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北美新聞 > 正文

擔憂成美中摩擦夾心餅 華裔科學家現離美潮

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許多在美華裔學者放棄了美國頂級大學的終身職位,回到中國或前往其他地方,而日益敵對的政治立場和惡化的亞裔生活環境,是造成這一推動創新的群體出走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國已重視該問題,拜登政府正在與華裔學者合作,以解決他們的擔憂。

近日有調查顯示,因擔憂美中摩擦和日益敵對的形勢,越來越多華裔科學家和工程師放棄在美教職,選擇回到中國或前往其他地方。

美國媒體《華爾街日報》近日報道,許多在美華裔學者放棄了美國頂級大學的終身職位,回到中國或前往其他地方,而日益敵對的政治立場和惡化的亞裔生活環境,是造成這一推動創新的群體出走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國已重視該問題,拜登政府正在與華裔學者合作,以解決他們的擔憂。

《華爾街日報》引用了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數據。數據表明,2021年,有1400多名在美的中國科學家回到中國,較2020年同比增長22%。這些回流的中國科學家大多專攻數學和物理、生命科學、工程和計算機科學、航空航天等領域,還包括一位獲得數學界最高獎項菲爾茲獎的得主丘成桐。

美中摩擦促使華人科學家離開美國大學(資料圖/美聯社

去年10月,美國華人組織百人會和亞利桑那大學共同發起的一項研究發現,50.7%的在美華人教授與研究人員對自己受到美國政府的監視感到恐懼和焦慮。

2020年疫情爆發後,特朗普時期的美國司法部就「中國行動計劃」所提起的刑事訴訟有所增加,而在美華人學者首當其衝。

拜登上任後,司法部表示,在一系列敗訴後,今年2月起停止根據「中國行動計劃」提起新案件,但仍無法重新獲得為美國科技、國防做出傑出貢獻的華人學者群體的信任。有學者表示,雖然美國政府正在積極回應該群體的關切,但還不足以抹除許多中國學者感受到的寒蟬效應。

本月,一份Strider Technologies出具的報告顯示,中國政府正在利用人才招募計劃,重金聘請在美華人軍事科學家回國,協助國防領域發展。報告稱過去20年間,重金被聘回的人數多達154名。

美中兩國的科技競爭進入白熱化。美國《晶片法》(Chips Act)近來生效,美國將撥款800億美元用於人工智能等核心領域的研究。同時,據芝加哥智庫、保爾森基金會旗下的馬可波羅(MacroPolo)2020年的一項分析發現,在美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中,華裔科學家佔比近三成。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924/180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