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政黨 > 正文

胡平:如何解讀拜登關於武力保台的表態

作者:

5月23日,在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的記者會上,美國總統拜登在回應媒體提問美國是否願意以軍事方式介入以防衛台灣時,回答道:「願意,那是我們所做的承諾。」

這句簡短的回答立刻引起全球媒體的關注。紐約時報文章說,拜登總統的回答「摒棄了美國總統在概述美國會如何應對這種動盪局面時傳統上喜歡使用的『戰略性模糊』」。

我們知道,在過去,美國一直警告中共不要對台灣動武。但是對中共一旦對台動武,美國會以什麼方式援助台灣——是出兵相助,還是像這次援助烏克蘭一樣只是賣武器外加經濟制裁——卻沒有給出清晰的回答。這就是所謂「戰略性模糊」。這一次,拜登總統明確地說美國願意為保護台灣而介入軍事行動。這表明美國的對台政策已經轉為「戰略性清晰」。

不過也有人提醒說,類似的話以前拜登總統就講過好幾次了,但都被當成「口誤」看待。例如去年8月,拜登接受美國廣播公司(ABC)關於阿富汗問題的訪問時被問到,美國在從阿富汗撤軍後,台灣還能否指望美國時,拜登說,「如果真有人入侵或對我們的北約盟友採取行動,我們會做出回應。日本也是,韓國也是,台灣也是。」去年10月,拜登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舉辦的市民大會上,兩次被問到如果中國大陸攻擊台灣,美國是否會保護台灣時,也作出了類似的回答。這些回答都給外界以「戰略性清晰」的印象。只不過隨後白宮發言人又出面,用一句「美國對台灣的政策沒有改變」打圓場,似乎又回到了原來的「戰略性模糊」的立場。

其實這一次也一樣。就在拜登做出美國會以軍事方式介入以防衛台灣的明確回答後,路透社記者採訪了白宮。白宮方面稱美國的對台政策並沒有改變。

依我之見,這次拜登的表態還是很重要的。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拜登接連幾次表態,如果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會軍事介入。可見這不是口誤。這表明了拜登的真實思想。美國的對台政策本身是模糊的,它沒有明確的說一旦中共對台動武,美國是會出兵相助還是只賣防衛性武器,但是它也沒有排除出兵相助這一選項。拜登的幾次表態表明他會採取出兵相助的方式。既然美國的對台政策並沒有排除出兵相助這一選項,因此拜登的表態也就沒有超出既定的對台政策,因此白宮也完全可以說美國的對台政策並沒有改變。

拜登這一次表態,是基於俄國入侵烏克蘭這一背景。普京之所以敢於發動入侵烏克蘭之戰,是因為他事先預判美國不會軍事介入。根據同樣的道理,如果中共預判美國不會軍事介入防衛台灣,中共就很可能發動對台灣之戰。為了防止中共武力犯台,所以美國有必要把話挑明。這就是拜登這次明確表態的原因和目的。

美國的對台政策到底應該如何解讀?我們不妨看看中共的反應。其實,中共一直是傾向於相信美國會以軍事方式介入防衛台灣的。中共知道台灣人民拒絕一國兩制,因此和平統一台灣根本不可能,要統一隻能靠武力。大陸與台灣在軍力上有很大差距,共軍相信它能打敗國軍攻下台灣。但中共之所以遲遲不敢動武,就是怕美國出兵相助。可見,在中共眼裏,美國的對台政策還是很清晰的。中共把美國對台灣安全的承諾還是很當真的。如今拜登的講話又進一步強化了中共的這一認知。因此我們可以說,在短期的未來,中共不會對台動武。

但也僅此而已。現在美國的總統拜登願意軍事介入防衛台灣,以後的美國總統會不會也是這個態度呢?以後的美國總統會不會把對台灣的援助只限於賣武器而不出兵呢?今天的美國政府採取這樣明確的強硬立場,是基於對今天國際局勢的整體研判,包括對美中兩國綜合國力的研判,如果幾年後國際局勢變了,美中兩國綜合國力的對比也變了,美國政府是不是還會堅持這樣的強硬立場呢?

如前所說,中共之所以不敢對台動武,主要就是擔心美國會出兵相助,中共很可能打不贏。另外一點考慮是——時間。時間會站在哪一邊?如果中共認為,隨着時間的流逝,武統台灣會變得更加困難,那麼它或許有可能在現在就不顧風險悍然武力犯台;但是如果中共認為時間對自己有利,它就寧可在現階段按兵不動。中共認為現在的國際形勢是「東升西降」。按照中共的如意算盤,再過5到10年,中國的國力軍力會進一步增長,美國會不得不放棄對台灣的保護。到那時,中共兵臨城下,台灣也許就只好被「一國兩制」了。中共國台辦原副主任王在希去年底對中國媒體說,在和統和武統之間還有第三條道路可供選擇,就是採用圍而不打的「北平模式」,僅攻打外島,以戰迫和、以武促統,逼台北就範。

40多年來,美國歷屆政府一直在堅守保護台灣的承諾。但問題是,未來是否可能改變呢?這取決於在未來5到10年間中美兩國實力的消長。如果在未來5到10年,中國一黨專制如故,而綜合國力以及軍力又有進一步的增長,那麼台灣的處境就非常危險了。所以台灣之憂不在當下,而在未來5到10年。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致力於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我注意到,近些年來,美台關係在量的方面有所提升,但是在質的方面並沒有提升。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5月22日表示,印太經濟架構(IPEF)首輪名單並未包括台灣。這表明,台灣的國際地位並沒有獲得實質性的提升。因此,我再次建言,美國應該和台灣建立正式邦交。有關美台建交的法理依據與現實可行性,我先前已經講過不少,這裏就不再重複了。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光傳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525/175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