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分析:中共為何自曝習近平打了國產疫苗

中共當局近日透露,「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接種了國產的Covid-19(新冠病毒,中共病毒)疫苗,這是中共罕見的不尋常之舉。眾所周知,跟中共高層有關的個人信息,全都屬於中共的「國家機密」。外界分析,這是面對民眾對國產疫苗的廣泛質疑,中共進行「輿論維穩」。

圖為中國科興疫苗

中共當局近日透露,「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接種了國產的Covid-19(新冠病毒中共病毒)疫苗,這是中共罕見的不尋常之舉。眾所周知,跟中共高層有關的個人信息,全都屬於中共的「國家機密」。外界分析,這是面對民眾對國產疫苗的廣泛質疑,中共進行「輿論維穩」。

中共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在周六(7月23日)的簡報會上說,現職「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種,而且都是國產疫苗。中共高層對國產疫苗「充滿信心」云云。

這跟疫情初期的一幕形成鮮明對比。美媒breitbart報導,去年當中共外交部被問到,習近平李克強總理或其他中共高官是否接種了疫苗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迴避道:「我目前沒有答案。疫苗是我們防疫的靈丹妙藥,是我們最終戰勝病毒的靈丹妙藥。」

相比之下,去年印度Bharat Biotech開始生產印度國內開發的新冠疫苗Covaxin後,印度總理莫迪立刻在鏡頭前為自己接種國產疫苗,增強公眾信心。此外,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約翰遜和沙特王儲薩勒曼等人都在鏡頭前接種了疫苗。

作為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健康狀況一向諱莫如深。例如當香港議員何俊賢(Steven Ho)7月2日稱自己冠狀病毒陽性(6月30日他站在習近平後兩排合影)後,中共媒體對此集體沉默。

至於習近平等人究竟是否打了疫苗,是國產還是國外疫苗,何時打過,目前這些均無法證實。

北京的強制疫苗令在抗議聲中突然取消

7月初北京市政官員宣佈後的幾天內,要首次嘗試強制接種疫苗,但是面對強烈抗議,這個決定被突然取消。

此前北京市衛健委發言人說,從7月11日起,進入聚集場所,如圖書館、博物館、電影院、美術館、文化館、體育場館等地的人,須接種疫苗。而醫務人員、社區服務人員、家居運營商、快遞商和參加會議者還必須注射「加強針」,才能繼續工作。

這個計劃在網上引發了強烈抗議,網民說這是對人民自由的非法限制,並質疑疫苗對變種病毒的有效性。

北京立刻收回了「疫苗令」。中共的吹鼓手胡錫進甚至也說,「這個轉折顯示了輿論的力量,輿論在與權力的這次衝突中佔了上風。」

彭博社評論,對於執政的共產黨來說,「強制疫苗」已成為一條意外的紅線。儘管中共領導層吹噓向其它國家提供本土疫苗,並且堅持所謂的「清零」,但是一直不願將其政治資本來對賭「強制疫苗」,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因為中共政權不願這麼做,還是高層對疫苗的功效看法不一。

白血病糖尿病疑雲

今年5月,大陸網路上有一群「白血病患者」的聯名信,自述他們2021年應政府號召而接種疫苗,結果出現發燒、盜汗、咳嗽、頭痛、嘔吐、疲倦、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就醫檢查結果發現他們全得了急性白血病。

同月,還有上千名孩子的父母在網絡上發出聯名信,說他們的孩子接種新冠疫苗後都確診為1型糖尿病,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些孩子均接種了科興生物、北京生物等公司的新冠疫苗,多份體檢報告證實,孩子的血糖水平在接種疫苗前是正常,接種後才出現異常。

在7月23日新聞發佈會上,中共軍方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感染病醫學部主任王福生辯解稱,接種國產新冠疫苗不會引發白血病和糖尿病,他的「闢謠」反而引爆了國內輿論,有網民擔心的表示,這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研究:國產疫苗對Omicron基本無效

大陸廣泛使用的國藥(Sinopharm)疫苗和科興(Sinovac)疫苗是「滅活病毒」疫苗,其缺點是突破性感染的發生率更高。由於中共禁止任何外國疫苗在中國銷售,因此形成了國產疫苗佔據國內市場的現狀。

隨着Omicron(奧密克戎)變異株在全球迅速傳播,中國境內多地已出現此變異株。科興疫苗經過巴西布坦坦研究所實驗研究發現,其有效率僅為50.38%。而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顯示,施打三劑中國科興疫苗,都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水平以對抗Omicron。

另由耶魯大學、多米尼加共和國衛生部和其它機構的合作研究顯示,接種兩劑科興疫苗搭配外國產輝瑞加強針,對Omicron的免疫效果仍較低。

中共自稱國藥疫苗被「保護率為79.34%」,但去年數百名接種國藥疫苗的外派人員染疫,而大陸疫苗專家陶黎納披露國藥疫苗「眾愛可維」有73種副作用。

去年6月份,全球染疫情況最嚴重的前10名國家中,有9個國家都大量施打或部分施打中國國藥或科興疫苗。

美國一家製藥公司醫學總監朱偉年初對大紀元說,中共採取極端清零政策,說明它實際上對中國自己的國產疫苗沒有信心。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25/1780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