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北大研究:鹽一換,每年少死40萬人,吃低鈉鹽可顯著減少全因死亡

俗話說,「我吃的鹽比你走過的路還要多。」

中國人愛吃鹽,大家也都知道吃鹽多了不好,但是為什麼總是,一段時間不吃重口味,就難受呢?

其實鹽也能讓人上癮!刺激大腦,分泌快樂的多巴胺,讓人越來越想吃。

不過,稍微控制一下攝入量,或者換一換鹽,都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好處。

一、鹽換一換,或者少吃1g,健康益處都很明顯

「鹽要少吃」,這真是一句老生常談的叮囑。

近日發表在BMJ雜誌上的最新研究顯示,中國人如果一年內可以實現少吃1克鹽的小目標,那麼到了2030年,預估可減少900萬冠心病和卒中發作,減少400萬例心血管死亡病例。

可見,少吃鹽對於中國人的生命健康,意義重大。

其實此前,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在2021年歐洲心臟學會就發表了一項重磅研究——DECIDE-salt,研究發現,將普通鹽換成食鹽替代品,如低鈉鹽,每年或可防止大約40萬人過早死亡,若全世界都將鹽換成鹽替代品,則可避免數百萬人過早死亡。

二、4個跡象出現,該管管嘴了

鹽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是人體生活活動的必需品,也是多種疾病的「催化劑」。

當人體每日攝入的鹽過量,積蓄大量的氯化鈉,可增加體液容量,外周阻力等,使血壓升高。鈉的排出又與尿液中的鈣有很大關係,食鹽越多,丟失的鈣也會越多,增加骨質疏鬆風險。鹽還會傷害胃粘膜,引起炎症反應,長期過量食鹽,無疑也會增加胃腸疾病的發生風險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鹽攝入過量?一般會有這些跡象:

尿意頻繁:鹽吃多了,負責排泄鈉和鉀的腎臟就會高速運作,從而維持身體鈉鉀平衡,人就會頻繁有尿意,通過小便排出多餘的鈉。

頭痛:鈉攝入過多,會增加血管壓力,可導致神經擠壓,從而有頭痛感。

嘴干:當食用過鹹的食物後,人們總會覺得口乾,這是因為體內鹽和水的電解質平衡打破,身體想要恢復平衡,就需要更多的水分去彌補。

反應變慢:鹽會讓細胞脫水,當細胞在缺水的情況下,就會影響大腦的注意力、記憶力和反應時間等。

水腫:鹽吃多了可引起水腫,這是由於體內積存過多水分,且無法通過排尿方式排出,就會引起全身性的腫脹。

三、低鈉鹽有什麼好?

鈉元素維持身體一系列功能,所以除了不能多吃鹽,也不能不吃鹽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不超過5g,「少鹽」依舊是重要的核心內容。

根據開篇所介紹的北大研究建議,用低鈉鹽替代普通家用鹽,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的發生風險。

什麼是低鈉鹽?低鈉鹽與普通食鹽相比,氯化鈉含量降低了大約三分之一,通過添加氯化鉀降低鈉離子濃度,同時增加鉀的攝入量,從而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

但是低鈉鹽也不是適合所有人,對於高溫作業者、重體力勞動者、服用降壓藥物的高血壓患者、腎功能障礙者,這類人本身鈉流失較多,若服用低鈉鹽,無疑會破壞鈉鉀平衡。

四、4種食物,當心含鹽量爆表

其實鹽要少吃,不僅僅是鹽本身,有些「隱形鹽」吃起來不會太咸,但鈉含量卻一點都不低。

1、休閒零食

餅乾、蜜餞、果脯、牛肉乾等零食,都會加入含鈉的添加劑,看成分表就會發現,這些食物的鈉含量一般都是4位數起。

2、各種調味料

平日做菜的醬油、蚝油、海鮮醬等,也是高鹽大戶,每100克的醬油,就相當於15—20克食鹽,如果做菜時,又放鹽,又放醬油,無疑是下了「雙重鹽」。

3、速食、快餐

泡麵、自熱鍋、漢堡包等為了豐富味道,也會加入各種食品添加劑。有調查發現,一盒方便麵就含有6.2克的鹽,相當於人一天的攝入總量。

4、醃製食品

火腿、午餐肉、臘腸等加工肉類,由於其特殊工藝一般都會用到較多的鹽,經常食用,也會增加鈉的攝入。

控鹽說白了就是控制「鈉」的攝入,在購買食物的時候,要會看標籤。

其實在食物的包裝袋上都會註明營養成分,上面會標註有鈉含量,每1000毫克的鈉,就相當於2.5克鹽了。有些標籤是標註的每100g食品中的鈉含量,有些是15g,或者30g的鈉含量,注意辨別。

控制食鹽,從而達到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這話一點都不誇張。有數據調查顯示,我國居民每人每日攝入的鹽約10.5克,大大超過了膳食指南建議。因此,想要「養生」,第一步就要從學會控鹽開始。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915/1803055.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