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習近平兩過北江洪水災區而不(敢)入

2022年6月19日至23日廣東省北江發生大洪水,位於北江中游的英德市受災最為嚴重,最高洪水位超過警戒水位10.10米,洪水淹到三樓或四樓。當地百姓生命財產遭受嚴重損失。2022年6月底,習近平坐高鐵離開北京赴香港參加香港回歸25周年和新一屆政府成立的慶典,7月初返京,兩次經過剛剛受過大災的韶關、英德和清遠等地。習近平兩過北江洪水災區而不(敢)入。

 

 

圖1:2022年6月廣東省英德市洪水災害中無助的老人,他們是否重新返貧?圖片來源:網絡截屏

摘要:

2022年6月19日至23日廣東省北江發生大洪水,位於北江中游的英德市受災最為嚴重,最高洪水位超過警戒水位10.10米,洪水淹到三樓或四樓。北江系珠江流域第二大支流,地勢北高南低,北江幹流流經韶關、英德、清遠、佛山和廣州等地。北江實施梯級開發,是中國河流開發程度最高的河流之一,建有樂昌、灣頭、南水、孟洲垻、錦江、潭嶺、長湖、錦潭、小坑、白石窯和濛里等諸多水庫大壩工程,特別是在英德與清遠交界處建有號稱「粵北三峽工程」的飛來峽水庫大壩工程,可以將下游廣州等地的防洪標準提高到三百年一遇。據稱這些水庫大壩工程既能防洪又能抗旱。2022年6月中旬北江上游韶關的樂昌峽等諸多水庫為保自身安全而大流量泄洪,英德市下游與清遠交界處的飛來峽水庫為保廣州、佛山、清遠等地防洪安全,不(全力)泄洪,上泄下攔,造成地處中游的英德市洪水位爆漲,蒙受巨大損失。廣東省三防指揮部指出,若(飛來峽水庫全力泄洪)下游清遠、廣州失守,將不堪設想,希望英德市居民予以理解,這正是英德受災最為嚴重的主要原因。

按照一些中共政治家和水利專家的觀點,飛來峽水庫正常蓄水位為海拔24米,對上游的英德市沒有什麼洪水威脅,高峽出平湖,水庫的水面是平的。在工程設計中,飛來峽水庫大壩垻址處正常蓄水海拔24米,英德市的水位不超過海拔24.5米,英德市的洪水警戒水位是海拔26米,水庫蓄水對英德市沒有影響。飛來峽水庫大壩工程的移民也是按照正常蓄水位海拔24米確定的,英德市居民不算飛來峽水庫的移民。

但是飛來峽水庫大壩工程主垻最大壩高52.3米,垻頂高程海拔34.8米,比正常蓄水位海拔24米高出10.8米。請問,這10.8米的大壩是用來幹什麼的?難道只是為了展現大壩的雄偉?

藏在背後的真相是:飛來峽水庫的防洪高水位為海拔31.17米,核准洪水位為海拔33.17米。當飛來峽水庫大壩工程發揮其最大防洪效益時,最高蓄水位可以達到海拔31.17米,甚至海拔33.17米。此時,防洪警戒水位海拔26米的英德市必然被濤濤的庫水所淹沒。水庫移民的確定,應該按照水庫的最高水位來確定,這才是真正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況且水庫的表面並非平面,而是斜面,洪水流量越大,水力坡度越大。從這個意義上來說,2022年英德市被淹的居民本是飛來峽水庫應該搬遷而沒有搬遷的水庫移民。當初為了快上飛來峽水庫大壩工程,有意減少工程移民人數,用居民的生命安危,來換取工程投資的減少。2022年英德市被淹,是大自然對飛來峽水庫大壩工程移民政策的無情報復。

2022年6月底,習近平高鐵離開北京香港參加香港回歸25周年和新一屆政府成立的慶典,7月初返京,兩次經過剛剛受過大災的韶關、英德和清遠等地。習近平兩過北江洪水災區而不(敢)入。習近平到底怕什麼?

一、習近平兩過北江洪水災區而不(敢)入

2022年6月下旬廣東省北江流域的韶關、英德和清遠等地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災害,民眾受災嚴重。

圖2:京廣高鐵通過北江飛來峽水庫,2022年6月底7月初習近平兩過北江洪水災區而不(敢)入,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幾天之後,2022年6月底,習近平坐高鐵離開北京赴香港參加香港回歸25周年和新一屆政府成立的慶典。6月28日習近平在武漢考察,然後繼續坐高鐵經過湖南進入廣東省。火車經過剛剛受過大災的韶關、英德和清遠等地到達深圳。7月1日習近平在香港結束慶典活動後再次坐高鐵經過清遠、英德和韶關重災區。

號稱「一直牽掛災區的群眾」的習近平兩過北江洪水災區而不入。「一直牽掛災區的群眾」是2020年8月18日習近平首度前往安徽災區勘災時的表態。

據說習近平幾乎逢會必講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就在幾天前習近平還在武漢大談中共實施動態清零政策,是黨中央從黨的性質宗旨出發、從中國國情出發確定的,寧可暫時影響一點經濟發展,也不能讓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傷害,尤其是要保護好老人、孩子。如果算總賬,我們的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最好的。堅持動態清零,習近平強調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中國大多數人知道大禹治水三過家門不入的故事。習近平在安徽災區勘災時說:「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華民族同自然災害鬥了幾千年,積累了寶貴經驗,我們還要繼續鬥下去」。大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故事。2022年5月28日習近平在中共政治局39次學習會議上將中華文明定義為五千多年,這樣大禹治水就不再是神話傳說故事了。大禹治水十三年,疏導了九條大河,劃定中華九州,從此洪水不再泛濫,乾旱的地方也得到河水的滋潤,獲得巨大成功。由於大禹治水成功,(傳說)舜在晚年把首領的位置禪讓給大禹。大禹再把皇位傳給兒子啟,開始了家天下的歷史。

從1949年開始計算,中共治水七十三年,據說在1956年時曾出現過「勝利的曙光」。在1956年中共政治局通過的《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要求在12年內,基本上消滅普通的水災和旱災」。但是現在距離中共的初心似乎是越來越遠方,水災、旱災發生頻率越來越高,災害損失越來越大。看來中共還是要堅持與自然災害鬥下去,習近平堅信,堅持就能勝利。

大禹結婚剛第四天就告別妻子去治水,十三年中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這種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正是中共政權所宣揚推廣的。但是根據最早記錄大禹治水的《史記夏本紀》:(大禹)「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真相是,大禹治水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敢入。不入與不敢入,一字之差,意思相差許多!大禹三過家門而不敢入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大禹的父親鯀治水失敗被殺,大禹知道自己是戴罪之人,所以三過家門而不敢入。

那麼為什麼習近平兩過北江洪水災區不入呢?還是習近平不敢入?

先簡單介紹一下2022年北江洪水。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王維洛: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18/177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