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蘇聯吞併波羅的海三國始末

三國的獨立運動歷史意義重大。過去它們對蘇聯的強權無能為力,但恰恰也是它們敲響了蘇聯滅亡的喪鐘,真是報應不爽。

「我可以告訴您,與蘇聯簽訂條約說明,愛沙尼亞政府行事是明智的,與蘇聯締結協議有利於愛沙尼亞人民。否則,你們會得到波蘭的下場。波蘭是大國,現在波蘭在哪裏?」——斯大林對愛沙尼亞外長瑟爾特爾的威脅

往事不可如煙,今天談一談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為了爭奪出海口,波羅的海沿岸國家和地區在近代一直是俄羅斯擴張的核心。但在一戰,隨着俄軍的節節敗退,國內的各種社會矛盾終於如火山般爆發,沙皇和君主制在革命浪潮中被摧毀。

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審時度勢,選擇與同盟國集團議和退出戰爭,只是代價相當慘痛。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約》規定俄國放棄對波蘭、立陶宛、庫爾蘭、利夫蘭和愛斯特蘭的管轄與主權。波羅的海三國正是趁着蘇俄相對虛弱的環境下獨立的。但由於意識形態的衝突,使得獨立初期三國遭到了蘇俄的侵略,在協約國的干涉下方才作罷。

儘管二戰以前它們還能在互不侵犯條約下相安無事,但終歸是不受蘇聯控制的獨立國家,為後來形勢的突變埋下了禍根。

戰爭再次陰雲密佈

凡爾賽體系不過是20年的休戰。面對納粹德國的侵略行徑,西方選擇了禍水東引,這就更加深了蘇聯對安全的擔憂。有重要戰略價值的三國卻不能為自己所控制,就意味着第二大都市列寧格勒(聖彼得堡)受到潛在的威脅,一旦它們被德國拉攏,列寧格勒就暴露在德國人面前,這是蘇聯絕不能接受的。為了應對戰爭威脅,蘇聯開始着手準備自己的東方戰線。

起初,蘇聯還是嘗試用和平外交方式維持關係。1939年3月28日,時任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向愛沙尼亞發出照會,這種照會實際上同樣適用於其他兩國:「無論在愛沙尼亞領土上或者是其港口上,許可第三國政治、經濟存在,為它提供任何特殊權利或優惠,蘇聯政府都認為是不可容忍的,是與目前調整蘇聯與愛沙尼亞相互關係的上述條約和協定的前提和精神不相容的,對於違背這些協定以及由此產生出的一切後果也是不能容忍的。」

但愛沙尼亞顯然是不買賬的。外交副部長愛比克把蘇聯的照會認定是佔領愛沙尼亞的威脅。愛沙尼亞政府還透露了在星期一的復活節,蘇軍在邊界炫耀武力引起了居民的恐慌。

與此同時,隨着戰爭的威脅越來越大,蘇聯從3月開始也一直嘗試着能和英法構建集體安全體系。其中波羅的海地區的安全問題便是蘇聯的核心條件之一:「這三個大國(指蘇英法)向處於侵略威脅的中歐和東歐國家提供的保證,也應該包括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芬蘭。」

但英國方面在5月8日提交的建議在蘇聯看來並沒有滿足其要求:「英國的提議把對與蘇聯接壤的東歐國家的保證僅給予波蘭和羅馬尼亞,因此蘇聯與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的邊界沒有保障。」在整個集體安全的談判中,各懷鬼胎缺乏誠意,最終使得聯合遏止世界大戰的最後努力付之東流。蘇聯為了自保轉而同德國簽署互不侵犯條約,開始為吞併三國做實際準備。

三國的掙扎

夾在德國與蘇聯之間的三國,為了保證國家的生存,一面進行外交努力,另一面也在準備着戰爭。

距離列寧格勒最近的愛沙尼亞對備戰尤為積極。早在1937年12月14日,總司令拉多涅爾中將在給總統提交的國防現代化計劃中明確指出:「在捍衛共和國的獨立時,我們應該依靠自己的力量,這種局勢也要求我們及時而全面地做好戰鬥準備。如果我們在戰爭初期有力量保衛自己,並且在初次打擊下沒有崩潰,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外部援助才會出現,而援助的形式並不重要。」1939年5月,愛沙尼亞開始總動員,並大量採購軍火。

同時,愛沙尼亞還積極與德國往來。在蘇軍炫耀武力的威脅下,愛沙尼亞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傾向愈發強烈。在7月7日,雙方正式簽訂條約,愛沙尼亞軍隊總參謀長列埃克少將毫不避諱地希望德國能夠在可能爆發的戰爭中提供裝備上的援助。德國方面建議要是愛沙尼亞能與芬蘭、拉脫維亞共同行動,則是更有分量的。

對西方,愛沙尼亞也希望英法不要私自與蘇聯達成關於波羅的海的協議:「俄國人關於我們的建議是極不友好的,如果所簽訂的條約向俄國人提供這樣的權利,那麼我們的獨立就會受到威脅,所以,我們希望法國政府不支持類似的建議。我們已經與前外交人民委員李維諾夫進行過談判,他的話使我們非常害怕。」無獨有偶,拉脫維亞在給英國的照會中也表達了相同的意願:「拉脫維亞政府激烈反對預先承擔為維護中立免遭破壞而向任何國家請求提供的義務。」

不過從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條約簽訂開始,局勢風雲突變,德國閃擊波蘭、蘇德瓜分波蘭這一連串事件,對三國都帶來了巨大的震動。愛沙尼亞感到維護獨立的努力化為泡影、拉脫維亞準備動員、立陶宛的居民情緒也發生了分化。

蘇聯本來為進一步維持關係,在1934年9月12日就與三國簽訂了《波羅的海協約》。但三國面對日益增加的威脅反而以此為平台抱團取暖。這些都被蘇聯看在眼裏,莫洛托夫在1940年6月14日的電文中指責:「總的來說,從1939年12月開始,協約國的活動前所未有地活躍起來,並且在各個可能的方面——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出版和旅遊等,在所有這些重要的或次要領域的舉措,事實上都帶有反蘇性質。」

蘇聯吞併三國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涵蓋了許多蘇德之間的秘密政治交易。在附加議定書的第一條就是:「一旦波羅的海國家(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所屬地區發生領土和政治變動,立陶宛的北部邊界將是德國和蘇聯的利益範圍界限。在此情況下,立陶宛在維爾諾地區的利益將得到雙方承認。」這份議定書賦予了蘇聯吞併三國所謂的「法理依據」。

在閃擊波蘭期間,波蘭的一艘潛艇逃入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被愛沙尼亞方面扣押,但波軍官兵很快又逃走了。蘇聯得知此事後立刻藉機發難,認為是愛沙尼亞蓄意放走了潛艇,莫洛托夫發出警告,並要求蘇聯海軍在塔林附近海域搜索波蘭潛艇。旁觀這一事件的意大利公使契科納爾蒂向本國報告說:「俄國人以這件事為藉口,再也不會離開愛沙尼亞的領海了,而且將進一步封鎖其海岸,這只是準備佔領這個國家的一個步驟。」

為了進一步讓愛沙尼亞就範,蘇聯於1939年9月23日假意以貿易協定為由邀請愛沙尼亞外長瑟爾特爾訪問蘇聯。瑟爾特爾在與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的會談中發現內容與商貿根本沒什麼關係,很快就轉向了政治領域。莫洛托夫直言兩國之間的關係不僅不正常,而且不令人滿意。以此為引提出締結軍事同盟或互助條約,實質就是要蘇軍進入愛沙尼亞、控制愛沙尼亞。並且莫洛托夫在會談中表達了赤裸裸的霸凌,直接威脅道:「建議您迎合蘇聯的願望,以避免局勢惡化。不要迫使蘇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使用。……您可以深信,蘇聯無論如何都要保障自己的安全。如果您不同意我們的建議,那麼,蘇聯就會根據自己的願望,不經愛沙尼亞的同意,用其他方法實施自己的安全措施。」

愛沙尼亞既知災難無法避免,只能盡力減輕協定對自身的危害。經過討價還價,雙方最終在9月28日簽署了《蘇愛互助條約》。其中允許蘇軍有權在愛沙尼亞的港口、島嶼擁有海軍基地和軍用飛機場,在秘密議定書中還規定允許駐紮25000人以內的軍隊。斯大林對此還在威脅道:「我可以告訴您,與蘇聯簽訂條約說明,愛沙尼亞政府行事是明智的,與蘇聯締結協議有利於愛沙尼亞人民。否則,你們會得到波蘭的下場。波蘭是大國,現在波蘭在哪裏?」

蘇聯當然也不會放過其他兩國。10月5日,蘇聯與拉脫維亞簽訂互助條約;10月10日,與立陶宛簽訂互助條約,具體內容大同小異。

但在1940年,西線戰事的發展打亂了蘇聯循序漸進的企圖。德軍在戰爭初期節節勝利,席捲西歐,連法國僅僅抵抗了一月有餘就迅速敗亡、英軍也不得不撤回到本土。蘇聯意識到與德國的戰爭也將不可避免後,加速了「東方防線」的建設。而波羅的海三國作為防線的一部分,必須要儘快實現絕對控制。

蘇聯一面對三國尋釁滋事,另一面也在授意三國內部親蘇勢力進行活動。首先開刀的就是立陶宛,5月25日,莫洛托夫以士兵失蹤為由,指責立陶宛方違背了互助條約。6月14日,莫洛托夫指責三國背着蘇聯組成了軍事同盟。15-16兩日,蘇軍先後開進三國,《時代》雜誌上發表文章稱:「蘇聯正以天為單位,發動50萬紅軍,進攻波羅的海三國。」

軍事佔領後,蘇聯立即向三國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組成能夠和準備忠實執行互助條約的新政府。三國政府眼見大勢已去,被迫同意集體辭職,轉而由親蘇勢力掌握政權。

三國的新政權忠實地執行了斯大林的旨意。於7月21日-22日作出了相同的決議,即加入蘇聯。以立陶宛的議案為例:「如果立陶宛人民希望幸福和自由地生活的話,它就只有這一條路。這條道路就是加入蘇聯。任何其他的道路對我們來說都是死路一條。」蘇聯也於8月3日、5日、6日順水推舟地「同意」三國的入盟申請,正式吞併三國。

三國的重獲新生

蘇聯的統治一直延續到冷戰末期,戈爾巴喬夫的自由化改革將社會各種矛盾公開化,包括波羅的海三國與蘇聯之間的積怨。1989年8月23日,為抗議《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署50周年,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三國200多萬人排場一條長達600公里的「波羅的海之路」。

哪怕是當年斯大林扶植的傀儡政權,時過境遷它們也回到了民族主義的立場上,並為獨立運動推波助瀾。12月11日,三國人民代表大會發表了關於《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政治和法律評價的呼籲書,聲稱加入蘇聯是在「軍事佔領的嚴酷條件下實現的」「不是自願的」。蘇聯對波羅的海三國的「兼併」不能用蘇聯在德國威脅面前試圖「保衛」自己的「合法利益」而為之來解釋。有鑑於此,三國均認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及其他協定屬非法無效。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最高蘇維埃通過恢復獨立的立陶宛國家的法令,定名為立陶宛共和國,並制定了國徽。3月30日,愛沙尼亞共和國最高蘇維埃通過愛沙尼亞向獨立過渡的宣言。5月4日,拉脫維亞最高蘇維埃通過關於恢復拉脫維亞共和國獨立的宣言,更國名為拉脫維亞共和國。鑑於蘇聯自身的危機四伏,無力阻止的戈爾巴喬夫只得於1991年9月6日宣佈正式承認三國的主權國家地位,三國重獲新生。

三國的獨立運動歷史意義重大。過去它們對蘇聯的強權無能為力,但恰恰也是它們敲響了蘇聯滅亡的喪鐘,真是報應不爽。

結語

不管怎麼樣,當年蘇聯的侵略行徑是毋庸置疑的。我們能為一次侵略回護,就能為次次侵略回護。安全,絕不是一個國家發起戰爭的合理藉口。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Humanitas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321/172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