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男足新年「敗年」 全民吐槽「河內慘案」

Photo: RFA

虎年過年之際,中國男足以1:3輸給越南隊仿佛成了一劑情緒催化劑,讓中國球迷不吐不快。有網友直說,這個結果簡直就是中國足球隊在「敗」年。但也有資深球迷說,技不如人,對這個結果能平靜接受。

中國足球隊對越南隊的這場敗局似乎選在了一個最尷尬的時間點。

這天恰好是2月1日,虎年農曆新年當天,又恰好還有三天北京冬奧會就要開幕。這個1:3的結果順理成章地成了正在闔家團圓、吃喝躺平的中國民眾的情緒宣洩口。

一語成讖的「河內慘案」

 

 

中國在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以1比3不敵越南

網友翻出了中國前國腳范志毅2013年在國足1:5輸給泰國後,接受採訪時的感言:「再下去要輸越南了,泰國隊輸越南再輸緬甸,接下來沒人輸了……,連臉都不要了。」(視頻錄音)

很多網友就此調侃說,沒想到9年前的預言一語成讖。

而這次輸給越南後,范志毅又在微博上發文說,「足球沒有國界,但足球需要儀式感,也需要凝聚力,更需要傳承。」

與老牌國腳的這種語重心長相比,更多球迷表現出絕望和傷心。

新浪網轉載《新民周刊》的相關報道,標題是《這是中國足球的至暗時刻,中國球迷的心被深深刺痛了》。

在中文推特上,網友傳播着球迷觀看這場比賽時無法接受這個結果,砸毀電視的視頻片段;還有中國球迷赴河內看球,在比賽結束後當場痛罵球隊的畫面等等。

這場比賽是世界盃亞洲區第八輪預選賽,此前一場比賽中國已經輸給日本,這次輸給越南,中國隊似乎已經出線無望。

網名為「導演張小策」的網友在微博上發帖說,「我只是很難受。在國足進世界盃之前,我不會再看國足了。」

一位經營足球產業的資深球迷化名「銳先生」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他理解這些球迷的情緒:「足球從來都不只是體育,它裏面參雜了很多因素,包括政治、歷史等因素。所以前幾天中國隊打日本,大家都知道會輸,但仍然會看。」

還有中國球迷連夜梳理了日本網友對這場比賽的評論,在虎撲網上以「河內慘案」的標題發佈出來。

有日本網友說,「之前和日本的比賽也是,中國隊莫名其妙地就沒了銳氣。早早地丟了兩個球,場上表現就昏昏沉沉的。」

還有人說,「足球在中國也很有人氣,明明人那麼多,還很有錢,但結果完全不一樣。就四個字:不可思議。」

就連中國隊主教練李霄鵬也在賽後新聞發佈會上說,對這個比分無法接受。他為此道歉說,「向所有球迷道歉,也給球員們道歉,輸球主要是比賽前設計出了問題,後續無法補救。」

越南為什麼能贏,中國為什麼會輸?

 

 

2022年2月1日,在河內進行的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12強賽第八輪比賽中,中國隊以1比3負於越南隊。(法新社)

但他這種解釋似乎並沒有多少人買賬。銳先生評價說,「可能有一些小的戰術上的失誤,但不至於到1:3的這個結局。這場比賽我們看到的主要還是中國足球隊的老問題。」

與中國球迷的愁雲慘澹相比,越南那邊則是歡天喜地。推特上傳播着越南民眾開着摩托車上街遊行,慶祝勝利的視頻。(視頻音)

銳先生認為,越南這場比賽確實踢得好,越南球隊進步很大:「這次比賽,中國隊無論是戰術上還是其他方面,全方面落後越南。我們看到的就是這樣,你就是實力不如越南。人家越南隊不管是戰術安排也好,戰術執行力也好,包括球員的拼搏精神,球員的技術,全面碾壓中國。」

但他又認為,中國足球運動員有些個人的水平有所提高,「其實可以看到,很多98後、00後的新生代球員,包括97年的球員,他們的個人能力和對足球的理解還是跟老的球員有不同。這一點是我覺得值得高興的地方。」

但對中國隊輸給越南隊的結果不覺得驚訝的人大有人在,網友紛紛總結中國足球失利的原因。有人說,這是中國足球商業化的失敗,把太多的重金砸在幾支足球隊上,忽視了整體足球氛圍的培養;也有人請主管部門放過中國足球,不管、少管,讓職業足球按照市場規律活幾年。

其中為數較多的網友從身邊的實際體驗指出,足球的群眾性基礎在中國太弱。網名為「土地主」的網友在微博上感嘆,「數數你身邊的足球場吧!看看你身邊的足球場的尺寸吧!有幾塊完整的足球場?有幾塊足球場不是鎖着的?」

中國北方某大都市的一位資深球迷匿名接受本台採訪時,回憶起幾年前隨當地球隊與韓國民間球隊互訪的經歷:「韓國那邊的足球場就是比我們多,他們踢球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我們這邊就不行,球場少,老百姓、球迷們踢一場球,便利程度要差很多。」

他強調,球場少可歸因於經濟的發展程度不同,球場作為公益性的設施產生的經濟效益不如搞經濟建設,所以得不到重視。

網傳一張著名作家李承鵬在微信朋友圈評論中國足球的帖子裏,則強調中國足球缺的是自由精神:「你沒有一個自由環境,沒建立以個人奮鬥為中心、擁有廣泛參與的社會基礎,足球永遠沒戲。」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203/170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