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好文 > 正文

從「外教殺人事件」,論看待外國人的兩種錯誤方式

作者:

先來看事件背景。

2022年8月25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公開宣判美國籍被告人沙迪德·阿布杜梅亭(以下簡稱沙迪德)故意殺人上訴一案,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洋大爺還是洋垃圾?

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審理查明:

2013年6月,被告人沙迪德來華工作,後結婚並育有一子。2019年3月左右,沙迪德與妻子分居,2021年5月6日離婚。2019年初,沙迪德謊稱離異單身,與被害人陳某某(女,歿年21歲)建立男女朋友關係。自2021年5月中下旬後,陳某某多次提出分手,沙迪德不同意並對陳某某進行言語威脅。

同年6月14日20時許,沙迪德將陳某某約至寧波市通途路清水橋路口公交車站附近交談,21時48分許持事先準備的摺疊刀捅刺、切割陳某某頸部、面部數刀,致陳某某大出血當場死亡。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被告人沙迪德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和後果,依法以故意殺人罪判處其死刑。

01

這起案件本身並沒有太多可聊的,比較有意思的是,此案當時所引發的輿論氛圍,可以折射中國人看待外國人的兩種典型心態。

一種是認為,外國人是異族,「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我們應該對他們重點防範和管理,限制他們的權利和自由,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讓他們只做好事,不做壞事。

第二種態度是應該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的開放姿態,給與外國人「超國民待遇」,吸引更多的外國人來華讀書和居住,從而提升中國的國際形象和競爭實力。

不得不說,這兩種態度都是錯誤的。

這兩種態度雖然截然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是把外國人特殊化,無非是前者認為外國人特殊,需要特別嚴苛,後者則認為外國人特殊,所以需要特別照顧而已。本質上都是認為外國人和中國人不一樣,需要採用不同的方式對待。

針對這兩種態度,我們分別來分析。

02

我們先來看認為外國人需要特別照顧的看法。

毀掉一個人的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小使勁慣他。

毀滅一個群體,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消滅他們自主選擇的能力,讓他們永遠認為壞事都是別人做的,自己的不幸都是別人造成的。

天生的壞蛋並不多,每個人生下來都大致雷同,不同的群體,平均智商可能有一定差異,但沒有大到天生就無法承擔社會義務的程度,只有一個快慢的問題。

即使因為歷史文化的緣故,有些群體發展的早一些,有一些先佔優勢,但只要整個社會的規則處於同樣的標準,遲早後發的群體也會慢慢趕上來,這被無數歷史事實證明。

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何總有人認為黑人是需要被特殊照顧的?他們是殘疾人還是未成年啊?

到底誰才是種族主義者?那些不把黑人當人看的人,那些認為黑人永遠長不大的人,那些天天指責別人「種族歧視」的人,才是真正的種族主義者。

每一個做過父母的人都知道,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呵護,但更加需要孩子自己去面對自己的問題和人生,父母不能越俎代庖,大包大攬的承包原本孩子應該承擔的一切。

把孩子放在溫室里,不讓他們承擔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其實是阻止了孩子原本可以成長的機會和過程,長大後必然是個巨嬰,這種「扭曲的愛」才是對孩子致命的傷害。

而白左和「政治正確」恰恰就是以愛之名,在阻止黑人群體的成長,在扼殺黑人群體成熟的機會,實際上,就是在利用龐大的黑人巨嬰來達成他們的政治目標,滿足他們搶奪權力和財富的私慾。

實際上,如果標準統一,不刻意照顧黑人,黑人群體的表現如何呢?

索維爾的研究也指出,在1948年,17歲黑人男性的失業率只有不到10%,並不比17歲白人男性的失業率更高。

然而,到了今天,索維爾說,「在我在哈林區的年輕親戚,以及其他地方的其他年輕黑人,他們所能得到的機會,遠不如我在1948年時所能得到的機會。」

原本無數黑人有機會在一個規則統一的社會成長為精英,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屬於自己族群的榮燿,然而因為白左的刻意照顧,黑人正在被養成一個好吃懶做、遊手好閒的群體。

反觀亞裔,在100年前,用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教授Jennifer Lee的話來說,亞裔在美國主流社會中的形象是「充滿愚昧、污穢和疾病,不可同化的」,然而現在如何呢?人人都知道,現在的亞裔家庭收入已經高於白人家庭,為全美最高,收入中位數是非裔的兩倍還多,亞裔美國人給人的形象已經變成了「聰明、幹練、勤奮」,常常被讚譽為成就最高的「糢范少數族裔」。

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呢?是因為美國的政策對於亞裔的特別照顧嗎?恰恰是因為亞裔沒有得到美國社會的特別的照顧,而是在一個較為公平、寬容與規則統一的環境中,通過自身的努力並發揮出自己的優勢扭轉了自身的命運。

然而,在美國社會對黑人群體長達幾十年的特別照顧下,黑人群體的命運也得到了無法逆轉的改變——他們貢獻了16.7%的失業率和55%的犯罪率,以及72%的單親家庭。

毀掉黑人的,不是別人,正是「爛好人」泛濫的同情心,把黑人推向了一個無法自我管理的深淵。

03

另外再來看,認為外國人非我族類,需要特別嚴苛的看法。

任何一個群體的人員構成都是多元和良莠不齊的,我們不能奢望來到中國的外國人都是素質高、品行好的人才,肯定也會有素質低下,甚至有些人還會在中國違法犯罪,如本案的兇手。

但如果因為出現了一個洋垃圾,或者因為這麼一個個案,我們就把仇恨引向整個外教群體,甚至整個外國人群體,顯然是不理智的。

試想,如果因為某個華人在美國殺了人,美國人也遷怒於其他華人,讓全體華人為之背鍋,是正確的嗎?

當然是荒唐的。

結合這幾年媒體不斷爆出的外國人侵害中國人的案件,以及外國留學生在中國享受「超國民待遇」的新聞,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的公眾輿論對於居中的外國人群體(包括外教和留學生)的不滿和負面情緒正在快速上升。

而這些聲音裏面多多少少有許多情緒化的部分和不夠理智的成分。

那麼,面對外教和留學生在中國輿論場屢屢造成的風暴,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和應對呢?

很簡單,外國人不是洪水猛獸,不要因為個案而把外教和留學生一棒子打死,遷怒於所有在華外國人;同時,我們也不應把外國人當大爺供著,給予他們「超國民待遇」。

我們要讓一個群體能夠在社會中展現出正確的、應有的作用,不是給與他們特殊的照顧和更多的福利,而是應該對所有群體一視同仁,採用同一套標準和規則,只有在同樣的規則體和秩序之下,在公平與寬容的環境裏,每個人的聰明才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長和展現。

無腦抵制是錯的,一味的嬌慣更會毀掉一個人,規則統一才是解決之道。它讓生活於其中的每個人,擁有穩定的預期來發揚人性中的良善,以及壓抑作惡的衝動。

在大多數時候,「無為」都強於「有為」,災難並不是因為不作為,而是亂作為,而和平盛世往往都是在「無為」之後「而治」。

底層邏輯其實一點也不複雜,把規則立好,既不要把外國人當「洋大爺」供著,也不要當「洋垃圾」敵視,人們自然會產生正確的預期,從而形成良好的秩序,我們需要的僅僅是一點耐心。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828/179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