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楓葉君: 一聲巨響,炸出了普京和俄粉的窘境

—原標題:俄軍在戰場上的困鬥,折射的其實是一個國家辦公模式的嚴重落伍

作者:

1日,距離俄烏邊境35公里的一座俄羅斯油庫爆炸起火。俄羅斯官員證實,油庫當天遭到兩架烏軍直升機的導彈襲擊。這是俄方自開戰以來首次承認俄境內目標被烏軍攻擊。

其實,沒有這一聲巨響,人們也都看到了俄軍目前的困境,俄羅斯總統普京面臨的窘境——當然,除了普京本人,他的國內追隨者,以及他在鄰國的大量堅定俄粉。

當名氣與實力不符時,最佳策略是掩藏這種落差,這起碼能給自己贏得彌補的時間。然而,就這場戰爭來說,普京顯然失算,暴露了被外界放大的實力,預想中的「克里米亞在2014」演砸了。

無法保障補給的戰爭就是個泡兒。很多人可能還記得衛星照片上顯示的基輔郊外綿延40英里的俄軍車隊。現在它在哪裏呢?五角大樓發言人科比日前在記者會上說,我們不知道這支車隊是否還存在,顯而易見的是,「它從未真正完成自己的使命」。

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在採訪中表達得更直截了當:俄羅斯現在已經變成一個「小國」,「俄羅斯這支偉大軍隊的名聲已經被玷污了」。

僅僅是俄軍戰鬥力被高估了嗎?如果執拗地這樣想,那就忽略了俄軍所依附的本體——俄羅斯這個國家,俄軍不可能離開國家的基礎去獨自發揮作用。

事實是,俄軍迄今在烏克蘭戰場上的表現,只不過是俄羅斯國家在軍事行動中的具象化,更準確說,是普京個人的雄心、不甘,尤其是國家模式的固化和落伍,在現實國際環境中遭遇了嚴重碰壁。

說起這場戰爭,大多數人幾乎無法擺脫」烏克蘭-北約-俄羅斯「這個三角關係,似乎唯一可以說得通的理由,就是烏克蘭的想法影響到俄羅斯的國家安全。這讓有些人找到了指責烏克蘭的理由:你都這樣了,不打你打誰?可是,如果說世界軍力排行老二的俄羅斯都沒有安全感了,那麼,比鄰俄羅斯的富裕小國芬蘭呢?國力弱小的歐洲貧農摩爾多瓦呢?

這裏,人們明顯忽略了俄羅斯的國家模式,它的運作架構,尤其沒有看到普京的個人因素在引爆這場戰爭中的關鍵作用。俄烏戰爭實際上是一個政治強人教訓一個國家的戰爭,同時也是一個相對弱小的國家和民族全體對抗這個政治強人的衛國戰爭。

就算俄羅斯警告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勉強說得過去,但是,當初它施壓烏前總統亞努科維奇放棄與歐盟的協議,在經濟上靠近莫斯科,則完全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烏克蘭人。

烏克蘭人在民主化,要自主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俄羅斯則是普京的俄羅斯,他想要一個像白俄羅斯那樣依附於自己的烏克蘭。因為,普京有自己的雄心,或者叫野心,他相信軍事手段可以掃平他想除掉的一切障礙。

這就把事情推到了極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且不說這個民族過去因俄羅斯而遭受過種種苦難,會屈服於某個個人意志,而放棄自己已經看到一絲光亮嗎?結果,人們在基輔、哈爾科夫、馬里烏波爾等地看到了遠超預想的頑強抵抗,這甚至讓情報能力強大的美國也沒想到,因為在戰爭剛爆發時,他們已經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準備好政治避難的退路。

即便到現在,普京恐怕也很難理解,為什麼戰爭會持續了一個多月卻仍處於膠着狀態?因為他絕對相信,他的軍隊要比烏軍強大得多。

就俄羅斯而言,不管人們在使用「大國」時有多少語義上的區別,它仍然是個有相當影響的國家。但毫無疑問,這個國家已經在快速變化的世界面前停滯了。很多人認為普京振興了俄羅斯,讓俄羅斯重新看到了再次輝煌的希望,甚至在俄粉眼中,一個和中國可以「背靠背」的強大鄰國,已經以橫跨東西的姿態出現了,他們親切地稱普京為「普大帝」。

然而,事實可能剛好相反,普京在位22年,真正「強大」起來的只是他的個人權力,而被掩蓋起來的卻是「泥足」式巨人的大國架構。

正像普京和俄國防部長紹伊古、武裝部隊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見面時的那張巨大長桌,以及會見俄眾多官員的那間巨大圓形大廳,談話時誇張的距離凸顯了普京的絕對權力,但同時也告知外界,除了不斷強化個人權力,俄羅斯可以用來顯示「大國」存在的東西已經不多了。

戰爭爆發以來,澤連斯基頻繁露面,這很容易讓人產生「單挑」感覺,好像是普京和澤連斯基兩人在對打。其實,澤連斯基只是代表,是烏克蘭人的抵抗代表,而普京剛好相反,他是「代表」俄羅斯向鄰國烏克蘭發動進攻。就戰爭雙方來說,一邊是烏克蘭的全民抵抗,而另一邊則是普京的個人戰爭。

這樣說的理由很簡單,連聽國防部長匯報都隔着八丈遠的總統,能在多大程度上傾聽普通俄羅斯人的聲音?現在的普京能代表的或許只有他自己了,儘管他也是選出來的,而且連選連中,在公開場合出現也總能引起熱烈的掌聲。但是,問題顯而易見,普京拒絕改變,而民眾無力改變,這就是俄羅斯當前的現實。

悲劇在於,普京已經把他自己的雄心或說野心和國家混合在一起,只是俄羅斯早已不是當年的蘇聯,無論國家的經濟實力還是創新能力都無法支撐這種夢想,魯莽用兵只能導致人們當下在烏克蘭看到的俄軍困鬥。

普京不承認現實,但有人卻看得很清晰。曾經在葉利欽執政時擔任過外交部長,同時也是俄羅斯首任外長的科濟列夫在接受BBC採訪時批評了普京在任的記錄,稱俄羅斯一直在「衰落」,因為它過於依賴原材料出口。至於眼下的戰爭,科濟列夫認為,普京「錯誤地估計了一切」。

支持普京的俄粉總是認為,能源是俄羅斯的強大武器,足可以讓歐洲膽怯。可是,在現代戰爭條件下,一個過度倚重石油和天然氣出口,但在創新領域卻少有建樹的經濟體,它能給軍隊以怎樣的支持?人們很少在國際市場上看到像樣的俄羅斯製造,也就難怪開戰沒幾天,普京就讓俄軍戰略威懾部隊進入」戰備狀態「,其後在俄軍戰場攻勢整體陷入停頓後,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又再次提到核武器。

反觀烏克蘭,它雖然仍是歐洲窮國,但是這場戰爭很可能將成為俄烏兩國發展的分水嶺,烏克蘭將在戰後重建中逐步向上走,並且最終融入歐洲,而俄羅斯勢必走入另一種曲線,如果俄羅斯不拒絕普京,它將只能和普京的個人聲望一起繼續下滑。至於俄羅斯的大國夢想,實際上已經破滅。

問題在哪裏?無論普京還是看好他的俄粉,都太相信自己卻拒絕直面時代的變遷。英國國防參謀長、海軍上將托尼·拉達金在評論俄軍當前的困境時說,普京在很多方面輸掉了這場戰爭,他沒有認識到主權、民主和國家認同的概念在烏克蘭是多麼根深蒂固。

的確,越過邊境的裝甲突進好像很威猛,轟炸更讓人感覺那種力量可以掃蕩一切。然而,政治強人容易忽略的恰恰是普通人的內心,就像戰爭爆發前的烏克蘭人和如今奮起抵抗的烏克蘭軍隊,讓他們走回頭路,要比摧毀一座像馬里烏波爾那樣的城市難上幾倍。

3月31日,美聯社記者在基輔郊外拍到一張照片,在被烏軍擊毀的俄軍坦克殘骸旁,散落着一本俄文版的《羅馬帝國衰亡史》。

那是俄羅斯士兵帶到烏克蘭的。打掃戰場的烏軍沒人在意這本英國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寫於兩個多世紀前的名著,失去主人的它就躺在那裏,像是給這場尚未結束的戰爭提前寫下的註解。

帝國終將衰亡,但國家自由選擇的意志將綿延,它不會遜色於一個被誣陷的銀行家發誓逃出肖申克的執着,因為,「有些鳥兒是關不住的。它們的羽毛太鮮亮了。當它們飛走的時候,你心底里知道,把它們關起來是一種罪惡。」(作者:楓葉君)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楓葉君評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403/1729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