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瑞典國會欲進一步加深瑞典與台灣的外交關係

資料照:瑞典國會大廈外景

上周四(4月28日)瑞典國會通過了一項決議,提議瑞典政府將瑞典駐台北代表處的名稱變更為「瑞典之家」

「瑞典之家」此前一直是瑞典駐美國大使館的別名。它是瑞典如何看待與台灣關係的一個微妙信號。該提議若得到瑞典外交部的響應,將會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瑞典與台灣的外交關係會更進一步。

「瑞典之家」是瑞典公共外交的旗艦

「瑞典之家」(House of Sweden)一直是用來稱呼一棟位於美國華盛頓特區喬治敦的建築物,該建築物的使用者包括瑞典駐美大使館、冰島大使館、列支敦士登駐美外交使團以及瑞典商業代表處。自2006年啟用至今,「瑞典之家」一直是瑞典在全球最具象徵性的外交建築之一。

「瑞典之家「的官網是這樣表述自己的,「(瑞典之家)是瑞典價值觀的物質體現,比如公開、透明和民主,瑞典之家是瑞典在美國的公共外交的旗艦」。

正因如此,瑞典部分黨派和議員在最近幾年裏,一直致力於在台北也建立一所相同的設施,以彰顯瑞典的價值觀。

瑞典國會最終在4月28號以205票同意、80票反對,64票缺席的結果通過了該提案。提案的主要推動人之一,瑞典國會副議長、中間黨(Centerpartiet)外交政策發言人謝斯丁·倫徳格雷(Kerstin Lundgren)在中間黨的官網上表示,「這是一個明確的呼籲,要求政府將該提案變成現實,從而繼續發展與台灣的關係。台灣的『瑞典之家』將會擴大雙方在包括民主發展、文化、研究、網絡安全、性別平等、法治、可持續的氣候解決方案和反腐等領域的合作」。

倫徳格雷同時表示:「與其他民主國家的合作,......,也有利於我們的安全。俄羅斯烏克蘭的侵略戰爭以及中國的全球權力野心的彰顯,讓民主國家之間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我們必須共同反對獨裁政權。」

溫和黨(Moderaterna)是該提案最初的倡議者。該黨的外交政策發言人漢斯·羅滕貝里(Hans Rothenberg)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兩三年前他們就開始提出該議案,並很快得到來自中間黨和瑞典民主黨的積極回應。

羅滕貝里說:「台灣和瑞典在民主的認知上有相似的觀點。我們彼此都是非常重要的貿易夥伴。(更名為瑞典之家)是關注兩國關係的非常好的一種方式。.......瑞典之家不僅是一個貿易辦公室,華盛頓的瑞典之家就是一個好例子。我們希望有一些東西可以讓我們產生連接,或者說讓彼此之間的關係更緊密」。

瑞典民主黨(Sverigedemokraterna)的外交政策發言人馬庫斯·維切爾(Markus Wiechel)則對美國之音表示:「我認為有力地對抗專制政權,比如中國大陸或共產主義中國,是非常重要的。我還認為,我們可以促進民主和自由貿易,通過加強這些聯繫,在世界不同地區實現繁榮發展。因為台灣幾乎在社會的每一個領域都是很好的例子,特別是在涉及到民主、人權、法治等方面話題的時候。」

維切爾還表示:「我們需要在自由世界中站到一起。中國當然是個大國,非常大的國家,他們可能會影響到整個歐洲的經濟。但是,我們在自由世界內部仍然可以有一個非常強力的合作。」

「瑞典之家」的落地還有待時日

維切爾及他所在的瑞典民主黨是該提案的積極倡導者,在維切爾的積極遊說下,非反對黨的中間黨、綠黨和左翼黨也加入到提案政黨的隊列里。只有執政的社民黨仍然對該提案持保留態度。

但社民黨的保留態度已無辦阻止該提案獲得議會的通過。因為在2018年的大選中,社民黨雖然成為了第一大黨,但僅獲得了議會中的100個席位(共349個席位)。現在的社民黨內閣,是少數派政府。

瑞典國際問題研究所(Utrikespolitiska institutet)中國中心負責人葉必揚(Björn Jerdén)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如果該議案成為政府政策,我認為它將增加影響與中國的關係的可能性。但就目前而言,這還不是政府的政策。」

葉必揚認為:「瑞典的所有政黨,包括現在執政黨的立場,都是認為瑞典在與中國的外交關係中應該保持其價值觀。在這一點上是有一個普遍的共識的。但我認為在以下方面存在一些分歧:在多大程度上強調關係中的價值觀差異,以及如何平衡價值觀與中國關係中的其他利益。我認為這次的事件也許也反映了在這些方面的不同觀點」。

對於中國政府對「瑞典之家」可能採取的反應,瑞典的中國問題獨立評論員克里斯蒂娜·桑德克萊夫(Kristina Sandklef)表示這不太好預測。她說:「這取決於『瑞典之家』會以什麼樣的形式出現。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國會議員們希望台北的『瑞典之家』成為一個專注於東南亞民主的中心。如果這是為了促進瑞典和台灣的貿易的話,我認為中國大陸可能不會那麼生氣,但如果是為了促進中國大陸的民主,那他們會很不高興吧」。

但即便是少數派政府,只要政府部門還在社民黨控制下,那麼政府可以對議會的決議不予以響應,該提案仍將無法影響瑞典在外交層面的政策走向。

不過,這裏需要加上一個時間限定,到今年的9月第二個星期日為止,因為這一天瑞典會舉行全國大選。如果社民黨無法在四個月後的選舉中,繼續坐穩第一大黨的位置,那麼無論是現在的第二大黨溫和黨,還是第三大黨的瑞典民主黨,都是對華外交政策的強硬派。

議案通過的背後,是瑞典對華態度的巨大轉變

作為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國家(1950年5月9日),瑞典在最近十年中,卻一直站在西方世界與中國外交衝突的前沿地帶。

瑞典與中國的外交自2015年的桂敏海事件發生開始,就一直處於不穩定狀態。2018年初,桂敏海的再次被捕加深了雙方關係中的裂痕,並一直沒有得到癒合。2020年4月,瑞典成為徹底關閉境內所有孔子學院的第一個歐洲國家。同年10月,又以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為由,禁用了華為和中興通訊的5G設備。

瑞典在和中國的外交中,一直在努力維護其原則和價值觀。要在台北建立「瑞典之家」似乎成為了一個最新的例證。

瑞典哥德堡郵報主編阿達姆·可維曼(Adam Cwejman)上周三在該報一篇題為《台灣將成為下一個烏克蘭》的文章中,這樣寫道:「在周三的國會討論上,社民黨的外交政策發言人賈馬爾·艾爾哈(Jamal El-Haj)反對改名,他說瑞典與台灣的合作一直運轉良好,......瑞典不應該以任何方式偏離歐盟的路線。換句話說,瑞典不應推行會以任何方式破壞與中國關係的外交政策」。

「我們可以把這種外交政策稱為默克爾主義,這意味着永遠不要以真正挑戰或刺激暴君的方式行事。只要能讓專制者滿意,那就完全沒問題。德國前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在歐洲有很長一段時間是普京的最愛,因為她從不鬧事或提出任何尷尬的要求。但不可避免的是,有一天暴君會做一些不能再被認為是中立的事情,比如入侵鄰國。然後你站在那裏,與獨裁者保持良好的關係,那將看起來有點愚蠢」,可維曼接着寫道。

除去執政黨社民黨外的七個政黨在台灣問題上聯合發聲,試圖修正瑞典對華外交政策的既有路線,也是有民意基礎作為支撐的。

2020年10月美國獨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公佈的一份全球33國民眾對美國和中國所持態度的調查報告中就顯示,在33個國家中,瑞典是對中國持負面評價最高的國家之一(最高的是日本的86%,其次就是瑞典的85%)。要知道,在2002年,只有40%的瑞典受訪者對中國有負面評價。

因此,現在瑞典大多數政黨所採取的親台灣的外交立場,是有理可尋的。即便外交政策在選舉中對於選民的投票抉擇的影響力很有限,但在選前表明外交立場還是有提升印象分的可能性。

葉必揚表示,瑞典國內對中國負面印象的增加,與最近幾年裏,和中國相關的話題在瑞典國內得到了廣泛關注有關。他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在公眾討論中更加核心的話題。更多地談論,更多的報道。我認為這是一個變化,與這種變化相伴的,是對中國的看法變得更加消極。我想說的是,我不認為這裏的「中國」是指這個國家或中國人,我說的是中國政府。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些變化,是中國在過去幾年中被如何討論的結果」。

桑德克萊夫則表示:「我們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與中國的關係非常糟糕了。新的駐瑞大使與前任相比,似乎不再那麼咄咄逼人。中國也許想與瑞典有更好的關係,因為畢竟他們在瑞典有大量的投資。例如在汽車行業。......我認為他們意識到,在過去幾年發生在瑞典與中國之間的事情,對以前友好的瑞中關係而言,是一種很大的傷害。中國其實需要在歐洲有朋友」。

桑德克萊夫在上周五參加了瑞典國家廣播電台(SR)的一個關於中國企業在瑞典投資的經濟評論節目。

據瑞典《每日工業報》(Daggens Industri)的報道,中國國有企業中鐵集團下屬的中鐵隧道(CTRG)贏得了一份價值6.18億瑞典克朗(約合6230萬美元)的合同,這是中鐵隧道近年來在斯德哥爾摩地鐵項目中贏得的第三份合同,目前的合同總價值已超過18億瑞典克朗。

桑德克萊夫在該節目中表示:「我相信CRTG公司在爆破隧道方面有着超強的能力,而且斯德哥爾摩市政府已經調查了該項目是否有安全保護法所涵蓋的內容。這很好。但是他們會不會同樣隨意地把相同的合同交給一家名為RRTG(俄羅斯鐵路隧道集團)的公司呢?」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504/1743756.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