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四大愛情傳說,迄今仍然家喻戶曉:孟姜女哭長城,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以及白蛇傳。一代代中國人把對愛情的美好想像和悲情記憶,都寄托在這四大愛情故事裏。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經過幾百上千年的傳播,這些故事被無數次改寫,是否已經變得「面目全非」?經過長期的、模式化的解讀,這些故事的本意,是否也遭到了扭曲?
如果你不人云亦云的話,認真想想從小耳熟能詳的故事情節,一定能夠發現很多細思恐極的細節,潛藏在故事的背後。
孟姜女性情大變
先說說孟姜女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最具標誌性的情節是「哭倒長城」,但事實上,最早的歷史記載中,這個女子恰恰是因為不輕易掉淚、極度遵從禮節而受到讚揚。
據歷史學家顧頡剛的考證,孟姜女的故事脫胎於《左傳》中的杞梁妻。
《左傳》記載,杞梁隨齊侯出征戰死,齊侯回去時,在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向她弔唁並表示慰問。杞梁妻不以為然,說按照禮數,你應該到我家中進行正式弔唁。
丈夫死了,儘管她很悲痛,但還是要求按照當時的禮數來弔唁亡者,一點兒也不含糊。這是一個知禮克制的女性典範,所以,春秋時期的知識分子把她的言行記錄下來。
神奇的事兒發生在後面。在歷代的流傳中,這個簡單的故事被不斷加料,杞梁妻的形象也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
到了唐代,原本無名無姓的杞梁妻,有了自己的姓名,叫孟姜女。她的丈夫杞梁(有些地方說成萬喜良)也不再是戰死疆場的將軍,而是一個民夫,因避役被捉後築於城牆內。孟姜女為了尋回丈夫,這才向城而哭,並哭倒了長城。
這個故事傳播的高潮,出現在明代。
明代流行的孟姜女故事,把秦始皇和孟姜女的糾葛融入到情節中,說孟姜女由於哭倒長城,被報告給秦始皇,獲召見。秦始皇見到孟姜女之後,見色起意。孟姜女提條件葬夫,關於所提條件多數認為是三個:造橋、下葬、秦始皇親自發喪。一一完成之後,孟姜女投水自盡。
到此為止,孟姜女從《左傳》中懂禮數的無名女子,變成了忠貞如一、敢於與強權對抗的烈性女子。
但最慘的是秦始皇,一代雄主的形象在這個影響深遠的故事中,被黑得一無是處。而事實上,孟姜女比秦始皇早生了數百年,兩人根本不可能同台。
我們不禁要問,明朝人講述孟姜女故事,為什麼要硬拉上秦始皇?
說穿了也不難理解。明朝是中國古代最後一次大修長城的時期,人民製造和傳播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目的在於借古諷今,把現實中修長城的苦難與歷史上的「暴君」聯繫起來,藉此發泄不滿情緒。
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故事,不過是弱者在口頭上反抗強權的「武器」而已。
▲孟姜女故事裏,秦始皇替明朝皇帝背鍋
牛郎是個流氓嗎?
牛郎織女的故事,是中國情人節——七夕節的源頭之一。論影響力,在四大愛情故事中絕對高居第一。正因為影響力太大,人們對這個故事的感受很容易被正統的解讀帶跑偏。
在正統的解讀中,重心放在了牛郎織女的幸福生活被天帝/王母無情拆散之上,天帝/王母被當成封建勢力的代表。我們一遍遍聆聽這個故事,最終激發起對封建強權的厭惡和撻伐之情。
很少人會換個角度想想:在一個極其注重個人道德的國度,一個青年農民偷窺女性洗澡、偷盜女性衣裳的行為,為何居然沒有受到批判、反而得到頌揚?
▲牛女故事中,都有牛郎盜衣情節
牛郎織女故事擱現在,就是偷窺狂+戀物癖+盜竊犯+非法誘拐監禁少女。就是這樣一堆流氓犯罪行徑累積而成的情節,卻被包裝成了悽美的異地戀愛情故事。只能說,中國的民間和底層,對於流氓向來有不同的理解。
在中國,關於牛郎織女故事的版本有很多,但絕大多數版本都有牛郎「藏衣防女」的情節。
在牛女結婚後,甚至生了兩三個孩子之後,牛郎都要小心翼翼把當初偷來的衣裳藏起來,不讓織女發現,而織女則千方百計想要找回她的衣裳。這件衣裳,相當於織女的飛行器,一旦找到,她就要飛走。
可以看出,織女和牛郎之間並無愛情可言,有的只是脅迫與被脅迫的兩性關係。
跟孟姜女的故事一樣,我們現在認為牛女悲劇是天帝/王母造成的,其實也是明朝人加工的結果。
明朝以後流傳的牛郎織女故事,開始美化這段流氓囚禁少女的戀情,被偷衣服的織女不但不逃跑了,還對屌絲牛郎一見鍾情,夫妻男耕女織,幸福美滿。而此前主持公道的天帝/王母,這時都成了大反派。
原本難以啟齒的一段脅迫式婚姻,經過改寫,用封建與反封建的對立模式,成功轉移了故事焦點。
用民俗學專家田兆元的話來說,「牛郎織女故事是生育的互助模式(借婦、典妻等),但在倫理方面又是不太好的,所以神話把它掩飾起來,用華彩的東西來展示,對過去的事件進行辯解,從而起到寬容以及維護社會穩定的目的」。
然而,現代人依然把女牛故事當成愛情故事進行稱頌,仔細想想就有點詭異了。
▲牛女相會很喜慶,但沒人問過織女願不願意圖源/攝圖網
梁祝真的不「革命」
對中國四大愛情故事的通行理解,都與所謂的反封建有關。秦始皇、天帝/王母、法海,還有梁祝故事中的祝家、馬家家長,都被當成封建勢力的代表予以鞭撻。
實際上,這種把故事簡單二元對立的解讀模式,雖然有助於我們考試時抓取中心思想多拿兩分,卻在更大程度上掩蓋了故事本身的豐富主題。
在反封建的大帽子下,被誤讀最深的是梁祝故事。
女扮男裝的祝英台,與同窗求學三年的梁山伯結下深深的情誼。分別之時,祝英台假稱有一妹妹,許嫁梁山伯,暗示梁山伯10天後來說親,但梁山伯誤以為30天。
30天後,當梁山伯期約來到祝家提親時,祝員外已將祝英台許配當地馬員外的公子,並已定下迎親的日子。梁祝相見,悲感交加,但無法改變現實。
離開祝家後,梁山伯即一病不起,含恨辭世。在馬家迎娶祝英台的途中,祝英台堅持要到梁山伯墳前告別,獲許可。祝英台痛哭祭奠梁山伯,當時,風雨大作,墳裂,祝英台縱身墳內,殉情身亡。
在後來的版本中,梁祝化蝶,讓傳說有了一個悲情而圓滿的結局,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心理。
▲梁祝故事的電影演繹圖源/電影截屏
梁祝故事被當成反抗封建包辦婚姻的典型。祝英台被許配給馬員外兒子,暗示祝員外貪財而不惜犧牲女兒的幸福。這也被認為是馬家以財勢欺人,祝家貪財勢欺女。
但從梁祝戲劇的原本來看,祝家與馬家門當戶對,並無高攀之嫌。而且,祝家允許英台喬裝求學,馬家允許英台在出嫁途中拜祭梁山伯,均是十分難得的決定,可見兩家家長在當時都相當開明。
至於父母包辦婚姻,在近代以前是主要的婚姻制度形式。我們不能以現在的婚姻觀念強加給古人。
梁祝二人本身從頭到尾也都信奉,結婚必須要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根據法律史學者朱蘇力的解讀,梁祝同窗時曾「同床而睡,結腳而眠」,如果他們真的主張婚姻自由,完全可以把生米煮成熟飯;但祝英台一定要回家,一定要等着梁山伯按照程序來提親。而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身並已許嫁馬家之後,他也僅僅是表示深深的遺憾,還是準備求娶他們分別時祝英台虛構出來的妹妹,只是當發現這一希望也落空時,梁山伯才「罷休不成」。
到了這時候,祝英台還是稱「今生料不能夠了,我勸你休想也罷了」,堅持尊重傳統的婚姻程序和制度,最後,兩人傷感而別。全劇中完全沒有顯示出祝員外或馬員外對祝英台施加什麼壓力和強迫。
可以看出,梁祝二人始終是傳統婚姻制度的遵紀守法者,即便面對不能終成眷屬的不利結果,他們也從未打算挑戰這種制度。
祝英台最後決意殉情,是由於梁山伯的意外病逝引起的,完全是一起突發性的偶然事件。
現代人把梁祝包裝成傳統婚姻制度的反叛者,並醜化祝家、馬家的家長,把他們當成傳統婚姻的頑固惡勢力,這本質上是一種上綱上線的解讀模式。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以父母包辦、門當戶對等原則為主要特徵的傳統婚姻,長期以來都有其歷史合理性,我們不能以今人的後見之明去強求古人的先見之明。
白娘子的淫慾
受眾多由白蛇傳改編的影視劇影響,我們對白蛇傳故事的熟悉程度和刻板化印象都很深。簡單來說,白娘子雖是蛇妖,但已修煉成賢妻良母,為報恩而不惜冒死救許宣(許仙),而法海不懂愛,堅持人妖不能相戀,硬生生拆散一對模範夫妻。
這樣的故事很符合現代人的自由戀愛審美,但同樣的,這是很晚近才形成的情節。
最早的白蛇故事其實充滿恐怖色彩。
唐傳奇中有《白蛇記》,講的是隴西一個叫李黃的人,被一個穿白色孝服的美女勾引,至其家「一住三日夕飲樂無所不至」。第四日返家,身體化為血水。家人去尋白衣美女,發現其為「蛇妖」所變。
到了宋代和明代,分別有話本《西湖三塔記》和馮夢龍《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白蛇故事的情節基本都完整了,不過講述的要點和我們現在的認識完全不同。
▲杭州西湖重建的雷峰塔圖源/攝圖網
宋、明兩代的白蛇故事,都在強調色慾。白娘子身上的妖性也不滅,曾威脅許宣說:「我如今實對你說,若聽我言語歡歡喜喜,萬事皆休,若生外心,教你滿城皆為血水,人人手攀洪浪,腳踏渾波,皆死於非命。」
《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以許宣經不住色誘而人生坎坷的事例告誡世人:
奉勸世人休愛色,愛色之人被色迷。
心正自然邪不擾,身端怎有惡來欺?
但看許宣因愛色,帶累官司惹是非。
不是老僧來救護,白蛇吞了不留些。
這時,法海的形象也是正面的,收伏蛇妖,並勸誡男人禁慾,不要貪戀女色,否則後果很嚴重。
可見,早期的白蛇故事,不像現在是反佛教的,恰恰相反,是替佛教打廣告的。
直到清代,白蛇故事才完成最後一輪重大修改並定型。最大的改變是,白娘子從蛇妖成了蛇仙,而法海從正面人物成了負面人物。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熟悉的白蛇故事。
為什麼會有這一輪轉變?這應該與明末、清代佛教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下降有關。僧人不守戒律,禪林隳敗墮落,連帶着民間對佛教的風評就急遽變差。
體現在民間文學上,就是白蛇故事中的僧人形象發生逆轉,由原來救苦救難的濟世之人,變成了破壞美好生活的罪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