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美中網絡空間治理模式和理念之爭漸趨白熱化

美中之間的全球互聯網管理模式之爭由來已久,但最近的一系列跡象顯示,兩國各自倡導的「自由、開放」和「主權」模式之爭可能會更趨激烈。
在中國浙江烏鎮舉行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會場(2017年12月4日)
 

美國負責網絡事務的一名高級官員星期四(7月21日)說,從已被廣泛採用底層協議、到「多利益攸關方」治理模式,國際互聯網的發展正在面臨嚴重挑戰。

美國商務部負責通信和信息事務的助理部長艾倫·戴維森(Alan Davidson)在出席當天舉行的「美國互聯網治理論壇 」(The Internet Governance Forum USA, IGF-USA)年會時說,美國正在密切關注着這些挑戰。他說:「我們必須敏銳地洞察到那些通常是來自威權政府的威脅,」

美中之間的全球互聯網管理模式之爭由來已久,但最近的一系列跡象顯示,兩國各自倡導的「自由、開放」和「主權」模式之爭可能會更趨激烈。

中國最近將一個國內年度網絡論壇升級為國際組織,名稱一字未動。已經舉辦了八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星期再次舉行了「世界互聯網大會」成立大會,不過此時的大會已更加名副其實,自譽肩負有建立國際網絡組織章程,彰顯中國在國際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建設中大國擔當的重任。

同樣是在上個星期,美國一份研究報告對全球網絡的現狀及發展前景提出嚴重警告,稱美國旨在促進自由和開放互聯網的政策乏善可陳,中國等威權政府已在加緊部署美國網絡治理模式的替代方案。

頗具影響力的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在上星期的報告中悲觀地預計,開放、安全和可靠的烏托邦式的全球網絡願景不但現在看來並不成功,未來「也不太可能實現。」

中國沒有公佈「世界互聯網大會」創始成員名單,也沒有簽署組織憲章,但官方新華社報道稱,初始會員包括來自6大洲近20個國家的「機構、組織、企業和個人」,其中甚至享譽全球的互聯網領軍企業, 權威行業機構, 甚至互聯網名人堂入選者。

「這是中國提高其在全球和網絡空間治理話語權的一次嘗試。」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所的麗貝卡·阿爾切薩蒂(Rebecca Arcesati)說。

這位中國問題專家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說,「世界互聯網大會」自2014年開始舉辦以來並不是很成功,很少吸引到國際上重要的參與者。

上一次有外國大公司行政總裁到場出席會議還是五年前的事,當時蘋果的庫克和谷歌的桑達皮查伊曾到烏鎮捧場。

阿爾切薩蒂指出,除了意識到亟需提振這個平台外, 北京還看到了民主國家正在加強網絡空間民主模式的建設,因此中國在這個時候將「世界互聯網大會」推向國際制度化「時機並非巧合」。

今年4月,在美國的倡議下,60多個國家簽署了一份《互聯網未來發展宣言》,承諾致力於民主價值觀,促進全球網絡空間的民主、和以人為本的願景,這份宣言被普遍認為是針對互聯網治理領域中來自中俄的替代模式。

此外,美國參議院已高票通過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U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指出,中國通過政府在互聯網治理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等手段推動其非自由的政治和社會政策,該法案敦促政府採取促進和鼓勵開放、可靠和安全、和「多利益攸關方的網絡治理模式」。

阿爾切薩蒂說:「所以我現在認為,北京看到了民主國家加緊為網絡空間建立民主模式,這不是中國認為的符合其利益的模式。所以我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反攻」。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的「中國傳媒研究計劃」說,這一組織很可能會成為中國在網絡空間相關議程上在國際拓展影響力的一個永久焦點平台。該組織上星期的一篇分析指出,該組織中將擠滿來自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管理人員和專家,但也會有一些不明真相的外國面孔,一些技術老闆和專家,參與必要的遊說(我們怎麼能忽視如此巨大的市場?)

「中國傳媒研究計劃」編輯班志遠(David Bandurski)對美國之音說:「像世界互聯網大會這樣的組織的重點將是繼續推動更定期的拉關係和建立各種聯繫。」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24/1779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