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有多少人,掉進了「睡袍圈套」

作者:
禍莫大於不知足, 咎莫大於欲得。

 

在18世紀的法國,有個哲學家叫丹尼斯·狄德羅。

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精美的睡袍,狄德羅非常喜歡。

可當他穿着睡袍在書房走來走去時,總覺得家具不是破舊不堪,就是風格不對。

於是,為了與睡袍配套,他挨個換掉家裏陳舊的家具。

等家具煥然一新後,他盯着房間裏老舊斑駁的牆,怎麼看都不順眼。

他又斥巨資,把房子從頭到尾,重新裝修了一遍。

等房子翻新後,本以為他會露出滿意的笑容,可沒想到,他又覺得房子太小了,想換個別墅。

就這樣,他不僅花光了所有積蓄,還欠了一屁股外債。

沒過多久,債權人開始上門催債,妻子每天與他吵架,他整個人焦頭爛額,生活徹底亂套。

這就是著名的「睡袍圈套」

當你有了精美的睡袍,接着就想要嶄新的家具,繼而又渴望高檔的裝修……

你想要的越多,缺的東西就越多,最終在追逐物質的過程中,跌入不見底的深淵。

1

欲望太多,是痛苦的根源

每個人都會面臨「睡袍圈套」,它可能是一件新衣服、一頓美食,是你任何想要的東西。

一旦你的貪念被勾起,就只能被其俘獲,任其擺佈。

莫言寫過一個短篇小說。

有個窮漢子,背着槍在一片沼澤地里打野鴨子。

一開始,他按照平時的量填充火藥,一槍打死一隻野鴨。

眼看着鴨子那麼多,自己打下的卻這麼少,他便開始往槍筒里多倒了些火藥。

果然,獵槍的威力增大了一些,一次打死了好幾隻野鴨。

就這樣,他興奮起來,每開一槍後,他都往裏面填充更多的火藥。

結果最終因為裝藥太多,炸了槍膛,把自己給炸死了。

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貪念,窮漢子最終弄丟了自己的性命。

清朝學者申居鄖曾說:「縱慾之樂,憂患隨焉。」

對外物的渴求,是人的本能,但一味放縱滿足,往往會給自己帶來痛苦。

看過一個叫《打火匣》的寓言。

一位士兵從巫婆的手中,得到了一隻打火匣。

憑藉它可以召喚神犬,能幫人實現任何願望。

不過每用一次,打火匣的火焰就會暗淡一分。

起初,他讓神犬偷竊路人的財物,得到錢後,他立馬住進豪華酒店,每天大吃大喝。

等到揮霍一空後,他繼續讓神犬去偷更多的東西。

後來他嫌這樣來錢太慢,於是直接命令神犬去搶劫商行和錢莊。

靠着掠奪,他的財產迅速增長,內心也越來越膨脹。

為了成為世上最富有的人,有一天,他命令神犬將國庫搬來。

沒一會兒,他家就堆滿了各種奇珍異寶。

但就在這時,打火匣耗盡能量,徹底熄滅了。

第二天,國王便派人找上門來,將他抓進大牢,判了死刑。

想起稻盛和夫說:「沒有節制的欲望,是人生毒品。」

當泛濫的貪念侵蝕了理智,結果就如故事中的士兵,親手毀掉了自己。

人的欲望,就像是一個不斷膨脹的氣球。

當你不斷追逐更多的物質享受,這個氣球就會越來越大,最終會爆開。

慾壑難填,一個人若受貪念驅使,也終將被失控的欲望吞噬。

2

管住欲望,才能控制人生

看過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的故事。

一天,幾位學生慫恿他去熱鬧的集市逛一逛。

他們七嘴八舌地說:「集市裏的東西可多了,您去了一定滿載而歸!」

蘇格拉底同意了學生的建議,決定去看一看。

第二天,他一進課堂,學生們立刻圍了上來,請他講一講集市之行的收穫。

蘇格拉底看着大家,緩緩說道:

這次我的確有一個很大的收穫,就是發現這個世上,原來有那麼多我並不需要的東西。

儘管物質世界紛繁複雜,但一個人生存的必需,卻少之又少。

懂得節制,才能撥開欲望的迷霧,專注自己的目標。

莊子說過這樣一句話:「物物而不物於物。」

人應該駕馭外物,而不應被外物奴役。

唯有自我約束,捨棄無謂的慾念,降低多餘的需求,才能擺脫欲望的控制。

把時間精力留給真正重要的事,也將人生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3

人活到極致

物質低配,精神高配

想起周國平說過:

一個人只要肯約束自己的欲望,滿足於過比較簡單的生活,生命的疆域會更加廣闊。

物質的繁榮只會給生命徒添累贅,一個人真正重要的,是追求精神上的成長。

愛因斯坦是舉世聞名的大科學家,但他的生活卻非常簡樸。

在德國時,他住在普通老公寓,平常衣着就兩件舊大衣,來回換着穿。

1921年,他受邀到荷蘭萊頓大學執教。

學校要給他高規格的待遇,但被他婉言謝絕,他提的要求是:

有牛奶、餅乾、水果,一張床、一張寫字枱和一把椅子,再加一把小提琴即可。

後來為躲避法西斯迫害,愛因斯坦移居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打算以當時的最高年薪16000美元聘請他,他卻說:

「這麼多?能否少給一點,3000美元就夠了。」

有朋友問他為什麼拒絕更高的薪酬,愛因斯坦回答:

「多餘的財產,是人生的絆腳石;簡單的生活,才能給我創造的原動力。」

對他而言,錢財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內在的充實與飽滿,才是真正的財富。

很喜歡一句話:「自由人以茅屋為居室,奴隸才在大理石和黃金下棲身。」

與其在物慾中沉淪,不如學會對欲望斷離舍。

放下那些求而不得的念頭,停止永無止境的追逐。

多給精神做加法,才能看到生活的美好與真實,享受心靈的豐盛和富足。

在一次採訪中,漫畫家蔡志忠提及自己奉行的人生準則:

過最簡單的物質生活,做最豐富的精神思考。

四十多年來,他每天只吃一頓飯,常常是饅頭就着豆腐乳

日常裝扮,就是白襯衣休閒褲,再加一雙老舊但乾淨的布鞋。

朋友說他過得太清苦,他卻不以為意,每天看書創作,活得有滋有味,充實快樂。

建築大師路德維希·凡德羅說過一個概念:少即是多。

人生也是如此,需求越少,物質越簡單,生活才能舒心富足。

往後,願你行有所止,欲有所制,擺脫「睡袍圈套」,回歸本真,活出自我。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洞見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830/179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