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地球今夜不快樂」抑鬱症:人際關係這道難題

作者:

說來可笑,像我這樣一個從事抑鬱症研究工作的人,竟然患上了抑鬱症,頗有監守自盜的意思。各種方法一一試過,才明白箇中滋味,才知道以前很多時候都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於是,在這裏以散文小說的形式分享出來,為大家揭開抑鬱症的面紗,而對於患有抑鬱症的朋友們:如果地球不快樂,今夜就讓這些文字來陪伴你吧!

在開始之前,我想首先澄清一下,寫出這篇文章並不意味着我像蔡康永那樣擅於交際,恰恰相反我是一個內向且宅的人,也不意味着我可以搞定所有人際關係,而是經過長期摸索,我找到了一些能夠讓自己免受人際困惱的辦法,在此供大家參考。

(一)傳話:人際關係的新冠病毒

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比如小學、中學甚至現在,我們每個人尤其女生或許都經歷過這樣的情況:傳話。

舉個例子:A-B-C-D是4個好朋友,B有一天對C發牢騷吐槽A,C轉頭把這件事又告訴了D,D跟A見面的時候說:「B跟C說你……」。如果你是A,聽完是不是也會暴怒?你可能會想,B他娘的真不是玩意兒,竟然背後說我壞話,從此你對B有了芥蒂。

且慢,A同學,冷靜下來想一想,你難道沒發現這件事哪裏不太對頭嗎?B向C單獨說了你的壞話,可你最終從D那裏知道了這件事。C和D是無辜與可靠的嗎?

關於傳話這件事,無論最初說這句話的人是多麼的中立,傳着傳着就變了味道。因為傳話過程中,必然會喪失原話所在的語境、語氣和上下文關係。通俗點說,就是你不知道當事人為什麼要說這句話,他們又是以什麼樣的語氣說出來,除了這句話是否還說了其他內容?這些對於解讀一句話,都是非常關鍵的信息,而傳話的過程中,這些統統被忽略了。可以說,任何傳話,某種意義上都是斷章取義與重新注釋。

傳話本身就是一個無解的狀態,傳話的每一個環節可能都是無惡意的,但最終串聯起來,每個人都並非無辜。面對傳話,我給出的建議就是:

1)自己不要做第一個傳話的人,大有搬弄是非之嫌

2)千萬不可做傳話的最後一環,也就是D。如果說其他人只是傳聲筒,D就是攪屎棍。沒有D,就不會搞出大事情。所以,當有人告訴你誰跟誰說了你的什麼話時,首先要小心就是這個「告密者」

3)遠離日常性傳話的圈子,除非你自己就是個愛搞事情的人,不然在這樣的圈子裏,你是待不下去的。無論你多麼謹言慎行,傳話本身總會把你的言行抹上他們自己的色彩。因而,如果你發現一個圈子經常互相傳話,且是負面評價,那麼我想你早晚都會以某種方式與他們鬧掰的,因為當你不在的時候,他們也會這樣評論你。這種有毒的朋友關係,不值得維持。

4)提醒自己:我都這麼大年紀了,難道還要把時間精力浪費在這種小學生式的朋友圈上嗎?!

(二)擰巴型人格:人際關係的蠹蟲

不知道大家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人,彆扭、擰巴、想要的不說或說不。你問她要不要去機場接機,她說不用,回頭卻又開始埋怨你沒去。你請她吃烤鴨,她說太貴不用破費,堅決不肯去,結果你們就近吃了碗拉麵,可當她跟別人說起這件事時,卻陰陽怪氣「奧,她請我吃飯了,吃的拉麵」。

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討好型人格,為了「滿足別人」而犧牲或忽視自己的需求,導致心理失衡。可問題是,他們對別人的好,並不一定是別人想要的。例如上面舉的例子,不麻煩別人去機場,不讓別人破費,表面看上去是為別人考慮,可是自己最終卻心理不滿,甚至發牢騷,實際上這才是對朋友的傷害。

如果朋友圈裏有這樣的人,可以試圖勸說與幫助,但他們若是堅持認為自己沒錯,不願做出任何改變,那恐怕只能遠而避之了,因為他們內心的失序,終究會導致朋友關係的失衡。

如果你就是這樣的人,總是下意識地討好別人,但內心其實又有些不滿,那麼首先要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敢於說出真實的心聲;然後每做一個決定的時候,都要提醒自己,既然做出選擇,就要接受它所帶來的後果。選擇了不讓朋友接機,那麼朋友沒來,我們就不能再有任何異議了。

(三)吐槽:人際關係的負能量

年輕的時候,我們與周圍的人都生機勃勃、充滿能量。那時候,即便互相吐吐槽,對學習對生活發發牢騷,也是歡快的。可如今上了年紀,自身的能量越來越有限,生活卻越來越艱難。很多人上有老下有小,每天帶孩子花費大量精力,父母健康也要操心,夫妻關係有時不順心,職場壓力更是糟心,甚至還可能遭遇重大變故。

於是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與昔日的好友聊天,總是充滿了吐槽和牢騷。假如沒有抑鬱症,或許還可以多多勸慰、好好傾聽,但因為抑鬱症我們本身已經精力不足,哪還有多餘的能量去分給每個人。長此以往,即便是好朋友,也變成了對自己的消耗。

我的建議是:

1)狀態不佳時,可暫時與朋友保持一定距離,這樣對彼此都好;狀態好時,多包容體諒,畢竟我們自己有時也難免要吐槽

2)朋友狀態不好時,我們如果無法安慰和幫助,心懷愧疚,可以嘗試用其他方式彌補,比如推薦心理諮詢師,或者讓他們跟其他有相同煩惱的朋友聊一聊

3)適當引導談論有趣的話題

4)如果周圍所有的朋友,能夠跟你談論的話題都只是雞毛蒜皮、油鹽醬醋,而這並不是你想要的或感興趣的,那麼或許是時候該去認識一些新朋友了。這並不意味着拋棄老朋友,你仍然可以跟他們嘮家常,但同時你也需要有人可以跟你聊聊人生聊聊其他你感興趣的事情

(四)包容:人際關係的救心丸

人無完人,再好的朋友也會有讓你生氣或不滿的時刻。這時,爭論誰對誰錯、孰是孰非沒有什麼意義。人生不易,能有幾個真心的朋友非常難得。所以,對你認定的朋友,要包容和理解,而他們對你也會如此。

而對於朋友的一些小缺點,如果你實在無法接受,一來可以直接告訴對方,二來可以尋找其他解決途經。比如,朋友經常遲到,動輒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你可以直接跟她說下次別再遲到了,等這麼久要崩潰了。然而大概率下次她還是會遲到,這或許是她很難控制的。因此,你可以嘗試下次自己也遲到,約好12點,你可以12:15或12:20到,這樣就不必等很久了。萬一她提前到了,也肯定不會責怪你,畢竟經常遲到的人是她。

在良性的人際關係中,彼此都可以舒服地做自己,不必考慮哪句話說得不對,那件事讓對方不滿意。包容可以建立起彼此之間的信任,而這種信任可以讓我們自在地相處。

(五)獨處:人際關係的後花園

對於像我這樣內向的人來說,社交總是會消耗很多能量。即便再好的朋友,我也沒辦法像很多人那樣,要跟閨蜜時時刻刻黏在一起。我需要獨處,一個人的時候才是我給自己充電的狀態。給自己留出時間,一個人待着,然後我才能滿血復活。

獨處的時候,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修剪花草樹木,去海邊散步,看電影電視,讀書聽音樂。一個人做這些事,專注於事情本身,對我來說是一種meditation(冥想),可以修復我的情緒,讓內心世界恢復有序。

有些人害怕獨處,一個人待着容易胡思亂想,這樣的人更適合多出去參加社交活動。但有一點需要提醒各位病友,人際關係也是會觸發或加深抑鬱症的一個因素,因此,我們與他人相處時,要審慎一些,開發和維持有益的人際關係,遠離有毒的圈子。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溫哥華港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625/1767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