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自由亞洲:又運動了?習近平擔憂糧食危機 各地全面強推復耕運動 民眾動輒牢獄加身

作者: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下令各地政府推行復耕運動,大量收益良好的種養殖基地被官方強制填平,連已建成多年的公共設施也被重新覆蓋上土地表演種地,而試圖反抗這種運動的受害民眾則遭官方強力鎮壓。目前,各省至少已有數十人被各地官方抓走。

在壓力下,各地基層官員被迫作假應對上級的檢查。

因擔憂中國出現大規模糧食危機,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下令各地政府推行復耕運動,大量收益良好的種養殖基地被官方強制填平,連已建成多年的公共設施也被重新覆蓋上土地表演種地,而試圖反抗這種運動的受害民眾則遭官方強力鎮壓。

本台記者近期收到多宗舉報,顯示近年中國政府力推退林還田、退塘還田、退園還地,而這場復耕運動的強度自俄羅斯入侵全球產糧大國烏克蘭後陡然升級。

運動式暴力復耕

一個江蘇的養殖戶在微信朋友圈維權稱,他承包的一千畝的魚塘,被強行填平,造成了上百萬的直接損失。但他的申訴很快被封殺。

據報料人稱,因政府強制推進復耕,並且拒絕賠償民眾的基本損失,受害人叫苦連天,結果反而遭到當局打壓。迄今為止,僅在浙江、福建、山東、廣東等地,至少已有數十人被各地官方抓走。

北京一家傳媒的主編曾多次接到相關舉報。他指各地政府用一刀切的方式,直接將種養殖戶的經濟作物種植園和魚塘、養殖場推平或填平,直接導致這些原本產出良好的產業,遭滅頂之災。養殖戶則被以「破壞耕地罪」抓捕。他認為,這種匪夷所思的暴力手段,卻是以保障食品來源的名義進行,本身就很荒誕,各地官員卻以「大躍進」方式大力推進。他從去年開始接到相關的投訴,但現在情況更加嚴重。

北京傳媒主編說:種地現在都不太賺錢了,那麼你把這個地挖成那個魚塘去養,肯定收入是更高的,早就搞了很多年了他(政府)不管,他現在開始管了,他直接抓人的,這叫「破壞耕地罪」。從去年開始,我就接到了無數廣東、福建那邊爆料過來,很多都是這種事,很要命的。我和地方政府也再三交涉,我說你們起碼先不要抓人。

本台記者亦試圖和多名被官方打壓的當事人聯絡,但他們因種種顧慮,不敢接受外媒採訪。

習近平令保糧壓力下作假成風

湖北省體制內一位官員向本台記者證實,中央下令嚴管土地復耕,現在各地確實都接到了通知。他指這場運動背後的原因是中國糧食自足能力嚴重不足,加上現在進口管道可能出現問題。

這名官員表示,因為復耕是習近平本人的要求,所以各地政府在巨大的考核壓力下,只有硬上。在這場復耕運動中,原來工業和房地產開發最多的珠三角、長三角、以及東南沿海面臨的壓力最大。以廣東為例,政府要求他們一年內必須復耕約80萬畝。民眾和官員都很無奈,一些地方就直接在水泥地上蓋上一層薄土,種上一些所謂的農作物以應付檢查。

他說:就是耕地一直都在減少。俄羅斯跟烏克蘭打仗,國家領導層也有點耐心吧,害怕到時候人家不出口糧食說這個,總書記說了,那個下面那個他們怕不怕?山東、就是江浙一帶,還有東莞,他們那塊兒有點兒嚴重,反正政府現在管得很緊。上面壓下來了,他們搞那種弄虛作假的,把那個石頭那種荒山,用那種綠色那種東西,假裝是青山,有的甚至在籃球場、公園兒裏面鋪上土,然後種點甚麼東西,就是應付檢查,因為這都是有任務的,就像當年的計劃生育那種。

此外,他還指出,比如山東鄆城一些廢棄工廠用地也被要求復耕,然後當地官方直接在被嚴重污染的地面、甚至是有毒的工業廢渣上蓋上一層土,就算完成了所謂的復耕修復。

本台記者為此致電山東鄆城國土局,但該局官員沒有直接回應此事,而是稱需要先向領導匯報,然後由他們決定是否接受採訪。

鄆城國土局:這個我會讓那個咱們專門負責這一塊的那個業務人員,或者是業務業務科長或者業務分管領導,給您打電話回復好吧。

從2020年開始,習近平表示要復耕,各地官方紛紛高調作秀表示緊跟。(北京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發佈/2021年8月)

官方承認現象避談危機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在回應本台記者的採訪時,承認他們的修復處確實在牽頭做土地復墾方面的工作,但具體的事由,需要業務部門解釋,他們對具體的事務並不了解。

資源廳:對我們這邊就有關復耕復墾提問嗎,我們現在有這個,他就復墾這一塊的,現在就復,你是想問甚麼呀?不太清楚。

在近30多年來,伴隨著中國各地大規模的商業地產和工業開發、中共官方圍繞了非工業用地進行了多次重大的政策性調整。比如,從早期的退耕還林,到推進種養殖業,觀光農業,再到此次復耕,每一次一刀切式的激烈變動,都導致了普通民眾的嚴重損失。

與此同時,隨著土地資源被政府大量出售用於商業開發和嚴重的工業污染,中國的可用耕地持續減少,食物自給率持續下降,僅2021年,中國進口糧食就高達16453.9萬噸,糧食對外依存度為19.4%。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28/172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