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這一輩子,都在為自己的欲望買單

豆瓣上曾有個話題討論:人,在什麼時候最容易迷失自己?

有個回答一針見血:沉迷欲望的時候。

這句話,無情地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

生活中有太多人,有了白玫瑰還想要紅玫瑰,結果情無所寄,痛失所有;

還有的人,坐擁錢和權,還求名和利,到最後被欲望反噬,人生再難回頭。

而這種經歷,也正是小說《人生》中農村青年高加林的真實寫照。

他出身卑微,為了「改寫」命運拼盡全力,卻在欲望的驅使下,貪戀走捷徑,最終丟失了愛情與工作,滿盤皆輸。

伊索曾說:「有些人因為貪婪,想要得到更多東西,卻把現在所有的也失去了。」

做人越是徜徉於欲望深海,越容易被埋入海底,永遠無法上岸。

行走於世,比生活坎坷更考驗人的,永遠是心中千溝萬壑的欲望。

出身貧寒的高加林,一門心思想通過高考擺脫農民兒子的身份。

然而,實力有限的他,只能在落榜後,灰溜溜地回村當民辦教師。

他不肯就此認命,心心念念想利用教師考編的機會,去城裏發展,脫離黃土地。

可天不遂人願,一天,他突然被告知,自己的崗位被村主任高明樓的兒子頂替了。

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直接斬斷了高加林唯一的人生「後路」。

有苦說不出的高加林,只能打掉牙往肚子裏咽,整個人萎靡不振,做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直到有一天,他的叔父轉業回來當上了勞動局局長。

當初害高加林丟了工作的人,為阻止他向叔父告狀,趕緊討好似地安排他到縣委上班。

誰曾想,曾經作為權利受害者的高加林,現在為了走出農村,全然不顧良心道義,竟坦然接受了這份「好處」。

高加林在新崗位上,幹得遊刃有餘,收穫了滿滿的成就感。

可是漸漸地,他開始不滿足於眼前的一畝三分地,自認為優秀的自己值得去更大的城市發展。

貪慾在他心裏不停地生根發芽,逐漸膨脹的他不顧身邊人勸阻,妄圖攀附高枝實現更宏偉的目標。

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夢想還沒來得及實現,他走後門去城裏上班的事就被人舉報,領導知道後大發雷霆,立刻叫他捲鋪蓋走人。

高加林百口莫辯,只能灰頭土臉地又回到了農村。

生活中,有多少人把自己活成了高加林:

在人生的最開始,他們靠着埋在胸口的合理欲望積極奮進,生活充滿動力。

可走着走着卻忘了初心,欲望被無限放大,成了套住自己的枷鎖藤蔓,從此墮入命運的深淵。

一朝成了慾念的囚徒,註定一輩子擺脫不了被它所困的命運。

真正聰明的人,從不會讓名利浮華捆綁手腳,更不會被物質欲望束縛身心。

「野生女作家」陳慧,原是菜場的一個普通小商販,因為熱愛寫作,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作家。

出名後,有人勸她:趁現在比較「紅」,趕緊做直播帶貨,可以大賺一筆。

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我還是踏踏實實寫點東西比較好,做不了網紅。」

面對名利誘惑,一般人很難能抵抗住,她卻做到內心波瀾不驚,每日筆耕不輟,先後出版了《渡你的人再久也會來》、《世間的小兒女》等書。

《逍遙遊》有云: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

鷦鷯棲息不過佔一樹枝;鼴鼠喝水,也不過填滿肚子。

做人同樣如此,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

為了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一次次伸手攫取,對不斷膨脹的欲望,一味聽之任之。

人生也將在如黑洞般的欲望深淵中,迷失方向,一落到底。

唯有做到行有所止,欲有所制,才能束身自好,讓人生的方向清晰而明朗。

高加林被撤職後,在最落魄灰暗的日子裏,遇到了暗戀他的農村姑娘巧珍。

如果在以往,他是絕對不會和一個文盲姑娘交往的。

但如今,他根本沒有挑揀的資格,再加上巧珍的善良、溫柔填補了他內心的空虛,半推半就間,他就和巧珍做了戀人。

可是,去城裏上班後的高加林卻對高幹子弟出身的黃亞萍動了心思。

為了能跟隨黃亞萍去大城市發展,他對巧珍各種找茬嫌棄。

不是責怪巧珍給他送的狗皮褥子太土氣,就是鄙棄巧珍沒文化。

善良、樸實的巧珍以為是自己耽誤了高加林,便選擇了退出。

高加林的示好給了黃亞萍無限底氣,她毅然甩掉門當戶對的張克南,投向高加林的懷抱。

失去準兒媳的張克南的母親,惱羞成怒,遂向紀委揭發了高加林走後門的醜事。

最終,高加林的如意算盤落空,不僅沒得到黃亞萍,還失去了翻身的機會。

大仲馬說:上帝給人們有限的力量,但卻給了人們無限的欲望。

為滿足欲望不惜設局算計他人的人,最後反而會把自己推進火坑,淪落為局中人。

想起曾看過的一個新聞:

有一對夫妻,倆人「分工明確」,妻子的收入用於家庭開支,丈夫的收入拿去還房貸。

有時,妻子的收入會入不敷出,想讓丈夫掏點錢購買生活用品,丈夫每次都說:「我的錢全部都拿去還房貸了。」

有一次,妻子無意中發現,房產證上居然寫着丈夫弟弟的名字。

怒火中燒的她找到丈夫質問此事,丈夫見事情東窗事發,只好說出實話。

原來,精於算計的丈夫,為了防止妻子分房產,私下偷偷把房子過戶給了自己親弟弟。

聽完丈夫的「陰謀詭計」後,妻子氣的火冒三丈。

沒想到日日相伴的枕邊人,居然為了一套房子處處算計自己,傷心欲絕的妻子決定與丈夫離婚。

丈夫看妻子真的要離婚,這才慌了神,趕緊找弟弟要回房子,想以此挽救婚姻。

沒想到,親弟弟竟然對他避而不見,一直霸佔着房子不撒手。

最後,機關算盡的丈夫,落得人財兩空,成了孤家寡人。

誠然,如北野武所說:

人這種東西啊,不管外表修飾得多麼光鮮亮麗,剝掉一層皮後就只剩下了一堆欲望。

一旦對身邊人用盡心機,再久處不厭的人也會心生芥蒂,再牢固的感情也會分崩離析。

不要試圖用欲望考驗感情,否則,最後受傷的都是自己。

正如有句話說:

即使你擁有最精於計算的頭腦,但始終無法克服欲望的糾纏,那麼你註定將粉身碎骨。

故事的結尾,被欲望拖累的高加林,選擇了向現實低頭,重新回到農村,昔日對他噓寒問暖的巧珍也早已嫁給他人。

而這一切咎由自取的結果,都因為他對欲望的貪戀。

有句話說:人類的進步史,就是一部克制欲望史。

你的欲望在哪個層次,人生就在哪個階層。

越放縱的人生越低級,越自律的人生越高級。

人這一生,學會精簡欲望,知足常樂,才能輕裝前行。

1、低級的欲望靠放縱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棘輪效應」:

當機器的齒輪通過棘輪之間的相互咬合後,機器就能運轉。而一旦運轉之後,機器便只能一路向前,既無法停止也無法倒退。

物慾橫流的世界裏,倘若一個人任由貪慾肆虐,他就像是上了發條的齒輪,一路狂奔無法停歇,最終以毀滅告終。

還記得電視劇《狂飆》裏的高啟強嗎?

他原本只是個毫不起眼,生活悽苦的魚販子,後來迫於生計,他收了唐家兄弟的錢去對付「黑老大」徐江的兒子。

雖然事後,理智告訴高啟強應該及早收手,但金錢的誘惑還是令他無法自拔。

最終,他在明知會觸犯法律的情況下,還是為了滿足貪慾,一次次鋌而走險,一步一步將自己推上了無法回頭的不歸路。

很多時候,越是縱容自己,心就越難被滿足。

即便一時如願以償,往往只能獲得短暫的享受,最終卻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人這一輩子,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如果不能學會管好自己,終會被欲望所累。

2、高級的欲望靠克制

《悲觀主義的花朵》中寫道:

「如果你不相信克制是通向幸福境界的門鑰匙,放縱肯定更不是。」

放縱是本性,克制才是本事。

生活中,越是能管理好欲望的人,才越能在人生道路上,行得穩當,走得長遠。

很贊同一個說法:「高級欲望,來自一個人價值感,唯有長期的自律,才能獲得心靈的滿足和喜悅。」

在低級快樂中放縱狂歡,只會把一個人引入更糟糕的人生境地。

唯有學會克制,才能讓人變好變強,獲得心靈的滿足和成長。

3、頂級的欲望靠煎熬

1925年,美國科學家麥開做了一個很特別的實驗。

他把兩組幼鼠分別關在不同的籠子裏。

第一組幼鼠享受「最惠待遇」,提供最充足的食物讓它們飽食終日。

第二組幼鼠享受「歧視待遇」,每天只能吃到60%的食物。

最後實驗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

第一組老鼠變得行動遲緩,不到1000天就命歸西天了。

第二組老鼠皮毛光滑、皮膚緊繃、行動力和免疫力也比「飽鼠」強,而且過了2000日才壽終正寢。

這就是著名的「餓鼠效應」。

過度滿足容易早衰短命,反而是適當的延遲滿足,更能持續發展。

比如,你想買房,那就從現在開始存錢,並提高自己的賺錢能力;

這個過程必然艱辛,但當你獲得真正滿足的那一刻,會發現之前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聽過一句話: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凡是讓你感到爽的東西,終會在某一天讓你感到痛苦;凡是讓你痛苦的東西,也會讓你在某一刻功成名就。

如果你想變的強大,首先要學會接受煎熬,然後在逆境中成長,在絕境中醒悟。

只有品嘗過短暫快樂帶來的痛苦,才更懂得珍惜長期煎熬帶來的成就。

餘生,願你也能忍受得住煎熬,做一個清醒自在的人。

路遙在《人生》中說:

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猶如書中的高加林,為欲求打敗理智,因貪婪放棄原則,在欲望的閘門前,一步錯,步步錯,最終深陷其中。

繁華人世間,可怕的不是欲望本身,而是人心的貪婪。

人生路上,只有減少不必要的奢望,忠於本心,才能修一份簡單,得一份知足,過上真正的理想生活。

往後餘生,願你既有平衡欲望與生活的能力,也有接受生活坎坷與磨難的堅韌之心。

在紛繁喧囂的塵世中,活得滿足而從容。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十點讀書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4/1011/2113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