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躺平」的中國Z世代恐令經濟失去動力

2020年7月25日一位女士在河南鄭州招聘現場休息。

中國的Z世代年輕人,原本是中國史上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人,但在諸多因素打擊下,卻有1,500萬名年輕人失業。面對坎坷的就業之路,他們開始接受政府的低薪工作,這一趨勢可能長期影響經濟發展。

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本應開創一條更有創意、運用先進科技的經濟道路。然而,中共清零政策導致了私營部門大規模裁員,去年起對房地產、私營教育、科技業的打壓與監管,重創大量的民間企業。

今年夏天,中國創紀錄有近1,100萬名應屆大學畢業生湧入市場,加大了就業的難度,讓這一代的中國青年更加無所適從。然而,預計未來幾年內,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仍將繼續上升。

據官方數據,中國16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高達19.3%,這個數字是美國同一年齡區間的兩倍多。

彭博社指出(連結),25歲以下的失業者人數,相當於使中國勞動力減少2%~3%,更少的工人意味着國內生產總值下降。

根據2020年的一項研究(連結),在經濟低迷時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工人,可能會經歷一段時間的失業,或者不得不接受一份低薪工作,這將影響他們未來幾年的薪資。

報告指出,青年失業率平均提高5%,進入市場時的年收入會降低約8%,5年後的年收入將降低3.5%。換言之,大規模青年失業意味着,這可能影響中國未來多年的工資水平。

這種影響被稱為「疤痕效應」(ScarringEffect)。這些青年將面臨低工資、更高的失業率和減少的生活機會。也有證據表明,他們在40歲或50歲時,將出現更大的心理健康問題。(連結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對企業失去信心,轉而接受政府的低薪工作,這也將使越來越少人才投入企業推動創新與轉型。

北京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說:「中國經濟正面臨着結構調整,實際上這需要更多的人成為企業家,並努力奮鬥。」他補充說,目前的情況「對經濟來說不是一件好事」。

彭博社引述了中國招聘公司「前程無憂」(51job)的數據,去年約39%的畢業生將國有企業列為他們的首選。這比2017年的25%顯著上升。還有28%的人表示,政府工作是他們的優先選項。

報導分析,其部分原因是私營公司在面對嚴格的封鎖和防疫措施下,更可能被迫裁員。

越來越多中國畢業生將國企或政府工作,視為他們謀職的首選。分析認為,原因之一是私營公司在面對嚴格的清零封鎖下,更可能被迫裁員。圖為中國防疫人員。

據招聘平台「智聯招聘」4月的調查,畢業生對起薪的期望值比去年下降了6%以上,至每月6,295人民幣(約932美元)。該招聘公司說,國企的吸引力在同一時期內有所增長。

隨着失業情況繼續惡化,許多年輕人放棄實現理想,用從「躺平」到「擺爛」這些詞彙來表達他們的沮喪,以及對生活的態度。

24歲擁有心理學碩士學位的胡曉月(Hu Xiaoyue,音譯)說,這是「一種心理上的放鬆」。她表示,這樣一來即使失敗了,也不會感覺那麼失望。

胡曉月表示,去年8月開始找工作時,她很容易獲得面試機會,「但到了春天,只有十分之一的公司會提供面試機會」。

大量的經濟證據表明,總體而言,國有企業的效率和創新能力都不如私營企業。在過去數十年中,在國企的就業人數一直下降,從1996年的40%下降到大流行病前的不到10%。然而,這一趨勢現在可能會逆轉。

分析指出,即使中國能在今年下半年恢復強勁增長,青年失業問題也將持續存在。因為自2017年以來,青年失業率一直在上升,大流行病前已達到12%。

經濟學家認為,這有兩個原因。其一是,過去有數以億計的工人從農村遷往城市,在勞動力市場不景氣時,他們可以回鄉工作。現在,很多年輕人失業時,會留在原地,推高了城市失業率。

第二,在過去20年裏,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增加了10倍,這使畢業生數量遠超過市場需求。

報導指出,現在中國年輕人上大學的比例幾乎達到60%,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拒絕在工廠里工作,這讓製造商抱怨技術人員短缺。

然而,對於許多其它行業來說,人力卻遠超過需求。

據2021年智聯招聘對2萬名隨機求職者的研究,約43%的求職者希望在IT行業工作,但該行業僅占招聘職位的16%。半數求職者擁有學士學位,但只有20%的工作需要學士學位。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25/1780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