的事。

這雖然替俄空軍解決了一個問題,但又產生了新問題。

近來,美國、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都向烏克蘭運送了較小型的「毒刺」肩射式防空導彈,這種導彈能夠鎖定在約3500米高度以下飛行的飛機的熱引擎。

烏克蘭國防部公佈的視頻片段顯示,一枚「毒刺」導彈射向一架據信在基輔附近低空飛行的直升機。

此外,要想壓制敵方的防空網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特別是容易藏匿的機動型防空飛彈系統,更是防不勝防。

要執行這種防空網壓制任務,不只要有紮實的訓練,更需要合適的裝備(擔任電子干擾的電戰機、擔任空中掩護的空優戰機、獵殺地面防空飛彈與雷達的攻擊機,近乎完美的協同戰鬥),才能順利完成任務,並且全身而退,但俄羅斯空軍目前很明顯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以美軍為列:電戰機會掛載各式電戰莢艙,可能只有攜帶兩枚短程紅外線空對空飛彈,以供自衛。電戰莢艙可以干擾地面防空飛彈系統的搜索雷達與射控系統,以避免執行任務的機群,在還沒有發動攻擊前,就先被敵方的防空飛彈鎖定與擊落。

擔任空中掩護的空優戰機會掛載各式空對空飛彈,在較高層的空域警戒,保護執行任務的機群,不會被敵方戰機偷襲。而擔任獵殺工作的攻擊機,則會掛載反輻射飛彈或是空對地飛彈,並利用標定莢艙,搜尋敵方的防空飛彈系統,分析地面雷達訊號的來源方位,或接收友軍情報,來進行攻擊。

而這樣的作戰機群,還只是整個防空網壓制任務的一部分而已,背後還有更多的支援工作。

整合空優戰機、攻擊機與空中加油機非易事

繼承前蘇聯的俄羅斯空軍,戰力曾經強大到比肩美國空軍,擁有空優戰機、戰鬥攻擊機、攻擊機與反輻射飛彈,也有大型預警機與空中加油機等。

但要整合這些軍機,進行危險的防空網壓制任務,平日需要高強度的訓練,這是經濟凋蔽的俄羅斯所難以負荷的。

只是過去三十年幾年來,曾經發動大型作戰的國家只有美國,因此讓人以為戰爭都是這麼打的,誤認為這很容易。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國家都辦不到。一旦戰事拉長,包括精密攻擊彈藥的庫存與戰機的妥善率,都會面臨嚴峻的考驗。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為了支援烏克蘭戰事,提供為數不少的飛彈與火炮,結果短短半年內,讓不少北約國家的庫存武器數量快速下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俄制飛機引擎與電子系統壽限遠不及歐美國家

此外,這場俄烏戰爭也曝露出俄系戰機在戰場上妥善率不佳的缺點。

以傳統的空軍部門來說,目前主要使用的機種,如空優戰機Su-27、戰鬥轟炸機Su-30、Su-34、新一代戰機Su-35,都是從Su-27衍生而來。與仍在服役的戰鬥攻擊機Su-24、攻擊機Su-25、多用途戰機MiG-29、攔截機MiG-31,都是前蘇聯時代的產品。

過去蘇聯的武器裝備以粗獷耐用為特點,但蘇聯在工業技術上又略遜一籌,因此當戰機越來越精密,蘇聯無法製造出能應付惡劣環境又耐用的零件時,所選擇的策略是犧牲零件的耐用性,但儘量能在短時間內可靠使用。

這導致俄制的飛機引擎與電子系統,其使用壽限都遠遠不及歐美國家的同級產品。好處是在惡劣的前線機場仍可維持一定戰力,壞處是在後勤補給出現問題或戰事陷入膠着時,妥善率會快速下降。

當戰事拖過了半年,俄軍戰機在戰事初期頻繁執行任務後,目前的妥善率恐怕很不樂觀,造成了目前的困境。

另一方面,俄羅斯空軍雖然也順應時代潮流,納入太空戰部門,改制為俄羅斯航空太空軍(Russian Aerospace Forces),但其實整體的發展,並不如對外宣傳那樣美好。

雖然近年來進行了各種升級與改良,以爭取國際市場,不過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歷過一段青黃不接的陣痛期,但這段時間卻剛好爆發了電子資訊革命,讓俄羅斯空軍在這個領域跟不上世界潮流。

在這次俄烏戰爭中,烏克蘭拾獲不少俄羅斯戰機殘骸與未引爆飛彈,都能發現其中的電子元件,遠遠落後西方同級產品一、兩個世代以上。

Su-57匿蹤能力成謎

俄羅斯空軍此次糟糕的表現,恐怕會影響未來的戰機與無人機外銷。特別是最新一代的Su-57,過去號稱能與美國的F-22與F-35抗衡,結果這次遲遲未投入烏克蘭戰場,引發諸多質疑,雖然後來俄羅斯空軍已宣佈派遣Su-57參戰,卻沒有什麼亮眼表現。

會有這種情況發生,或許是俄國軍方擔心Su-57被擊落,殘骸落入烏克蘭手中,會有泄密的問題。這也說明了Su-57的匿蹤能力,恐怕沒有過去宣傳的好,甚至之前被質疑整體水準遠遠落後於美國的F-22與F-35,可能也不是空穴來風。

俄羅斯空軍的主要短板還是預算限制和軍事變革不徹底,普遍的吃老本混日子。俄空軍每名飛行員飛行時間較短,並且缺乏西方式空軍的先進空中戰役任務體系,缺乏對抗訓練體制和硬件。

歸根結底,是缺少足夠的資金。無論是技術裝備,還是提高訓練水平,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

結語:

現代戰爭已進入信息化時代,而俄羅斯在這場面與美國和北約完全不在一個量級。當衛星定位和無人機全面引入戰場後,信息化和電子戰領先的一方則常常佔據主動。從戰場記錄的視頻看,二戰中表現神勇的坦克現在一旦失去空中掩護,在對方導彈攻擊下,基本上會瞬間被打成廢鐵。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從照片中看到路邊和田野中有大量俄軍坦克和裝甲運兵車殘骸,鏽色刺眼,如同堆積在一起的廢品一般。

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現代作戰早就不是傳統戰爭,真正被步槍等簡單武器逐個擊斃的已經很少,因為要機動,要乘坐坦克和運兵車運動,而在此過程中如果被發現,遭到導彈和無人機的攻擊,則基本上其乘員會全部喪生。這是一種「打包」處理,如果與精確攻擊結合,則結果更加明顯。

也正因如此,沒有武器裝備硬核支撐的簡單增加兵員,其結果只能是繼續擴大戰損。如果被徵召的後備役了解到戰場真相,他們一定會擔心,自己很可能只是傷亡名單上一個新的數字。

現在,俄軍能做什麼?培養具有現代戰爭經驗的指揮官?研發比肩北約的先進武器?或者在晶片上找點兒彎道超車的竅門兒?恐怕都不趕趟了。

唯一可行的還就是增加些人手,如同眼下的徵召後備役。但是,大概率只是有棗沒棗一竿子,實際上頂不了多大用。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時局參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08/1813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