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卡尼吉亞:同情因疫情被封控的祖國人民?對不起(圖集)

作者:

而令人遺憾的是——那種推動着我不斷思考、分析、嘗試、努力把「舊版」升級為「新版」的力量,是因為移民這麼多年,問那個問題的人一直都不斷地有,不斷地出現……

甚至,你信嗎——這些年還越來越多了。

你們說,在整個微信的各種聯繫人、群聊、朋友圈當中,在很多人眼裏的我這個早就被定性為「二等公民(當然其實是三四等啦,自己拔高一下)」、已經形成「歷史文件」的人,怎麼好意思、怎麼有資格,有一天舔着臉去同情祖國那些嗚嗚泱泱的一等公民們呢?

那不是傳說中的「忘本」嗎?

三、作為負能量關注者,我也配?

從很早的時候開始,身邊的很多朋友就常問我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老是盯着那些負面的東西?

直到去年,我因為家鄉省份高考人數和分數線都遠高於其他省市、而發朋友圈表示不滿的時候,下面的很多回復依然是這個節奏——

「你還是這麼不成熟,總是負能量。」

「過好自己的日就行了,為什麼老盯着陰暗面,多感受正能量。」

而如此回復的朋友,好多都是人在故鄉、孩子高中、很快要面對那個「高考分數線」的朋友。

說實話,他們的回覆讓我努力掐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確認了一下——眼下是他們在故鄉、我在加拿大;而不是我在故鄉,他們在加拿大。

上面這個例子,其實只是很多例子中的一個,而我之所以把它拿出來嘮叨,是因為他們總讓我感慨祖國那些「最好的人民」——即使他們長期「眼睜睜」地看着自己號稱最愛的孩子走向那個「系統性」不公,一旦有人探討這種「不公」,他們首先能想到的居然還是「正能量」。

當然,他們同時還有智商和心情去問我「為何要到國外去當二等公民」、以及動輒饒有興趣地促膝熱議美國的那些「種族歧視」事件。

很多時候,我都對祖國官方媒體那些充滿「喉舌」氣息文章里的一句話表示信服——「中國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人民。」我覺得這句話,是喉舌們真誠、發自肺腑的聲音。

因為如果我是喉舌,我也會發自肺腑地覺得自己遇到了「最好的人民」。

所以,每次面對這些「最好的人民」,我總是感到自慚形穢。

遠的不說,甚至也不說「鎖鏈女」等等那些剛剛過去還冒着熱氣的熱點,就說還正在進行的俄烏戰爭吧。

俄烏戰爭這件事之所以是個很好的例子,因為這是所有「爭議話題」里擁有一個不僅體現立場、還特別能體現智商的元素,那就是——

怎麼現在支持俄羅斯、居然都TM成了「愛國」呢?

挺俄!陸網友買爆俄羅斯國家館商品3天交易逾2200萬俄商駐華大使拍片致謝

於是,俄烏戰爭爆發之後,我有一天發了一條從「傳統文化」角度來看應該屬於「愛國」的朋友圈,對於微信、微博等等社交平台里的國人普遍支持俄羅斯表示困惑和不解。

於是,各位「實在沒忍住」的朋友依然客氣地告訴我——

「一碼歸一碼,支持俄羅斯。」

「傳播正能量,支持俄羅斯!」

「……」

於是,在俄烏戰爭持續幾周、我也充分感受了幾周祖國那些「比俄羅斯還多的普京粉」之後,當我看到一位為數不多的「友軍」在自己朋友圈裏慶祝「莫斯科號」被擊沉、然後下面一堆回復教育他「你要愛國!」的時候,我……

抱歉——我還是沒有「習慣」,還是驚厥錯愕了。

我必須承認——作為一個長期「負能量」、總是盯着「負面」的人,有些東西我是永遠無法理解的。

比如,我恐怕永遠無法理解一位因病早早內退、長期靠政府和社區救濟幫助的老哥,在自己經濟異常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在網上破例豪購了一大堆自己「應該並不大需要(這是我猜的)」的俄羅斯商品。

當然,我對自己這種「負能量」症狀不僅沒有好轉、而且近年來感覺跟祖國人民差距越來越大的問題,一直也是看在眼裏、急在心上……

直到最近,遇到一位高人,給我看了一期最近的《參考消息》,又歷數了一下這些年的一樁樁、一件件……

我才發現——噢,原來是這些年,一直沒有人給我指明方向……

所以說,象我這種在主流人群眼中,屬於長期盯着陰暗角落、總是從負面看待社會問題、總是傳播負能量的人,你們覺得也配去同情那些總能緊跟形勢、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積極向上、慷慨激昂的人民群眾嗎?

結語

難道說,所有身處疫情中的祖國人民、真的都不值得同情嗎?

我想並非如此。

但是由於人生苦短、我等精神心靈也並非泛濫無限,所以至少也要滿足以下幾條,我才會去給予同情——

我只同情那些他們自己覺得身處苦難的人——自己覺得身處優越的人,人家並不需要同情。

我只同情那些值得我同情的人——那些遭遇不幸、卻依然天天正能量的人,不值得。

所以,我會同情那些被困在高速路上的卡車司機師傅們;

所以,我會同情那些因為疫情封控而失業、拮据的人們;

所以,我會同情那些因為疫情而無法繼續在外打工、無奈回到故鄉的人們;

所以,我會同情那些遭遇病痛、,卻因為愚蠢的抗疫政策而被拒絕救助的人們;

等等等等。

當然,在上述人群中,可能還需要「去掉」一些人。

去掉那些雖然有着上述遭遇,但是……但是「支持俄羅斯」的人——本來,在「但是」後面,我想了很多很複雜的條件,後來發現其實「支持俄羅斯」這一個條件其實就夠了。

因為在所有那些可以充當一個個「三觀診斷試紙」的爭議話題里,一個人在一個試紙上的檢測結果,基本上可以代表他在所有話題里的態度。

他們沒有錯——只是我們不同。

可惜,不是別的不同,而是道不同。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MATTER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06/177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