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從「尼毛」到「馬習」細數重大歷史五次握手

2022年全球仍陷於新冠疫情,而2月24日俄羅斯以「特別軍事行動」為名發起侵略烏克蘭戰爭至今也還未宣告結束;另一方面,北韓今年發動了超高頻率的導彈試射;美中緊繃的關係也沒能略見緩和。這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都有待政治領袖的智慧去做轉變。

1972年2月21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右)與前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北京會面,握手寒暄。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Richard Nixon)接受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邀請,訪問北京、杭州和上海。此次尼克遜訪華標誌着相互隔絕長達25年的兩個國家雙邊關係進入新階段,「中美邦交正常化」邁出重要的一步;這是歷史上美國總統第一次訪問當時仍被認為是敵對國家的中國。此外,尼克遜在北京期間,也與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在中南海會面。1972年2月28日,《中美上海聯合公報》發表,宣佈中美兩國關係走向正常化。而尼克遜稱此次訪問為「改變世界的一周」,他和毛澤東握手的瞬間,被視為全球歷史轉折點的標誌。而以下是五次承載著劃時代意義的歷史性握手。

尼克遜訪華:扭轉中美關係的八天

在當選美國總統前,尼克遜早已表達對於改善中美關係的態度。當時美國只承認中華民國作為中國的合法政府,並沒有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在尼克遜首任任期初期,尼克遜和其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Henry Kissinger)開始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示好,表達了期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改善關係的願望。

經過中美雙方反覆的相互示好之後,季辛吉秘密訪問了北京。在北京,季辛吉會見了周恩來。1971年7月15日,尼克遜宣佈他將在次年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的訪問,尼克遜在過去的20年內,首次向美國民眾展現了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在為期一周的訪問中,尼克遜和他的最高級幕僚與中國政府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其中包括會見毛澤東。」

尼克遜的此次訪華有着深遠的影響,也極大地改變了正處於冷戰時期的世界格局,形成了美國聯合中國對抗蘇聯的局面。從此以後「尼克遜在中國(Nixon in China或Nixon goes to China)」變成了一句美語俚語,表示政客採取了一個意料之外的行動。

南北韓峰會:文在寅金正恩微笑握手互跨北緯38度線

2018年4月南北韓高峰會,也稱「文金會」,是指北韓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與時任南韓總統文在寅於2018年4月27日在板門店大韓民國一方的和平之家舉行的南北韓高峰會。這是繼2007年時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金正日與時任韓國總統盧武鉉的南北首腦會談後,時隔11年再次舉行領導人會談。在正式會談前,兩位領導人牽手越過邊界,而此次相逢為韓戰後,朝鮮最高領導人首次踏足南韓土地。之後,兩國簽訂《板門店宣言》,同意朝鮮半島無核化以及爭取在年內宣佈結束戰爭狀態等。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左)與前南韓總統文在寅於南北韓共同警備區域握手。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會談結束後,北韓政府隨即展開一系列的政治宣傳。朝鮮勞動黨支部書記到政府機構、工廠和學校等單位舉行講演宣傳,告之其國民「這次相逢是民族歷史上的偉績」,是「最高領導人熬了幾天幾夜才取得了勝利」,故呼籲民眾要「更加認真的工作進行回報」。2018年5月9日,《朝鮮中央通訊社》發表社評,稱會談是北方和南方同心協力下建立的成果,只要朝鮮半島人民團結一致才能夠實現統一。

2018年5月11日,《勞動新聞》指出,《板門店宣言》是消除戰爭危險與緩和緊張局勢,帶來和平與安全的「偉大宣言」。同時,為響應宣言內無核化的諾言和就即將舉行的朝美會話製造友好氣氛,北韓外務省在2018年5月12日宣佈於同月23日至25日期間廢棄豐溪里核試驗場,並會邀請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和南韓的記者於現場採訪。最終,北韓於2018年5月24日以爆破方式拆除該核試場。兩日後,文在寅與金正恩在板門店統一閣進行另一次的會談,南北共同聯絡事務所在2018年9月14日成立。

路透社》報導指出,此次峰會主要目標是終止兩韓數十年衝突、緩和北韓核武計劃造成的緊張局勢。當地時間2018年4月27日上午9時30分,文在寅於北緯38度的軍事分界線迎接金正恩。自1950年至1953年韓戰結束,金正恩是65年來第一位踏上南韓土地的北韓領導人。而在金正恩的邀請下,文在寅也跨過北緯38度分界線,短暫踏上北韓領土,之後兩人手牽手又再回到南韓轄區內,「文在寅與金正恩接着展開會談,議題可望包括非核化以及兩韓交流,之後將在軍事分界線聯手種下一棵樹做為紀念。」而文金兩人交換簽完字的《板門店宣言》時充滿儀式感的握手,在相機的閃光燈下定格了一個歷史節點。

馬習會:兩岸領導人66年後首次會面

前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左)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世紀之握。(資料照片)

兩岸領導人會面,又稱「馬習會」,是海峽兩岸(即台灣與中國)最高領導人、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會面。這是海峽兩岸自1949年政治分立的66年以來,雙方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此次會面也象徵馬英九任內兩岸史上最大突破。不過,會中主要就和平的兩岸關係交換意見,雙方沒有簽署協議或發佈共同聲明。此外,國民黨也為此次會談付出了政治代價,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敗給了民進黨蔡英文

該會面在當地時間2015年11月7日下午3時,於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新加坡政府應雙方要求協助籌辦本次會面。為達成實質對等與尊嚴,雙方在會面上以「台灣領導人」與「大陸領導人」的身份見面,並以「先生」互稱。中共官方指出「這是在兩岸政治分歧尚未解決情況下,根據一個中國原則作出的務實安排。」會後,先由時任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張志軍於當日下午4時15分舉行記者會,接着馬英九在下午4時45分在同一場地舉行記者會。雙方在稍晚共進晚宴,並分別在當日晚間搭乘專機返回北京與台北。

美洲峰會:歐巴馬與卡斯特羅握手象徵兩國正式破冰

2015年4月11日,在巴拿馬城舉行的美洲峰會期間,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右)與前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Raul Castro)握手。(資料照片)

美洲當地時間2015年4月11日,在巴拿馬舉行的美洲領袖高峰會,上演了歷史性時刻,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和前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Raul Castro),峰會上首度同台並且握手,象徵兩國正式破冰,卡斯特羅也在演說中讚美歐巴馬是個誠實的人,還釋出善意,表達願與美國溝通,希望美國能夠解除對古巴的經濟制裁。

當時世界媒體搶著捕捉這一刻,與會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表示,「卡斯特羅靠近歐巴馬,他用英文說你好嗎?這兩個人互相握手,鎂光燈不停地閃,這真的是歷史性的一刻!因為我們知道過去這兩個國家互稱為敵人,已經超過半個世紀了。」

根據《CNN》報導稱,當時卡斯特羅表示,「我認為歐巴馬總統是一個誠實的人,我敬佩他和他的一生,我認為他的作為跟他卑微的成長背景有很大關聯。」而歐巴馬則回應,「如果我們可以繼續前進,抓住這個共同利益的動力,美國古巴之間會有更好的關係,創造新的機會,能夠跨越我們的區域一起合作。」

1993年推動以巴和平進程的世紀之握:拉賓與阿拉法特

1993年9月13日,時任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左)與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在美國白宮草坪會面,中為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William Clinton)。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1993年9月13日,在挪威進行數個月的秘密協商後,當時的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站在美國白宮的草坪上,共同見證《奧斯陸協議》(Oslo Accords)的簽署。接下來,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William Clinton)的雙臂伸向了這兩位領導人,隨即阿拉法特與拉賓握了手,而這個過程被認為是以巴和平進程中的里程碑,但拉賓一年後遭以色列右翼激進分子刺殺;2000年,爆發了第2次的巴勒斯坦大起義。

《奧斯陸協議》(Oslo I Accord),是指1993年8月20日拉賓和阿拉法特在挪威首都奧斯陸(Oslo)秘密會面後達成的和平協議。1993年9月13日,雙方於美國白宮草坪簽署了《臨時自治安排原則宣言》,該宣言被認為是以巴和平進程中的里程碑。但在協議簽署後兩年,拉賓遭以色列右翼激進分子刺殺,其後巴勒斯坦極端勢力亦連續發動針對以色列的襲擊事件,街頭衝突逐漸演變成雙方武裝對抗,《奧斯陸協議》的執行遭無限期擱置。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newtalk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522/1751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