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心臟太「胖」也是種病?年輕人猝死的罪魁禍首多半是它

有的人外表看着瘦,但他的心卻「肥胖」了。

來自上海的余先生就是這樣的人,他得的是一種叫做肥厚型心肌病(以下簡稱,肥心病)的心血管疾病。他的哥哥也是一名肥心病患者。

全球患病率為1:500,大量患者未被診斷

顧名思義,肥心病的最大特徵就是心肌肥厚,尤其是左心室壁增厚。在二維超聲心動圖下,肥心病患者的室間隔或左心室壁厚度可超過15毫米,而正常人這一數值在8—12毫米。

肥心病具有遺傳因素,最常見的原因是心肌肌小節蛋白的基因突變。余先生就是在他哥哥發病後,進行基因檢測發現自己也攜帶致病突變的。

與其他常見心血管疾病相比,肥心病相對罕見,但患者數量卻並不少。據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張健教授介紹,肥厚型心肌病的全球患病率為1:500,估計在中國約有110—280萬患者。

由於患者可能並無明顯症狀,疾病症狀也與其他疾病相似,因此只有少數病例經臨床確診,據統計約有80%—90%的患者未被診斷。這意味着,肥心病患者在全球及中國都尚未被充分診斷。

青少年和運動員猝死的罪魁禍首多半是它

沒有明顯症狀,那它就是一種「溫和」的疾病嘍?恰恰相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馬長生教授指出,肥心病是青少年和運動員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長期無症狀或沒有明顯症狀,如果未經確診且在沒有醫學引導的情況下進行大運動量的運動,就會有發生猝死的風險。「它如同深藏患者體內的一顆『不定時炸彈』」。

當患者出現症狀後,病情會逐步惡化,晚期還會合併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卒中等心血管疾病,是老年肥心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不僅如此,肥心病無法根治,且多數患者預後不佳,疾病未知的未來給他們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很多發生過暈厥或心律失常症狀的患者,或經藥物治療後仍不能改善症狀的患者,被猝死的心理壓力時刻籠罩着,時刻生活在未知的恐懼之中,嚴重影響着他們的生活質量。

馬長生教授建議,心內科醫生應通過現有治療手段,幫助患者減緩疾病進程、改善生活品質。同時,更要給予患者更多的心理護理與關愛。

生活中,如果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心悸、疲乏、暈厥等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心內科就診,通過超聲檢測等進一步確診並積極治療。

全球首個靶向藥物正開展三期臨床試驗

肥心病的治療手段並不多,拋開外科手術不談,針對該病的藥物治療一直無突破性進展。張健教授解釋說,當前可用的藥物並不能充分改善患者症狀或者耐受性較差。超過一半的患者認為目前的治療對改善其生活質量僅有一點點幫助,亟待突破性藥物突破困境,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今年4月,全球首個且唯一以肥厚型心肌病致病機制為靶向的藥物mavacamten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為II-III級的有症狀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成人患者。

國內方面,今年2月,該創新療法被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授予『突破性治療藥物』認證,並於近期被寫入最新的《中國肥厚型心肌病指南2022》。

在9月28日舉行的「從心悅——中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關愛公益行動」(以下簡稱,「從心悅」公益行動)上,擁有mavacamten在中國商業化權利的聯拓生物方面表示,目前該藥物在國內正在開展三期臨床試驗,今年8月已完成患者招募。

為讓更多人了解肥心病,「從心悅」公益行動將打造中國首個肥心病科普陣地,為患者及其社會大眾提供所需的疾病防治知識,助力全民肥厚型心肌病知識的普及與管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搜狐健康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1003/181092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