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時代三大挑戰?它將寫入二十大報告和黨章?【阿波羅網報道】

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道/江澤民、曾慶紅派系背景的《香港01》21日發表《二十大報告前瞻》系列文章之三,標題是《接棒鄧時代共同富裕,習時代三大挑戰需謹慎》。

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道/江澤民曾慶紅派系背景的《香港01》21日發表《二十大報告前瞻》系列文章之三,標題是《接棒鄧時代共同富裕,習時代三大挑戰需謹慎》,文章的重點是強調習近平的「共同富裕」並非其首創,並表達出強烈的擔心。

文章認為,在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中,」共同富裕」一共出現了8次。其後還被寫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因此判斷在第二個百年,「共同富裕」,必將成為中共和中國政府的工作中心,就好像在改革開放年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及在毛時代以階級鬥爭為中心一樣。」這句話充滿暗示意味。

文章認為,「共同富裕」將寫入二十大報告,以及被寫入修改後的中共黨章。

文章接下來對「中國人為何執迷於共同富裕?」、以及「「共同富裕」的三大挑戰」來進行論述。

正如文章標題所強調的,「接棒鄧時代共同富裕」,言外之意,這並非習近平的發明創造,而是繼承自鄧小平時代。強調這一次序的深意,是以尊崇鄧小平的「祖宗」地位,力保此後的江澤民穩坐習近平頭上,成為其難以否定的大山。

文章說,由習近平主持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是首次對共同富裕進行了全面的詮釋。但可以對「共同富裕」表述仍以繼承為主,在繼承的基礎上有關表述有一定創新,既沒有「橫空出世」的新政策,也不意味着有關政策導向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共同富裕」有關舉措也主要體現了政策延續性。」

這段話清晰的強調了這一點。

在「「共同富裕」的三大挑戰」這一部分,文章警告,共同富裕的實現「充滿各種風險,稍有不慎,也可能適得其反」。

文章首先是擔心「均貧富」。這非常容易理解,正如《九評共產黨》中所言,過去這幾十年,「共產黨的統治不過是導演了一出財產再分配的人間鬧劇,走了幾個回合,最終把別人的資產變成了自己的私有財產而已。」時至今日,江澤民、曾慶紅這些權貴家族,通過對國有財富的瘋狂掠奪早已富可敵國,因此他們自然要高喊「保護私有財產」,以免被習近平充公。

因此文章警告說,「必須要講清楚,尤其是讓企業界知道不會劫富濟貧,更不會搞平均主義,否則大家對未來預期不好,當然就不可能投資,不可能增加消費。這對社會發展是不利的。」

第二個所謂的「挑戰」是怎麼實現共同富裕。文章說「政策的宣示和執行經常是兩回事」,也就是說一套,做一套。

在一張圖片的介紹中,有這樣一段文字,「鄧小平指出,...過去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實際上是共同落後,共同貧窮。」暗示習近平的「共同富裕」還是走老路,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最終將共同貧窮。

第三個是,怎樣避開實現共同富裕過程中的潛在風險?文章強調除了平均主義或大鍋飯之外,還有兩個風險:民粹主義的仇富情緒和用力過猛、一刀切的整治措施。擔心出現「於殺富濟貧或民粹主義的仇富情緒。「。

應該說,中共幾十年來的歷史證明,這很大可能會成為現實。然而幾十年前,江澤民當總書記時可不是這個想法。

李銳曾經在其《口述往事》中披露,「鄧小平南巡是一九九二年。南巡之前,江澤民到黨校去做報告,有一個「七一講話」,反對和平演變,要把個體戶搞得傾家蕩產。鄧小平反感得很厲害。他的「九二南巡」,就是想把江澤民換掉」。

李銳說,「鄧小平是半個毛澤東,但是他有功勞,一九九二年他不南巡的話,搞不好江澤民讓我們跟朝鮮一樣。」

因此,江曾派系現在表達出上述擔心,只因角色發生了轉換,是因為這些危險今天指向了他們。不過,拋開財富來源正當性的問題,這種擔心也證明了共產黨理論的破產------共產黨的權貴家族在搶奪老百姓財富時,會把共產黨理論尊為「真理」,一旦得手也怕共產。

責任編輯: 秦瑞  來源: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923/180673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