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上海眾多企業家開啟軟抵制 拒絕與中共體制合作

—數十位上海企業家躺平抗議 提出七大訴求

本台試圖聯繫其中幾位投資人,但他們以安全為由婉拒受訪。邱家軍轉述一些企業家的心聲,「現在的復工是上海市政府強制復工,要復工要有生產原料、要有工人,要有開銷、給工資,才能復工。他們現在手裏的錢沒了,有個人說被剝奪了。有人就說,邱老師,我也想賺錢,但我手裏沒錢我怎麼復工呢?」李先生近距離觀察,這次上海的極端清零封控政策,是繼美國對部分中國產品加征關稅以來,又一個將促使產業鏈移出中國的推力。

2022年6月1日,上海,戴着口罩的人們在中國憲法標誌附近排隊接受核酸檢測。

封控六十多天的上海,在政府一聲令下後要求全面復工復產,真實的情況是怎麼樣呢?一群上海企業家發表公開信,以"躺平、復工不復產"作為消極的抗議手段,拒絕與不合理的政治體制合作。他們還提出了要求政治改革的七大訴求。

上海企業家消極抗議:躺平、不復產

「從六月一日起,很多限制進一步取消,企業復工復產的審批制度取消......也就是六月一日以後就不存在企業復工復產白名單了。」疫情封控超過六十天後,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吳清5月29日一聲令下,讓上海的企業兩天後全面復工復產。

就在上海政府忙着營造「喜迎復工」的氛圍時,5月30日,一封屬名為「上海部分企業家與投資人」的公開信透露了一些基層不同的聲音。

這封公開信以《躺平清零:復工不復產,靜觀二十大》為題,宣示要以復工不復產、裁撤部門、變賣資產、拓展海外市場、拒收「新冠」畢業生等方式,拒絕與不合理的政治體制合作。

公開信提出了七大訴求,包含要求政治體制改革;嚴懲疫情防控期間違法亂紀、罔顧民意的各級政府和基層官員;嚴懲僭權濫抓濫捕的執法、司法人員,整肅公檢法隊伍;釋放、平反疫情期間為民發聲或捍衛個人權益而遭受政治、司法迫害的公民;平反近年如「任志強案」、「孫大午案」等企業家的冤假錯案,追回蒙冤企業家損失;釋放、平反良心犯、思想犯、政治犯;確立私有財產權等。

「這些聯署人都是中上階層的企業家,這次(上海)封城讓他們清醒過來了。」與發起這封公開信的上海企業家們保持聯繫的前上海同濟大學副教授、現居美國的邱家軍告訴本台,響應這封公開信的企業家目前有超過三十餘人,他們所掌控的招工規模超過六十萬人,影響的投資額達數億人民幣。邱家軍說,這封公開信經過一個多禮拜的打磨,決定屬名「上海部分企業家與投資人」發出。「他們覺得不能署名,誰屬名誰就倒霉,這是很明顯的,就可能人間蒸發了。」

上海於六月一日解除封鎖狀態,民眾自凌晨即塞爆主要幹道。外灘也湧入人群,享受得來不易的「自由」。不過上海還有區域未完全開放。而且民眾仍需核酸證明才能進入許多公共場所。

封城兩個月部分企業資金周轉成問題

本台試圖聯繫其中幾位投資人,但他們以安全為由婉拒受訪。邱家軍轉述一些企業家的心聲,「現在的復工是上海市政府強制復工,要復工要有生產原料、要有工人,要有開銷、給工資,才能復工。他們現在手裏的錢沒了,有個人說被剝奪了。有人就說,邱老師,我也想賺錢,但我手裏沒錢我怎麼復工呢?」

上海市政府5月29日宣佈出台了50條經濟重振措施,包括全面復工復產、取消企業復工復產審批制、為企業提供更多稅務優惠和僱傭補助等,以加速提振陷入低迷的經濟。

不過,在上海經營汽車零配件工廠的企業主魏女士表示悲觀,她告訴本台,封控兩個多月來,她管理的兩個工廠,六十多天光是維持宿舍員工的伙食、無法交貨的成本、外包消殺公司的費用等基本開支就已經是很大的負擔。現在政府突然宣佈要復工,機器要重新運轉、卡在港口的原物料要重新進入……她預估至少要三到四個月才能恢復原來的運轉水平。

「復工復市整個供應鏈不可能是一步到位的,訂單也要一段時間才會回來,至少三四個月吧!我們身邊的中小企業主都非常慘,大企業一樣也受影響……,出來這種公開信我覺得不意外,還寫得很含蓄了吧。」魏女士說。

2022年6月1日解除封城後的上海外灘(美聯社

加速供應鏈外移

在廣州經營鞋業相關工廠的李先生緊盯着上海的情況。他說作為中小企業主,對於政府政策只能消極配合,目前唯一能做的準備,就是請廚房多備一些伙食、乾糧,以防突然清零封控到來,宿舍里的工人們沒有飯吃。

李先生近距離觀察,這次上海的極端清零封控政策,是繼美國對部分中國產品加征關稅以來,又一個將促使產業鏈移出中國的推力。以鞋廠為例,許多勞動力密集的組裝廠已經移往越南、柬埔寨,在中國剩下皮料、楦頭等零件廠。過去,鞋商可能在中國採購零件,運往東南亞組裝;但中國封控打亂了供應鏈,鞋商開始詢問如何在東南亞直接採購零件。

「在中國的採購除了關稅以外,現在又加了一個清零,供應鏈的時間會很難掌握,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封控)嚴重,你的原物料會延後,一延後你答應客人的交期很容易會達不到,這是加速供應鏈轉移到東南亞的(原因)。」李先生說,「像我有個客人就是要出貨的時候,那區突然是封控嚴重的區,物流沒辦法進出,他的交期整個被影響,從那以後他就要求在越南當地採購。」

「客人只要有吃到一次虧就會開始詢問是否有(東南亞的)替代廠商。」李先生說,本來在中國的廠商已經在慢慢佈局東南亞,現在看來外移的趨勢會加速。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602/1756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