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美國與北約:俄羅斯在烏克蘭附近正在增兵而不是撤軍

雖然莫斯科聲稱正在撤走一些部隊,但是美國政府和北約負責人星期三(2月16日)都說,俄羅斯正在增兵,並且基本上是在包圍着烏克蘭。

俄羅斯國防部新聞局公佈的視頻截圖顯示俄軍坦克在完成在俄羅斯境內的演習後被裝上軍用列車,返回駐地。(2022年2月16日)

雖然莫斯科聲稱正在撤走一些部隊,但是美國政府和北約負責人星期三(2月16日)都說,俄羅斯正在增兵,並且基本上是在包圍着烏克蘭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對記者們說:「目前在(烏克蘭)邊界的俄軍更多而不是更少了,他們正在令人關切地進入作戰位置。」

在布魯塞爾,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北約30個成員國的國防部長會議上說:「我們聽到莫斯科傳來的有關準備好繼續外交努力的信號。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在實地看到有任何的減緩。與此相反的是,俄羅斯似乎在繼續增兵。」

愛沙尼亞情報主管馬蘭說,俄羅斯將對烏克蘭發動有限進攻,包括導彈轟炸和佔領關鍵地帶。

「目前,我們的評估是,他們將避免人口眾多的城市,因為這需要很多兵力去佔領這些地區,」他對記者們說。「但是,對俄軍可能會利用什麼途徑還沒有明確的了解。」

俄羅斯在曾經是前蘇聯共和國的烏克蘭的北部、東部和南部邊界部署了大約15萬軍隊。美國和烏克蘭官員說,他們沒有看到任何俄羅斯撤走部分軍隊的證據。

位於波蘭、通過衛星圖像追蹤軍事動向的獨立防務諮詢公司羅尚諮詢(Rochan Consulting)在一份報告中說,自從莫斯科宣佈把一些部隊調回原駐地後,有更多的俄羅斯軍用列車抵達了烏克蘭附近。

這份報告說:「沒有減少兵力的跡象。事實正相反。」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對美國廣播公司(ABC)「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節目說:「不幸的是,俄羅斯言行不一致,我們沒有看到有意義的撤軍。」

他補充說:「相反,我們繼續看到部隊繼續處在邊界、集結在邊界,特別是針對烏克蘭發動任何新的侵略所需要的先頭部隊。」

白宮發言人莎琪對記者們說:「我們處在一個我們相信進攻隨時有可能發生的窗口,在那之前會有一個編造的藉口,俄羅斯方面會用此作為發動入侵的口實。」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二在白宮發表的簡短講話中警告說,「入侵的可能性仍然明顯」。他還說,莫斯科如果發動入侵將導致「難以置信的人類痛苦」。

北約星期三下令指揮官草擬在北約聯盟東南側組建新戰鬥群的計劃。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北約布魯塞爾總部敲槌宣佈北大西洋理事會圓桌會議開始。(2022年2月16日)

「我們的軍事指揮官們將在幾星期內製定細節並向我們報告,」斯托爾滕貝格說。「我們不知道在烏克蘭將會發生什麼,但是局勢已經表明,我們面臨一場歐洲安全危機。」

他說,考慮將新的北約作戰部隊部署在歐洲中部和東南部是對俄羅斯試圖恐嚇別國的回應。

他補充說:「我遺憾地說,這是歐洲的新常態。」

兩位女士在烏克蘭的克拉馬托爾斯克舉着烏克蘭國旗,度過「團結日」。(2022年2月16日)

美國官員上周末放出口風說,他們認為俄羅斯有可能在星期三入侵。但是入侵並沒有發生,烏克蘭人將這天定為「團結日」,他們揮舞着烏克蘭的藍黃兩色國旗,慶祝國家的團結。

但是星期三在美國國務院,美國官員說,美國對俄羅斯有可能入侵的關切沒有消減。

國務院發言人普賴斯在星期三的記者會上說:「有可能明天發生,有可能下星期發生。有可能在奧運會結束前發生……我想把話說得很明確。我們的關切絲毫也沒有消減。」

普賴斯還說,國務院就烏克蘭事務建立了一個特別工作組,在俄羅斯軍事威脅烏克蘭之際,處理迅速發展的事態。

他說:「這個特別工作組有一個大型運作團隊,納入了這座樓(國務院)里的很多部分。」

然而,克里姆林宮卻對西方分析人士認為的戰爭迫在眉睫的看法表示不屑一顧。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對記者們說,俄羅斯總統普京「有時拿它開玩笑,問宣佈發動戰爭的具體時間是什麼」。

當德國的日報《世界報》(Welt)問起俄羅斯是否會在星期三發動進攻時,俄羅斯駐歐盟大使奇佐夫調侃說:「歐洲很少在星期三爆發戰爭。」

他說:「下星期也不會有升級,再一個星期後,或者在今後幾月里也不會有。」

佩斯科夫說,普京願意談判,並且認為拜登繼續外交對話的意願一個積極跡象。

拜登說,美國提出了好幾項建議,以解決俄羅斯和北約的安全關切,包括「新的軍控措施、新的透明措施、新的戰略穩定措施」。

星期二,普京表示他做好了與美國及其北約盟國就導彈部署和在歐洲軍演重新談判的準備。北約和美國已經拒絕了普京的關鍵要求、也就是排除烏克蘭及其他前蘇聯共和國成為北約成員國的可能性。

(美國之音五角大樓事務記者巴布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文參考了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的報道。)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217/170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