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程墨:俄黑海艦隊旗艦被擊毀 馬里烏波爾守軍會師

作者:

五角大樓當地時間4月13日召集美國八大武器製造商的負責人,討論在烏克蘭的「長期戰爭計劃」。看來美國是真的要開動戰爭機器了。以美國雄厚的工業基礎,戰爭機器一旦開動,武器生產速度將令人瞠目結舌。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嘉芙蓮·希克斯4月13日表示,美國正在考慮向烏克蘭提供能夠打擊俄機場的武器。這是美國援烏軍事裝備的又一次升級。

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13日表示,俄羅斯將以強硬的方式遏制美國及其盟友試圖減緩俄羅斯在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的舉措。俄方還警告美國和北約,那些在烏克蘭領土上運送武器的美國和北約車輛將被俄方視為合法的軍事打擊目標。

有一種很流行的觀點,認為美國人在俄烏戰爭中拱火,目的是為了發戰爭財。許多人對此深信不疑。我就不理解,一個人把自家大量財物無償送人,他如何發財?可能是我這人太笨,太沒經濟頭腦了。

五、烏拒絕德國總統訪問引發德國政壇憤怒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至少兩次公開表示,為他之前擔任默克爾政府外長時支持「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的立場承認錯誤,還坦言德國「將俄羅斯納入(歐洲)共同安全架構的做法是失敗的。」但他連同波蘭、波羅的海三國總統一道訪問基輔的提議,還是受到了澤連斯基的拒絕。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稍後對烏克蘭政府的決定表示遺憾,他表示本意是到基輔表達德國對烏克蘭人民的支持。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

烏外交人士公開解釋稱:「我們都知道施泰因邁爾與俄羅斯的密切關係。他眼下在基輔『不受歡迎』。」澤連斯基同時邀請德國總理來基輔訪問,商議德國能向烏克蘭提供什麼樣的武器。

德國總統職位是虛職,對外代表國家尊嚴和形象。澤連斯基的小任性和烏外交部門的直言不諱,其實在外交上非常失禮,德國作為歐洲國家經濟實力最強的老大,在俄烏衝突中也明確站在烏克蘭一邊,雖然軍援不給力但遠強於另一個歐洲大國法國。

此事激怒了德國政壇。社民黨議會黨團主席穆策尼奇周三呼籲所有黨派保護國家元首「免受無理攻擊」,他要求烏克蘭代表遵守最低限度的外交公約。

德國總理朔爾茨接受採訪時表示,施泰因邁爾未能得到接待「令人惱火」,他暫時不願接受澤連斯基的邀請。

德國聯邦議院副議長庫比奇向德新社表示,他無法想像總理會前往一個宣佈德國國家元首為不受歡迎的人的國家。澤連斯基以這樣的方式冷落施泰因邁爾是不明智的。

我昨天說澤連斯基處理這事有點小任性,許多人不以為然,看來只能各自保留意見了。其實表達對德國的不滿有多種方式,完全不必對一個重要盟友國家採取這種失禮和侮辱性的舉動。澤連斯基當然也有他的考慮,最主要的是發出烏克蘭不相信歐洲德法這兩個領頭羊國家,而更信賴英、美、加、澳和東歐兄弟夥伴國家的強烈信號。

六、其他重要動態與最新戰況點評

1、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4月13日決定,俄羅斯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核能署的成員資格已暫停,決定將於5月11日生效。

2、普京在周三(4月13日)與政府和公司官員的會議上首次公開承認,俄羅斯須解決能源出口的問題。許多傳統買家都拒絕接受俄羅斯的石油貨物,或者承諾一旦合同到期就會停止合約。俄羅斯已將一些石油出口轉向亞洲,以高額折扣來吸引買家。但進入4月份,每天石油產量相比戰爭爆發時減少了約20%。美國和英國已經宣佈停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煤炭;絕大多數歐洲國家表示,8月份停止進口俄羅斯煤炭,年底前減少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進口量三分之二。

3、當地時間4月13日,芬蘭總理與瑞典首相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會面,討論加入北約的相關事宜。芬蘭總理桑娜·馬林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芬蘭將在接下來的幾周內決定是否向北約提出入約申請。俄羅斯對此提出嚴厲警告。我順便做一個澄清,我先前文章提到的芬蘭美女總理桑娜·馬林懟普京的話,是北約一位將軍說的,雖然確實反映了目前芬蘭政府的立場,但原話並非出自這位美女總理。這件事提醒我對資料的考證必須更加嚴謹。為此對讀者說抱歉。

4、過去24小時沒有大規模地面衝突。雙方互有炮擊,俄方以打擊對手後勤補給設施為主,烏方以偷襲對方機場、據點和運輸車隊為主。最近一個月的俄烏衝突呈現典型的持久消耗戰特徵。

5、過去24小時烏軍的主要戰果,除了前面專門提到的擊毀俄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導彈巡洋艦」,再就烏軍在哈爾科夫東南面的伊久姆上空擊落兩架俄軍戰機,疑似蘇-25;烏方用遠程炮火再次打擊了赫爾松機場,以及襲擊了頓巴斯地區多處俄軍集結地。俄軍宣稱摧毀了多個烏方基礎設施、後勤補給基地和防空設施。

6、烏軍企圖解圍馬里烏波爾的行動遭到俄軍強力阻擊。從馬里烏波爾西北方向靠近馬里烏波爾的一支烏軍先頭部隊,發現前方俄方嚴陣以待之後,已經停止冒進,略有回撤,避免遭到圍殲。正如我之前分析的那樣,烏方沒有得到強大的炮火支援之前,只能穩紮穩打,以機動靈活的游擊戰對俄軍裝甲突擊戰,避免硬碰硬的正面對壘。馬里烏波爾守軍的重大傷亡已經無法挽回,不能再付出更大的傷亡代價。烏軍目前惟一優勢,就是利用美國和北約提供的強大戰場情報支持,聲東擊西,持續消耗俄軍有生力量。像馬里烏波爾這樣硬碰硬的陣地戰,在拿到西方陣營提供的重裝備之前,是必須竭力避免的。

7、儘管美國、英國和烏方情報均顯示俄方完成了烏東前線的重新部署,但迄今未發現俄軍有在烏東前線發動全面進攻的跡象。考慮到俄軍在第一階段軍事行動中遭到重大損失,目前無論是士氣還是後勤補給,都無力在烏東漫長的交火線上,發起一場大規模全面進攻;烏軍則需要等待西方陣營大批重裝備到手,完成操作人員培訓,並將裝備和人員調動到前線,因此,除非俄軍像西方之前情報顯示的那樣,急於向5月9日勝利日獻禮發起一場局部攻勢,比如不惜一切代價完全佔領馬里烏波爾,雙方都會養精蓄銳一段時間。

8、許多國內軍事「專家」依然認為,無論西方陣營提供怎樣的援助,在可預見的將來烏軍不具備主動進攻進入烏克蘭境內強大俄軍的實力,雙方將進入漫長的戰略相持階段;有的專家甚至認為俄烏綜合國力十分懸殊,只要西方不直接參戰,最終被拖垮的是烏克蘭。我認為,隨着烏軍拿到西方陣營援助的大量重裝備,戰場上俄烏雙方實力此消彼長的趨勢不可逆轉,最多再過2個月,即使俄軍按兵不動,烏軍也會主動發起攻擊行動,最終將俄軍完全驅逐出烏克蘭領土,包括克里米亞半島——除非俄軍無條件主動撤軍。大家誰也別嘲諷誰,待時間來驗證。

9、烏軍方擊毀俄黑海艦隊旗艦的行動,證明了他們具有了挑戰強大俄羅斯軍隊的勇氣和軍事手段。以信息化對機械化的降維打擊,大家很快就會看到更多令人目瞪口呆、不可思議的戰場情形。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遠見筆談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416/1735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