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楊絳:中年以後,請牢記這三個道理

人到中年,人生半坡。不知不覺間,走過不惑,到了的年歲。

中年的我們,尷尬、無奈、辛苦。

知天命姜文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中年是個賣笑的年齡,既要討得老人的歡心,也要做好兒女的榜樣,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中年為了生計、臉面、房子車子票子不停周旋。」

在慢慢變老的路上,我們如何才能安然老去?

01

中年以後,靜能養心

養心貴於靜,淡泊宜於性。

在人生最黑暗的那段時間,楊絳先生被下放到條件艱苦的農村,可她並沒有選擇抱怨。

被分配去掃廁所,她就自我開解,像完成其他工作一樣,把廁所打掃的乾乾淨淨。

被剪掉了頭髮,她就用女兒之前剪掉的辮子,給自己做了一頂假髮。

被人批鬥,她也只是沉默不語,不做任何辯駁。

在這個過程中,無論外界如何風雨飄搖,她依然為自己保留了一份淨土。

只要有自己的時間,楊絳便會靜下心來抄寫唐詩宋詞,這些詩詞被她偷偷貼身帶着,在清理打掃之餘,「猴子坐釘」式地蹲坐便池擋板上,偷偷誦讀,自娛自樂。

或許經歷得越多,越能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酸楚,抱怨的那些事,別人或許能理解、能原諒,但終究沒有辦法替你承受和化解。

把心靜下來,走到人生這個階段,學會沉默,不抱怨、不訴苦,不再把那些難堪和脆弱展示出來,有些事不必說。

生活是一個人的旅程。你心中的苦,想懂的寥寥無幾,但湊熱鬧的比比皆是。

與其忙着訴苦,不如埋頭趕路。中年人的世界,沉默是一種成熟,更是一種修行。

02

中年以後,動能養身

如果說,靜能養心;那麼動,則能養身。

人的一生,最要緊的就是健康。左手扛事業,右手擔家庭,沒有強健的身體,很難挑起這兩副重擔。

楊絳先生一直保持着鍛煉的習慣。

為保持腳力,她每天都會下樓走走,每次都會按照自己的身體狀態來決定走多少步,七千步、五千步、三千步,由健步而變成慢慢兒一步步走;哪怕在晚年時已經不再下樓,退到屋裏也堅持四肢不偷懶。

同時,她每天都會做一段「八段錦」早課,直到因病住院才停做。

「十趾抓地」還能站穩,「兩手托天」仍有頂天立地之感,「搖頭擺尾」勉強蹲下,「兩手攀足」做不到就彎腰,「兩手按地」則只能離地兩三寸了。

摧毀一個成年人,一張體檢報告就夠了。健康之外,一切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不要炫耀你的錢,到了醫院,錢都不值錢;不要炫耀你的工作,倒下了,無數人會比你做得更出色;不要炫耀你的房,你走了,那就是在為別人做嫁衣裳;你唯一可以炫耀的,只有你的健康。

錢沒了再賺,工作丟了再找,房子差一點也是住,身體沒了就什麼都沒了。

人生下半場,最揮霍不起的就是健康。

03

中年以後,知足得安

人生,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過程。

一旦擁有,便會希望維持並擁有得更多,這是我們的欲望在作祟。

正因如此,人心就永遠不滿、永遠不安。我們擁有的再多,也不會得到真正的滿足。

很喜歡楊絳先生說過的一段話:

「上蒼不會讓所有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

得到愛情未必擁有金錢,擁有金錢未必得到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會如願以償。

保持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淬鍊心智、淨化心靈的最佳途徑。」

楊絳的一生活得與世無爭。讚美和名利不必看重,讀書和寫作才是心之所向。

因此,就算是出了新書,她也不喜歡宣傳,只是淡淡地說:「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

在人生的最後時光,她深居簡出,只耐心整理先生鍾書的作品,安心的創作,記錄她一家三口的時光。

難怪錢鍾書先生也贊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因為她懂知足,也懂自己的內心。

其實,知足,並不是斬斷所有欲望,而是要去掉那些不切實際的貪念,明白自己內心到底需要什麼。

要想常樂,就必定要知足,畢竟我們如今汲汲以求的一切,在我們離開的時候,也就都化成了過往雲煙。

所以,生活不簡單,但要儘量簡單點過,別因為專注於對物質的追求,而忽略了近在眼前的幸福。

04

楊絳曾在《走在人生邊上》一書中寫過這樣一段文字:

多少人只是又操心又苦惱地度過了一生。貧賤的人,為了衣、食、住、行,成家立業,生育兒女得操心。

富貴的,要運用他們的財富權勢,更得操心。哪個看似享福的人真的享了福呢?

中年以後,是一個略微尷尬的年紀。無論是50歲的來臨,還是即將到來的未知歲月,請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從現在起,把生活中的煩惱化大為小,慢慢找到生活的意義,分一些時間給自己,懂得修煉自己的內心,學會好好愛自己。

那不管是中年,還是往後餘生的日子,我們才能站在人生一定的高度上,去走好以後的路,迎來人生新的起點。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詩詞天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227/168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