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傻眼!上海官方發哏圖要市民學種菜;中國一季度住宅銷售慘不忍睹;全球投資人逃離中國

3年來首次!中國晶片產量衰退;不堪國際糧油狂漲,中國進口陷負增長;「從沒想過吃不飽」上海富人加速移民;和現實不符,分析師質疑中共第一季GDP數據

中共周一公佈第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4.8%,數據引發分析師們的廣泛質疑。

上海封城引發各種亂象。中國的移民中介表示,試圖離開中國的上海富人數量激增。此外,上海市民正為三餐絞盡腦汁,官方遂在微信發文,教導被封控在家無法出門的市民如何自己種菜。

中國面臨愈來愈多的風險,正成為全球投資人的潛在泥沼,越來越多的投資人逃離中國。

中國一季度的住宅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下降超過四分之一,這表明各地樓市的激勵政策仍無法提振房地產市場。

一季度中國貨物陷入負增長,問題出在哪?

和現實不符,分析師質疑中共第一季GDP數據

中共周一(4月18日)公佈第一季度經濟同比增長4.8%,高於前一季度的4%,也高於經濟學家的預測數值。出人意料的增長數據引發分析師們的質疑。

彭博社說,儘管中國房地產長期低迷和3月份的一系列疫情封鎖擾亂了商業運營並抑制了消費,但中共公佈的整體經濟增長還是出現了加速。

報導說,一些經濟學家認為,中共的官方數據在某些情況下與其它來源的數據不一致。後者顯示出對中國經濟的巨大擔憂。他們還表示,1月和2月的經濟增長可能彌補了3月份的疲軟,並警告說4月的數據可能會更糟,因為上海和其它地方疫情限制措施的影響將變得清晰起來。

也有專家表示,中共官方宣佈的1月和2月的強勁經濟數據也與其它來源的數據不一致。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SA)中國區副首席經濟學家傑奎琳‧榮(Jacqueline Rong,音譯)表示,中共官方數據中顯示的房地產彈性與實地的市場感受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彭博社根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計算,中國3月的新房銷售額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9%。相比之下,中國100家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報告的跌幅卻超過了50%。

榮說,這些數據「仍反映出中國經濟面臨嚴峻局勢。

諮詢公司「榮鼎諮詢」(Rhodium Group)的中國市場研究總監洛根‧萊特(Logan Wright)說:「很難理解(中國經濟第一季度)增長加速的理由。要麼是高科技製造業投資突然激增,要麼是儘管有疫情限制,但消費增長更強勁,足以完全抵消房地產行業收縮的影響,但這兩種解釋似乎都不太合理。」

「從沒想過吃不飽」,上海富人擬加速移民海外

38歲上海營銷研究員Jane Wang告訴《金融時報》,自己在經歷了四周多居家隔離後,向中介公司諮詢了移民途徑。「我從來沒想過會被關在家裏很多天,吃不飽。」「上海發生的事情讓我感到不安全」,她補充道,「我想住在一個不用擔心被任意隔離的地方。」

上海封城引發各種亂象後,中國的移民中介表示,試圖離開中國的上海富人數量激增,突顯出人們對中共「清零」政策的失望和憤怒。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據十幾家移民諮詢公司稱,本月來電詢問移民信息的人數急劇上升。而根據衡量社交媒體平台搜索熱度的微信指數(WeChat Index),與移民相關的關鍵字搜索量也飆升,自4月以來微信的「移民」一詞的搜索量增加了近7倍。

移民顧問們表示,此前有些客戶因不同原因推遲或取消移民計劃,現在這些人重新計劃離開中國。上海移民服務公司QWOS的另一位中介說,他周六收到了二百多個詢問,居住在浦東新區陸家嘴富人區的季先生說,「我有兩個朋友,都是資產中上層的人,一個吃米飯舔腐乳已經舔了一周,一個則在吃發霉長芽的土豆。疫情之後,他們還會繼續留在這裏嗎?」

寧波諾丁漢大學教授Cong Cao說,由於國際旅行限制和缺乏海外工作機會等,中國富人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離開中國,「目前上海和中國許多其它城市的情況,可能會加速一些受影響的中產階級家庭的外流,但如果說這會成為一種趨勢,還為時過早。」

全球投資人正逃離中國

中國面臨愈來愈多的風險,正成為全球投資人的潛在泥沼。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領導人普京的友誼,使投資人更不信任中國,而隨著共產黨固執推行疫情清零策略,以難以預測的舉措來規範各行各業,強人政治的指責日益嚴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國的股票、債券和共同基金的資金外流情況加速,挪威1.3兆美元的主權財富基金擔心侵害人權,將中國一家運動服裝巨擘剔出投資名單。

投資中國的美元私募股權基金,上季僅籌到14億美元,金額是2018年同期以來最低。

英國Artemis投資管理公司的Simon Edelsten說,對俄羅斯神速制裁和規模,迫使大家重新考量西方對中國的態度。他的團隊在去年北京下重手修理滴滴和螞蟻集團後,賣掉所有在中國的投資,因這些舉措威脅到股東權利。

Edelsten說,中國對香港和南海主權聲索問題的強硬發言,也使其投資團隊不安。他表示,「政治和治理因素現應定下謹慎基調,尤其是對中國的長期承諾」,他並補充說,歐洲對俄羅斯的態度表明,牢固的貿易關係不能保證外交安全,「俄烏戰爭急劇升高這些風險,我們的基金未來幾年在中國很可能僅保持非常低的權重」。

Krane Funds Advisors投資長Brendan Ahern描述,過去一年,國際投資人「不管不顧地」拋售中國股票。他說北京的監管行動,「感覺像是對最備受尊敬和最廣泛外資控股公司的攻擊」,而施加在俄羅斯身上的制裁,也可能發生在中國身上。他的公司管理專注於中國的ETF,正以香港交易的陸股取代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好降低風險。

在中國公開市場賺錢也變得難。滬深300指數年初至今下跌約15%,經風險調整後的報酬率為負2.1,是全球最低的幾個國家之一,僅略優於斯里蘭卡可倫坡全股指數。

全球基金已開始撤出,3月透過與香港證交所,出售價值逾70億美元在大陸上市的股票。他們在過去兩個月也出售了140億美元的中國政府債務,並減持信用貸款持倉。在美國銀行公司最近的投資人調查,做空中國被認為是第五大最熱門交易。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419/173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