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王赫:中國樓市走向「黑洞」

中國大陸個人債務增長速度居世界前茅。(ChinaFotoPress/ChinaFotoPress via Getty Images)

去年三季度以來,樓市的泡沫被捅破,不僅自身難以「平穩健康發展」,而且拉住中國經濟的後腿,亂象叢生,醞釀着全社會性的危機。

百強房企銷售拿地腰斬房企債務危機深入發展

據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1—5月份,(一)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2,134億元,同比下降4.0%;房屋新開工面積51,628萬平方米,下降30.6%;房屋竣工面積23,362萬平方米,下降15.3%。(二)商品房銷售面積50,73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6%;商品房銷售額48,337億元,下降31.5%(房價下降);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5,4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6%(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15.0%)。(三)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60,404億元,同比下降25.8%。相比歷史數據(見下表),天壤之別。此外,截至5月份,房地產銷售指數已連續11個月同比下跌,創中國商品房市場啟動以來的最長滑坡紀錄。

2012-2021中國房地產若干基本數據

單位:面積萬m2    金額:億元

年份 商品房

 

銷售額

商品房

 

銷售面積

12月末

 

待售面積

房屋新

 

開工面積

房屋竣

 

工面積

開發

 

投資

土地購

 

置面積

當年

 

GDP

2021 181930 179433 51023 198895 101412 147602 21590 1143670
2020 173613 176086 49850 224433 91218 141443 25536 1013567
2019 159725 171558 49821 227154 95942 132194 25822 986515
2018 149973 171654 52414 209342 93550 120264 29142 900309
2017 133701 169408 58923 178654 101486 109799 25508 820754
2016 117627 157349 69539 166928 106128 102581 22025 740060
2015 87281 128495 71853 154454 100039 95979 22811 685992
2014 76292 120649 62169 179592 107459 95036 33383 641280
2013 81428 130551 49295 201208 101435 86013 38814 592963
2012 64456 111304 36460 177334 99425 71804 35667 538579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這個宏觀數據,到企業怎麼具體表現的呢?根據房地產研究機構克而瑞的數據,(一)今年前5個月:百強房企全口徑銷售額2.64萬億元,同比下滑52%;銷售額超千億元房企僅碧桂園、萬科、保利發展3家,較去年同期減少12家(而這三家銷售額合計也比去年同期縮水了3,865億元,下滑幅度高達42%);超百億元房企有70家,較去年同期減少48家。百強房企銷售門檻從去年前5月的125億元降到今年的48.6億元。(二)房企拿地投資規模大幅收縮。前5個月,百強房企拿地總額4,681億元,同比下降64.7%;百強房企中,僅有34%房企在2022年有土地入賬,超過6成房企一塊地未拿。5月單月,50強房企拿地金額不足400億元,同比環比分別下降95%和70%。

慘澹的業績導致不少房企債務違約。去年恆大爆雷後,房地產行情急轉直下,中國上市房企50強中(14家國企,36家民企),債務違約合計15家(基本上都是民營房企,只有綠地控股是混合所有制企業,分類歸入國資),佔比30%。今年形勢繼續惡化,目前至少已經有9家上市房企發佈公告,因未能按期支付到期債券本金或利息,構成實質性違約(包括6月29日陽光100,5月12日融創中國等等)。6月22日,中國銷售規模最大的房企碧桂園高級無抵押評級被穆迪下調至「垃圾級」(財報顯示,碧桂園總負債達到了1.65萬億元,僅次於恆大)。更嚴重的是,6月27日,據香港司法機構網站公告,一家海外機構已於香港高等法院向中國恆大集團提出清盤呈請。債權人提出清盤呈請要比一般的債務訴訟程度更為激烈,因為它基於對公司整體償債能力的不認可,直接訴求用一種類似於內地法院申請破產清算的方式進行債務償付。在恆大之前,(2月)大發地產、(5月)花樣年也被提請清盤呈請。這使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前景更加風雨飄搖。

「棄房斷供」「法拍屋」暴增

根據房地產研究機構克而瑞的數據,截至2021年末,中國房貸按揭餘額超過38萬億,從2015年-2020年,居民槓桿率飆升,從40%增長至62%,居民槓桿率超過200%的城市達到20個。

而自2018年中美貿易戰以來,中國經濟每況愈下;加上當局提出「房住不炒」強化調控,致使最近幾年「棄房斷供」「法拍屋」暴增。根據特殊資產行業培訓與專業諮詢機構「上海為睿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數據,2021年全年,全國法拍房總掛拍金額達到了2.35萬億元。也就是說,從無到有,法拍房市場十年間已經成長為一個兩萬億級的大市場。

另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2021年度中國槓桿率報告》,從近兩年來看,銀行起訴房貸違約斷供的案件大幅增加,法拍房數量也暴漲,從2019年的50萬套增長至2021年的超過160萬套。

2022年「棄房斷供」「法拍屋」暴增到什麼程度則不好說,因為數據都被中共控制着(例如,2021年6月之後,阿里拍賣便不再發佈法拍房的月報或周報;2022年3月後,阿里拍賣平台上不再直接顯示各地法拍房掛拍次數)。不過,2022開年,中央財經大學韓復齡教授在微博發帖說,四大銀行已經起訴了20萬斷供的房主。有網友問消息的真實性,韓回答說是內部消息。1月15號,他又發了一個帖子,分享一個鄭州律師的貼文截圖,寫的文字說:斷供數量增多,律師函發到手軟。

近期更有一則消息在推特上引起熱議:有網民透露,據銀行金融系統風控會議消息,全國所有斷供房近4,000萬套,法拍房超過1,000萬套。石破天驚。房地產已經開始崩盤了。這則消息太具爆炸性,真假難以判斷,但聯繫到今年經濟之糟糕,這則消息也就不是空穴來風了。

而「棄房斷供」也是非常可怕的事,對民眾來說,等於掉下懸崖。例如,據陸媒報導,河北三河燕郊一名房主2017年以3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貸款購買了一套住房。今年因為生意不景氣斷供,住房被法院拍賣了90多萬。拍賣款給銀行後,他還欠銀行100多萬;再加上他之前支付的首付和月付,他等於前後賠進去250萬,最後卻落得一場空。

地方政府不擇手段賣房各類奇葩邪招層出不窮

今年以來,叫停房地產稅試點,各地救市大招頻出。主要措施包括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鬆綁限購、限貸、限售,放寬公積金貸款門檻,提高公積金貸款金額上限,發放購房補貼,降低房貸利率等等,樓市救市的城市也逐漸從三四線城市擴散到強二線和新一線城市。克而瑞統計,截至5月24日,全國累計放鬆樓市調控政策的城市增至134個,政策調控頻次達到223次。

但是,這輪救市行動的落地效果至今未見明顯起色,而各地政府的醜態卻畢露無遺。舉例而言。

其一,「房票」。今年3月以來,至少15個城市拆遷不再補償現金,而是發房票,迫使拆遷戶只能再去買房,而新房價格往往高於補償價。許多陸媒將其與早年的糧票等類比,紛紛以「歡迎回到70年代?!」「穿越上世紀」等為題進行報導。

其二,公務員兼職賣房。例如,年初,廣西玉林要求各地政府單位完成推銷8,000套房產的任務。能不能賣出樓直接關係到公務員的個人績效以及部門排名,未來升遷都要受到影響。此外,玉林甚至買房「送工作」。根據已經出台的《玉林市關於加快人口進城若干政策措施》,當地負責向進城購房且未就業的新市民推薦3個以上就業崗位,薪酬不低於玉林最低工資標準。

其三,「惡意不買房」。6月17日,山東青島市薛家島街道辦事處發佈「關於做好促進居民購買新建商品房的通知」,要求截至6月底,每個合作社完成網簽不少於2個。離奇的是,通知還稱,「凡惡意不買房者,如查到銀行有巨額存款,一律提醒談話。」該項工作還將納入2022年度社區工作考核。「完不成的話,我們社區是要扣分的,社區書記也是有可能要被扣錢的。」

其四,一人購房全家幫。天津市、江西贛州等13個城市出台新政策,明確直系親屬可提取住房公積金用於支付購房款以及償還房貸。也就是鼓勵當地居民可以用公積金幫親人買房,或者提取更多公積金來買房和繳房貸。

結語

鑑於房地產業之於中國經濟的重要性,對中共而言,樓市註定是輸不起的。但是,中共當局的僵硬政策是無法挽救房地產業的。4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仍然「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所謂「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不過是句虛話,把鍋都甩給地方了。地方呢,則胡干加蠻幹,製造着更大的社會危機。吞噬一切的「黑洞」,已經看得見了。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701/176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