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還記得蛔蟲的克星「寶塔糖」嗎?曾經風靡全國,現在怎麼消失了?

大家還記得小時候打蟲的經歷嗎?吃下一個類似寶塔形狀的棉花糖,甜甜的。但之後的事情,可能是每個經歷的人的童年噩夢。

@駝奶姐姐:小時候吃完寶塔糖,屁股眼癢得不得了,拿手指頭扣,居然摳出了一條白色的蛔蟲,嚇得我屁股都沒擦就大叫着跑出了衛生間……

@Leng:就問你們,有沒有人試過只能拉出一半,最後用手把蛔蟲拽出來的?

@Wendy:大家吃完寶塔糖都是從屁股里拉出的蛔蟲,而我的是從鼻子裏鑽出來的,我奶奶還以為是麵條,真是童年陰影!

一、80、90後的「回憶」,寶塔糖為何現在銷聲匿跡?

以前寶塔糖很常見,隔一段日子,就可以吃上一顆,80後和90後更是沒少吃,為什麼到了現在,寶塔糖卻不見了呢?

原來,以前經濟水平較差,衛生條件不好,多數人喝的是井水,洗菜、洗衣服都用池塘水,更沒有天天刷牙、洗澡的習慣。那時候,澆菜都用農家肥,番茄黃瓜等蔬菜去菜地里摘了就吃,洗都不洗。上完廁所也幾乎不用衛生紙,而是隨手撿起瓦片、玉米葉來擦屁股。

種種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孩子們很難避免蛔蟲感染。

而寶塔糖的主要成分是蛔蒿,一種耐寒冷的野外原生植物,但當時我們並沒有這種植物。後來靠蘇聯提供的20克蛔蒿種子,在山東濰坊試種成功,於是開始大面積種植。而為了改善口感,添加了甜味和色彩,最終形成了寶塔糖。寶塔糖可以麻痹蛔蟲,使其無法附着於我們的腸壁。蛔蟲只是昏迷了,並沒有死亡。

之後蛔蒿大面積種植,寶塔糖的庫存嚴重積壓,蛔蒿漸漸不再種植。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蛔蟲病也不再頻發,醫學發展生產出了更好的打蟲藥,蛔蒿種子沒有正確的儲蓄,最終絕跡,寶塔糖徹底消失。

二、「夜裏磨牙,肚裏蟲爬」是真的嗎?

現在,其實很少有孩子會感染蛔蟲,但民間一直有一種說法,說小孩子「夜裏磨牙,肚裏蟲爬」,是真的嗎?

要知道真相,我們就要搞清楚為什麼睡覺的時候會磨牙。對於成年人來說,生活壓力過大、容易抑鬱、精神緊張、應激障礙等心理因素,以及咬合不正、咬合干擾,甚至是營養不良、內分泌失調、過敏、消化系統疾病等,都會導致磨牙。

對於兒童來說,磨牙是否與寄生蟲有關呢?巴西曾經進行過研究,發現磨牙的孩子得腸道寄生蟲病的概率與不磨牙的孩子並無顯著差異。伊朗也做過類似的研究,結果發現,磨牙的孩子的消化道致病性寄生蟲感染率比不磨牙的孩子高。

但是,寄生蟲研究具有很強的地域性,不可一概而論。目前,我國暫時沒有相關的研究,所以暫時沒有證據證明兒童磨牙是否與寄生蟲有關。

此外,還有人說指甲出現白點是有蟲、臉上長斑是有蟲。其實,這兩種說法也是不正確的。

指甲上出現白點,可能是營養不良造成的,也可能是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不小心擠壓到了指甲蓋,與寄生蟲無關。

臉上長斑,可能是白色糠疹,與營養不良、風水日曬、缺乏鋅、皮膚乾燥等有關,並非是寄生蟲感染引起。

三、當心」蟲「從口入

據溫州都市報報道,一名23歲的女孩因出現持續性頭部脹痛去醫院就診,進行血清寄生蟲檢查後,發現了裂頭蚴抗原陽性。手術中,醫生從她的頭部完整取出了一條15cm長的蟲子。據推測,可能與她兩年前吃的蛙肉未煮熟有關。

所以,儘管現在衛生條件已經變好了,但是我們依然要警惕「蟲」從口入。日常生活中,這些常見的食物都可能有寄生蟲,儘量避免生吃。

1.生的豬肉、牛肉

生的豬肉中主要含有豬帶絛蟲,生的牛肉中主要含有牛帶絛蟲,這兩種寄生蟲進入人體內之後,都會吸附在腸粘膜,引發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不適症狀,嚴重的還會引起貧血、腸梗阻等。

2.海鮮

海鮮中主要含有異尖線蟲、闊節裂頭絛蟲、棘口吸蟲等寄生蟲,尤其是經常生吃的三文魚、海蝦、北極貝等,都含有異尖線蟲。發生異尖線蟲感染,輕則引起嘔吐、腹瀉等,重則引起胃出血、胃潰瘍等。

3.鯽魚、鰱魚、草魚等野生淡水魚

主要含有肝吸蟲,肝吸蟲會寄棲在肝內膽小管,引發膽管炎、膽結石、肝硬化,甚至還會增加肝癌風險。

4.菱角、蓮藕等淡水植物

菱角、蓮藕等淡水植物主要含有薑片蟲,薑片蟲的吸附能力特別強,可以吸附在腸壁,不斷吸血,引起消化道不適,甚至會導致腸出血、腸梗阻、貧血等嚴重問題。

四、教你5點預防對策

最後,提醒大家,寄生蟲感染不可小看,記住以下5點對策,可以輕鬆預防寄生蟲感染。

·定期打蟲

如果長期生活在衛生條件不好的地方,或者有吃生食的習慣,建議定期打蟲。

·案板、菜刀生熟分開

家中準備多幾塊案板和幾把菜刀,切菜的時候生熟分開,不要交叉使用,以免造成寄生蟲感染。

·不要喝生水

不要直接飲用井水、自來水,應煮沸後飲用。

·寵物驅蟲

家中養了寵物的,要給寵物定期驅蟲,手部觸碰到寵物的排泄物之後,要及時清洗。

·良好的衛生習慣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澡、勤更衣,飯前便後洗手,碗筷要定期消毒,蔬菜水果一定要洗乾淨後再食用,儘量少吃生食。

近年來,媒體報道的發生腦寄生蟲感染的事例並不少。儘管生活條件變好了,但是我們依然要注意防範。寄生蟲感染離我們並不遠,尤其是生食文化不提倡。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個人生活衛生和飲食衛生,將寄生蟲感染的幾率降到最低。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39健康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2/0102/169068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