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房地產市場現狀有多糟糕?

本月早些時候,中國恆大北京的一個開發項目。

中國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融資限制,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包括住宅銷售下降、房企公司債收益率飆升以及投資者和潛在購房者信心減弱。

雖然過去幾天人氣略有好轉,但房地產巨頭中國恆大集團和幾家中小型房企已經違約,且受波及企業數量可能進一步增加。進入2022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一些基本狀況梳理如下:

銷售額銳減

2021年最後幾個月,房地產開發商與購房者簽訂的新合同金額、即合同銷售額大幅下降,致使許多房企未能實現年度銷售目標。根據克而瑞(China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Corporation)的數據,去年全年前100名開發商的合同銷售額下降了9%,反映了房屋銷售量價齊跌的局面。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開發商新開工面積下降超過11%,房地產開發投資去年下半年也在萎縮。

美元債違約增加

同時,中國一些開發商未能履行償債約定,這些公司的未償境外債券合計達到數百億美元。一些開發商的利息或本金支付逾期,另外一些開發商則說服了債券持有人將債務置換成新證券,無疑新證券的吸引力將減弱。這一過程被稱為不良債務置換,通常被評級公司和投資者認為等同於違約。

債券市場強弱分化

投資者已紛紛拋售中國恆大等財務狀況較差的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券,從中不難看出,他們深深懷疑這些債務能否得到全額償付。拋售助長了一種惡性循環,幾乎導致新債發售市場關閉,從而會讓許多陷入困境、無法對債務進行再融資的開發商更有可能在無奈之下違約。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一些實力較強、得到政府支持的房地產開發商,相對而言尚未受到太大影響。但這種動盪已蔓延開來,信用等級相對較高、未得到政府支持的大型房地產集團最近也已遭遇所發債券價格的大幅波動,比如世茂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就是這種情況,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近日也是如此。

房地產股暴跌

債務市場的此種萎靡不振正頻繁見諸報端,部分原因是中國房地產行業在亞洲垃圾債券市場中佔比很大,而且投資者急於了解外國債券持有人被如何對待。但這一突如其來的下行態勢也導致許多在香港上市的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的股票急劇下挫。

好的一面是房價跌幅似乎有限

最近出爐的官方統計數據顯示,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已開始下滑,自2015年初以來首次發生回調,儘管2012年12月的下降速度有所放緩。關於70個大中城市的統計數據顯示,二手住宅價格也在逐漸走低。一些地方政府已推出措施來支撐房價,包括延長補貼以及警告開發商不要大幅打折。

部分貸款數據似乎在改善

中國政府部門在房地產問題上的一些措辭已有所軟化,這表明他們擔心對支撐中國經濟的房地產行業整治過度。中國央行最近下調了一些關鍵利率,其中包括通常為房貸利率提供定價參考的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標誌着貨幣政策轉向寬鬆。中國央行已開始公佈個人住房貸款數據,去年11月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增加人民幣4,010億元(約合630億美元)。此舉顯然是為了讓市場知道房貸的供需依然健康。更廣泛的家庭貸款數據也反映出類似情況。

但陣痛仍未結束

今年頭幾個月里,開發商有龐大的離岸債務需要再融資。雖然重量級房企碧桂園最近能夠發售可換股債券,但大多數房地產公司都沒有發行新債或可換股債券這樣的選項。而且監管機構也讓公司很難重新部署單個項目內的現金,因為其中大部分現金是購房者為預售房交付的預付款。最近有報道稱,中國政府部門可能會讓開發商更容易提取這些預售資金,此消息引發相關股票和債券價格出現小幅反彈,但一些分析師和投資者對這一舉措實際會產生多大影響持懷疑態度。

一些公司可能無法迅速找到其他資金來源,比如出售資產或從富有的控股股東手獲得新貸款或股權融資,那麼接下來或許將面臨全面違約,或是迫使債券持有人進行債務置換。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華爾街日報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125/1700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