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短評 > 正文

中國的出版社其實是一個非常墮落的存在

因為書號制度,出版社其實是一個非常墮落的存在。大多數出版社是靠賣書號活着,也就是說,把自己擁有的書號賣給民營出版公司,自己屁都不干,就是賣號,而號是沒有一毛錢成本的,就因為它是國營機構,每年都會被配發很多書號。每個書號一般市價都在三四萬塊,一個最普通的出版社,每年也會被配發100個書號,也就是說,只要躺着,就可以賣出來幾百萬。這種機制導致出版社其實根本不自己出書,大多數編輯就是賣號,連字都認不全,審美也差,思想守舊,喝茶的杯子茶垢都有1厘米厚,更沒有動力去研究圖書市場。好點的、牌子還比較向亮的出版社,一般把號可以批量賣給一些好的民營出版公司,由他們去做一些看起來還有點名堂的書,差的、地方性的出版社,就把書號連蒙帶騙賣給本省一些需要出書評職稱的蠢教授,或者一些半吊子像神漢一樣的野雞作家,他們寫的作品基本等於狗屎,但只要花幾萬塊錢,就可以出本書。

民營出版公司本身就沒有多少利潤,還得花很多錢買書號,這導致書的定價只能漲,虧損也只能自己擔負。買書號行為的存在,相當於每一本書在出版之前,已經虧了好幾萬的書號費。這跟出租車必須給出租公司交份子錢是一樣的。

除了賣書號,第二種墮落的方式就是騙小孩。每個出版社,都會有一些教材的出版或印刷配額,也劃定了勢力範圍,一般就是本省出版社騙本省小孩,跟煙草專賣一樣,會有很多地方保護的政策與潛規則。教材與教輔是非常賺錢的,利潤豐厚,因為小孩根本沒有選擇權,學校採購哪本就是哪本,家長只能掏錢。即便是教輔,也有很多出版社都懶得親自做,而是把書號賣掉,讓民營公司去做。民營公司因為買書號已經掏了一大筆錢,只好在插圖、紙張、編輯等各方面偷工減料,否則也是虧錢。

出版做不好,核心來自於書號制度。

@洛之秋:從另一方面來說,至少成就了一批體制外的民營出版公司或工作室品牌啊——如果沒有萬惡的賣書號市場,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品牌圖書系列就不會存在了。所以,在當前的不可抗拒力的情境下,我挺感謝「北京日報出版社」這種,沒有它就不可能有《文化失憶》。

責任編輯: 李廣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601/1756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