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讓孩子不聽話的罪魁禍首:這些錯誤的教育行為你佔了幾個?

這些錯誤的教育行為你佔了幾個?

喜歡說「不」

「我可以養一隻小貓嗎?」

「不可以。」

「我周末能和小白去公園玩嗎?」

「不行。」

「媽媽,你能給我買一隻佩奇手錶嗎?」

「沒必要。」

……

上來就直接拒絕孩子的要求,不僅會讓孩子感到失落、沮喪,還會讓孩子逐漸放棄與你溝通的想法。孩子提出需求時,家長應當先聽聽孩子怎麼說,給孩子說明理由的機會,思考孩子的請求是否合理。

家庭暴力

無論是成人對孩子的家庭暴力,還是成人間的家庭暴力,都會給孩子造成深遠影響和難以撫平的痛苦記憶。

在家庭暴力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容易自卑、敏感、很難相信他人,缺乏安全感,還容易形成怪癖,走向極端。

整日抱怨

愛抱怨的家長喜歡通過喋喋不休地批評他人來表達自己處境的不容易,疏解負面情緒。而孩子作為這種消極信息的接受者,往往不能理解家長的苦衷,還會覺得不耐煩。

過多的抱怨不僅會讓孩子對人際關係感到恐懼,還會讓孩子對於責任有一種自然的逃避心理,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就選擇抱怨,家庭成員間的抱怨還會影響孩子今後在婚姻當中的狀態。

苛責孩子

家長要求孩子做到完美,稍有瑕疵就冷嘲熱諷,以為這樣可以激勵孩子進步,殊不知孩子在頻繁的打擊下卻喪失了自信心和繼續前進的勇氣。

家長應將苛責換成鼓勵和肯定,更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美,因為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會更積極樂觀,敢於嘗試新事物,勇於面對挫折。

羞於說愛

在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擁有充足的安全感,也更加樂觀、自信,但是我們中國的家長卻多是含蓄型的,不善於表達愛,甚至會覺得不好意思。

當下社會有效陪伴特別稀缺,孩子會通過各種方式向爸爸媽媽暗示「我需要愛」。所以家長一定不要吝惜對孩子表達感情,多去擁抱寶寶、親吻寶寶,大膽地說:「寶寶,媽媽愛你。」

「謝謝你,寶貝,你教會了我很多道理。」「謝謝你做我的孩子,你帶給我們很多快樂。」等等。尤其是在孩子哭鬧後,一個肯定的擁抱和表達尤為重要。

放棄學習

很多家長很難接受新鮮事物,喜歡沉浸在自己認知的世界中,孩子成長了,而他們卻還在原地踏步,放棄了成長。

其實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我們家長不斷提升自己、不斷自省和學習的過程,只有與時俱進,才能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也才能擁有更好的自己。

喜歡哭窮

很多家長怕孩子不懂感恩、攀比浪費,就愛在孩子面前刻意哭窮。「咱家窮,買不起。」「爸爸媽媽供你上學不容易,花了很多錢。」「你好好學習,將來賺錢了想買什麼買什麼。」

這致使一些孩子內疚又自卑,他們認為花錢是不對的,生活是侷促的,錢是萬能的,最終形成了扭曲的金錢觀。

我們不是不能在孩子面前提錢,而是應當根據家庭的實際經濟狀況,選擇是否滿足孩子的消費需求,並讓孩子知曉這些,必要時還要讓孩子了解什麼是財務責任,如:借錢要還,可能還會承擔相應的利息等。

不懂尊重

動不動就責罵孩子,暗地偷窺孩子私隱,以大人的姿態操控孩子的一切……孩子年齡雖小,卻也是獨立的、擁有尊嚴的個體。

所以我們應當和孩子進行平等溝通,讓孩子體會尊重與被尊重,給予孩子應有的權利。

過度焦慮

孩子上了幼兒園會不會不適應?別人會不會欺負他?也不知道今天飯吃飽了嗎?他膽子那么小,萬一不合群怎麼辦?……

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畏懼、適應能力差,而是家長會先於孩子腦補出無數種結果,想像着孩子會怕、會有危險,並將這種焦慮和不安傳遞給孩子,讓孩子也處於緊張的狀態下,牴觸和反感新環境、新事物。

焦慮型的家長應當放鬆自己的心態,相信孩子的能力,多向孩子傳遞積極正面的能量和信息。

情緒易失控

遇上不順心的事、壓力大、情緒低落時,很多家長就會遷怒到孩子身上,喪失原本的耐心,吼孩子,甚至打罵孩子。

出現負面情緒其實再正常不過,但家長應當通過正確的方式進行接納、釋放、轉化,而不是拿孩子當出氣筒,因為父母的情緒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成長。

說話不算數

「把這個完成了,爸爸媽媽周末就帶你去動物園。」

「學完這本,你就可以去商場選一件喜歡的玩具。」

「這個暑假我們去xx玩,那可以看大海。」

「下次我一定帶你去坐小火車。」

說過的話不算數,失信於孩子的家長並不在少數。因為孩子年齡小,家長往往並不會重視承諾的兌現。長此以往孩子不僅會感到沮喪,還會喪失對他人的信任感。

家長對孩子承諾過的事一定要儘量做到,如果沒有把握,要提前告知孩子可能發生的情況,為孩子做好心理預設。如發生意外也要向孩子解釋,獲得孩子理解。

沉迷手機

家長拿着個手機打遊戲,孩子抱着個ipod看動畫片,各玩各的,全程幾乎零交流,這是現在很多家庭的常態。這樣的家庭互動模式缺少有效陪伴和溝通交流,親子關係也會日漸趨於冷漠和疏離。

良好的親子陪伴不僅可以帶給寶寶安全感,還能為寶寶建立自信力,所以請放下手中的電子產品,多參與孩子的生活,多走進孩子的內心,當個稱職的父母和玩伴吧。

過度關注

出於對孩子的愛護,家長會投入很多精力去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好的一面是可以及時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並迅速糾正。然而在程度的把握上,有些家長卻往往用力過猛,關注過度。比如:怕孩子摔倒、磕碰,就將家具都搬走,出門總抱着孩子;怕孩子染上網癮就不准孩子使用電腦、手機等等。

這樣做會使孩子喪失對事物的判斷力,成為沒有抵抗意外和危險的「圈養小綿羊」,做事也容易變得唯唯諾諾。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傳授孩子知識和技巧,培養孩子獨當一面的能力,而不是讓孩子時刻處於關注之下,將危險完全隔絕。

包庇袒護

「護犢子」的家長在我們生活中也並不少見,孩子犯了錯,家長馬上出面袒護,有的還會指責別人,這種做法表面上是在保護孩子其實卻是在害孩子,因為犯錯的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問題,日後還會變得難以管束,無法無天。

教會孩子明辨是非也是成長的必要一課,犯錯了就要承認、要道歉,還要讓孩子知道有些錯誤並不是一句道歉就可以解決的,要去承擔一定的後果,培養孩子的勇氣和擔當。

控制欲強

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家長逐步放手的一個過程,但很多家長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習慣成自然的掌控着孩子的生活。灌輸式的給孩子立下所有規矩,讓孩子嚴格去執行。

一段健康親子關係的維繫需要的是雙向成長,所以隨着孩子年齡的不斷增長,家長和孩子都要找到新角色、新位置。

包辦代替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除了要學習課本知識,生活技能的培養也尤為重要,因為這些技能將為孩子未來的獨立生活和解決問題提供重要保障。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經常見到這些場景:孩子在前面跑,家長在屁股後面追着餵飯,孩子已經上初中了還要家長蹲下給繫鞋帶,大學新生宿舍里更是隨處可見給孩子鋪床單、套被罩,一臉焦慮的家長。

很多時候我們出於憐愛會代替孩子做事,卻在不知不覺中剝奪了孩子體驗和鍛煉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產生依賴心理,認為這些事原本就是家長應該做的。

所以家長一定要知道孩子能自己做到的事一定不要插手,多鼓勵孩子獨立做事,這樣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會更強、適應陌生環境的程度會更高,也能從中體驗到實踐的快樂。

亂貼標籤

「愛哭鬼」、「邋遢大王」、「小氣鬼」、「認生」…….一部分家長總喜歡孩子亂貼標籤,但是孩子很多特質和不良習慣都不是一出生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而貼標籤的行為卻一再強化了孩子的自我認知,讓孩子認為「我就是這樣的」。

所以在孩子出現某些不良行為後,家長應當就事論事,針對事情本身讓孩子做出糾正,而不是亂用負面標籤給孩子歸因。

盲目攀比

從小我們就有一個宿敵,叫「別人家的孩子」,他比你強、比你優秀、比你招人喜歡,是家長們誇獎和在讚美的對象,每當我們犯了錯或是考試不理想,家長就搬出這個「別人家的孩子」試圖激勵到自家孩子。

給孩子樹立榜樣沒有問題,但過度的盲目比較卻會使孩子自尊心受損,變得自卑、軟糯。

所以鼓勵也要講求方法,要適時適度,也要加上耐心、合理的引導和幫助。

喜歡說「不」

缺少自我約束

孩子最擅長的學習方式就是模仿,而爸爸媽媽或者身邊的人自然而然就成了他們最先模仿的對象。

有些家長在孩子面前絲毫不約束自己的行為和講話方式,這就導致了孩子有樣學樣,養成了一些壞習慣。比如:髒話連篇、不懂尊重別人、在公共場所大聲喧譁吵鬧等等。

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忽視了榜樣的力量,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嚴於律己,起到表率作用。

不尊重對方

一個孩子與他人相處的模式或多或少都有他父母之前相處方式的影子。家庭是一個整體,是孩子最初認識的世界。所以無論是爸爸還是媽媽都應該尊重對方、愛對方。

從小看到父母互敬互愛的樣子,在有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也會擁有一個樂觀、自信的性格,也會對其他人充滿了善意。

有失公平

無原則的讓大孩子讓着小孩子,孩子發生矛盾時也不問青紅皂白斥責大孩子,這種做法是很不負責任的。這會讓大孩子感覺未被平等對待,養成孩子難辨是非,輕易妥協的性格。而年齡小的孩子則會仗着「我小我有理」,變得自私任性。

所以家長要儘可能的公平對待孩子,引導孩子以合理的方式與人溝通,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

拔苗助長

為孩子設置過高目標和要求,恨不得孩子一下取得了不起的成績或作出大改變,孩子做不到就表現出不滿,甚至用消極的語言責備孩子,這樣的教育方法會令孩子對自我產生懷疑「是不是我不真的不努力?」「我怎麼那麼笨」「我又讓爸爸媽媽失望了」……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不自信。

家長在教育過程中應遵循階梯教學的遞進原則,將目標分解成若干難度低的小目標,逐漸提高孩子的能力水平,並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改進。如果孩子的學習效果達不到家長的最初要求,家長也要對孩子已經做到的部分給予表揚,對孩子未完成的部分進行原因分析。

放任不管

很多家長想給孩子創造最好的物質條件,卻忽視了對孩子行為上的約束和管教,只要不捅出大簍子,就放任不管,久而久之孩子就變得蠻橫任性,一個不如意他們就用哭鬧、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立場,很多不良習慣也在放任中養成。

所以家長在忙於為孩子創造物質條件的同時,一定不要忘了和孩子的情感交流和互動,更不要忽視了對孩子行為規範的管理。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 程博士育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25/1725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