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滯脹風險升溫!中共開始擔心經濟進一步下滑 勢放水催谷

中國經濟「類滯脹」風險升溫!時近年尾,因內需恢復乏力,供需結構仍不平衡,區域和產業板塊復甦分化明顯。市場估計,大陸未來幾個月內有需要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准)來催谷經濟。日資券商野村證券指,近期一系列政府會議和政策報告顯示大陸開始擔心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並採取行動調整政策立場,以抵禦日益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其中,人行在第三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刪除「管好貨幣總閘門」、「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等字句。在信貸政策部分強調金融對於中小微企業和「雙碳」政策的支持。

中國經濟「類滯脹」風險升溫!時近年尾,因內需恢復乏力,供需結構仍不平衡,區域和產業板塊復甦分化明顯。市場估計,大陸未來幾個月內有需要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准)來催谷經濟。

大陸研究機構亦未有否認經濟增速放慢,據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有份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發表最新報告,今年第四季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料按年增3.9%,在前高后低的態勢之下,全年經濟增長將達8.1%。換言之, 大陸全年將實現6%以上增長目標。

該報告負責人之一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今年第二季度以來經濟逐季回落,難以用基數效應、疫情反覆、天氣變化等外生因素來解釋,反而是大陸宏觀經濟政策的過快常態化、各種結構性政策的非預期性疊加等原因才是深層次核心原因所在。

惟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日前出席CMF時,就坦言擔心大陸出現「類滯脹」,主因需求低迷,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漲幅又居高不下,企業利潤將受擠壓,經濟風險「釋放過快」等因素所致。

至於如何快速解決大陸經濟復甦乏力的局面,劉氏認為,主要取決於煤電荒、汽車晶片荒能否短期內得到有效解決或緩和,房地產信貸政策的放鬆是否可以逆轉當前趨勢性的下滑趨勢,從而使大陸經濟復甦在供需兩端得到釋放。

日資券商野村證券指,近期一系列政府會議和政策報告顯示大陸開始擔心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並採取行動調整政策立場,以抵禦日益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其中,人行在第三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刪除「管好貨幣總閘門」、「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等字句。在信貸政策部分強調金融對於中小微企業和「雙碳」政策的支持。

該券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陸挺認為,傳統貨幣及財政寬鬆措施或不能提振總需求,主因房地產調控、新一波疫情與「清零」政策角力、人民幣匯率強勢、原材料價格上升、地方政府融資受限制等。該行料 大陸明年首季GDP疲弱,按年增幅或只得2.9%,屆時 大陸政府才會解除部分房地產調控或限制。

美資券商高盛亦認同, 大陸房地產市場將拖累經濟增長,就業市場亦具挑戰,中央或有需要放寬部分省份的樓市調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已指出, 大陸經濟增長下行風險正在加大。除了因為今年過快撤回疫情期間的支持經濟政策之外,疫情反覆爆發和再封鎖措施下,也遏抑了消費動力,最近限電、地產投資放緩等金融問題也拖累經濟。該機構直指, 大陸如要穩增長,今年明顯緊縮的財政政策立場,應轉向中性。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佈通知,有關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扶助力度。

●【小知識】「類滯脹」是甚麼?

簡單來說,經濟沒有增長、失業率上升,同時通脹升高,被定義為「滯脹」。至於 大陸有「類滯脹」的說法,意指通脹上升,經濟增速雖放緩,但仍保持一定的正增長。「類滯脹」並不是強調惡性通脹,更多的是反映經濟增長與通脹相向而行的現象。

滯脹的出現往往是總需求旺盛,但總供應卻受到衝擊而出現收縮,1973年代由石油危機所觸發的供應受衝擊便是典型例子。在美國1970年代滯脹初期,聯儲局採取寬鬆貨幣政策,推升了總需求,進一步加劇了惡性通脹,卻未能改變總供應。直至1980年美國總統列根上場,貫徹使用時任聯儲局主席沃爾克的緊縮貨幣政策,才能解決通脹問題。

至於當前,中國經濟只是增長放緩,並未停滯,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上升導致整體物價上升的情況亦未算嚴重,故被稱為「類滯脹」風險。

對上一次中國出現「類滯脹」的情況,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 大陸GDP增速從12.2%,下降至9.4%,但CPI卻從1.5%,上升至6.1%,經濟增長與通脹相向而行,是較典型的「類滯脹」時期。一般而言,在「類滯脹」下,企業整體盈利水平下行,行業表現呈分化。受「滯」影響較大的行業,如中上游周期類行業,盈利增速較明顯放緩;受「脹」影響較大的行業,如必需品消費中的食品、盈利增長反而會加速。此外,股債總體表現欠佳,黃金、原油等表現會較好。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123/1674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