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民企500強發佈 對比美國榜單 中美國人都沉默了

民營經濟最火熱的省份,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藏富於民」的省份。

浙江、江蘇、廣東、山東,這四個省份佔據了全國六成的500強民營企業。其中,浙江和江蘇兩個省分別有107家和92家上榜,廣東和山東分別有51和50家上榜。

古語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話放到現在也不算錯。江浙地區民營經濟的發達,也使得江浙滬一帶成為了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

民營企業的分佈中,我們可以看出很多東西。

要知道,民營企業是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和有濃厚「行政感」的國有企業不同,民營企業的產權明晰、激勵約束措施有效,對於價格和競爭機制更敏感,行動更靈活。

全國來看,民間投資的佔比已經超過六成,製造業中民間投資佔比超過八成,民營企業的投資是投資的最強推動力。

與其說「投資不過山海關」,不如說是東北地區較為薄弱的民營經濟本身就不能為東北大地帶來太多的投資。

另外,民營企業扎堆的地方,往往也是科技創新最多的地方。中國有近80%的專利都是由民營企業申請的。

可以說,在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裏,民營經濟發展的好壞決定了當地經濟發展的好壞。

在中國,哪些民營企業最熱衷於搞研發?

整體來看,中國的民營企業現在是越來越重視科技研發了。

首先表現在了研發人員佔比上,500強民企里的138家中,研發人員佔比都超過了10%,比2020年增加了38家。

不過,在研發費用上,中國民營企業還沒有完全進入狀態——500家裏只有6家研發經費的投入超過10%,絕大多數企業的研發投入都在3%以下。

從研發費用來看,在研發上花錢最多的公司是這五家:

第一名,華為,研發費1427億元,研發強度22.41%

第二名,阿里,研發費578.23億元,研發強度6.91%

第三名,騰訊,研發費518.8億元,研發強度9.26%

第四名,百度,研發費249.38億,研發強度20.03%

第五名,吉利,研發費226.17億元,研發強度6.28%

後台看留言的時候,很多讀者覺得互聯網企業只是賺平台費,沒什麼技術含量——這是一個天大的誤解——如今的互聯網企業早就已經不是十年前只做網站的那套模式了。

阿里的雲計算業務已經殺到了全球前三,成為了中國數字基建事業里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阿里雲提供的算力支持,幫助中外幾十座城市、數百家企業實現了智能化運作。

騰訊的研發人員佔比超過68%,在貴陽、重慶、廣東、江蘇等多個地方建設了自己的大型數據中心。

百度則專注於人工智能領域,不僅實際商業化運用了全球首款無人出租車,還開發了中國自主的飛槳平台——最近各個群里非常火爆的AI作畫就是飛槳平台成果的小小展示。

從專利來看,華為、美的、格力三家的專利數量是500家民營企業里最多的——2021年華為拿下了有效專利117380項有效專利,111334項發明專利;美的集團申請了101000項有效專利,92900項發明專利;格力則有46456項專利和13465項發明專利。

尾聲

分析完了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一些數據之後,我又去看了看《財富》雜誌出的美國500強榜單。中美兩份榜單的top20對比來看:

中國這邊,以製造業為底色。20強里有13家各類製造業企業,3家互聯網企業(京東、阿里、騰訊),兩家房地產企業(碧桂園、萬科),一家保險企業(泰康),一家零售企業(國美)。

美國那邊,以金融和消費為底色。20強里有8家各類醫療保險企業,3家零售企業(沃爾瑪、開市客、家得寶),3家互聯網企業(亞馬遜、字母表、微軟),3家石油企業(埃克森美孚、雪佛龍、馬拉松),1家金融企業(伯克希爾哈撒韋),1家製造業企業(蘋果),1個電信運營商(AT&T)。

這麼一對比,中美兩國的人估計都會沉默。

美國人沉默於自己的製造業空心化,我們則沉默於自己的產業升級之路任重而道遠。

實際上,中美兩國最近幾年的政策方向和這個對比可以完美映射——美國那邊,從川寶到登子,都在喊「製造業回流」;我們這邊,高層各種會議都在強調「擴大內需」——內需是啥?內需不就是消費和投資麼。

從top20的民企來看,中國距離產業升級的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石化、冶金、鋼鐵、建築、、房地產,這些企業的確重要,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當今的國際市場競爭的項目,已經不再是這些領域。

我認為:高科技/消費品,這兩個行業才是中國民營企業未來最值得奮鬥的方向。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星海情報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919/1804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