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拜登不想改變中國 習近平不忘改變世界

作者:
習近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如果是中國想要改變世界咒語的上半句,沙利文的「美國不想改變中國」也許就該是它的下半句。兩者缺一不可。

美國總統拜登與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資料圖片©路透社圖片

11月7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接受CNN專訪表示,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目標不是要遏制或從根本上改變中國的體制,而是要創造環境讓美中兩個大國在國際體系中共存。中國網絡媒體為此興奮,認為美國終於露軟顯示內外交困。海外輿論則出於不同立場而有不同解釋。儘管眼下美國議員照樣但低調乘坐軍機訪問了台灣,美方對北京的實際政策尚無改變,但從此以後,拜登的對華政策可能開始與前政府拉開距離。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對CNN說:「我認為,以往(美國)對華政策的一個錯誤觀點是,認為通過美國的政策,我們將使中國的制度發生根本性的轉變。這不是拜登政府的目標。」他還說,拜登政府致力於打造一個更有利於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利益和價值觀的國際環境,並在這一體系中與中國共存。他說:「美國的中國政策目標是創造一種環境,使兩個大國在可預見的未來必須在國際體系中運行。」沙利文也強調,美中之間仍是在進行一場競爭,但美國的目標不是遏制中國,這也不是一場新冷戰。

值得一提的背景是:就在沙利文對中國示好發言前一天的10月6日,他在瑞士蘇黎世與中共級別最高的外交官員、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舉行了會晤,雙方原則上同意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年底前以視頻方式舉行峰會,但會晤的日期尚未宣佈,有關細節也仍在敲定之中。

美國之音分析說:有分析將沙利文的此番話解讀為是華盛頓在今年年底前舉行美中首腦線上峰會前向北京釋放一些善意。但亦有分析認為,沙利文的最新表態並沒有跳脫國務卿布林肯提出的對華「競爭、合作、對抗」三分法的框架,而是意味拜登政府打算以更理性務實的態度處理美中關係。

美國哈德遜研究所政治軍事分析中心主任理查德·魏茨(Richard Weitz)並不認為美中關係已經觸底反彈,雙方在幾乎所有重大議題上的分歧都沒有縮小,他也不預期拜習的線上峰會能夠取得任何重大突破。魏茨認為,拜習會將是一場類似普京-拜登峰會的會晤,聚在一起,交換看法。而且拜習會晤還只是線上的,甚至不是面對面的。

沙利文體現善意,但美國議會政府這些國家機器尚在原定軌道前進:9日星期二,四名美國聯邦參議員和兩名聯邦眾議員搭乘一架美國海軍飛機抵達台北松山機場訪問。中共國防部對此表示反對和譴責。白宮也已宣佈將在12月9日和10日召開線上的「民主峰會」,共有100多個國家獲邀。作為拜登的總統競選承諾之一,台灣也收到了美邀請。沙利文如果想體現對北京的善意,那屆時台灣方面將以何種級別和規模參與呢?中國經常聲明自己對台灣的忍耐已達到極限而威脅用武。能夠讓台灣不獨的美國,如何才能讓大陸對台灣不武呢?沙利文對北京的善意,能夠換回北京對台不武嗎?

沙利文從來不是對華鷹派,拜登選擇他擔任美國總統身邊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絕不是偶然的。早在2019年,沙利文與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協調員庫爾特·坎貝爾(Kurt Campbell)共同撰寫了一篇《沒有災難的競爭:美國如何既挑戰中國又與之共存》的分析文章,其中有如下對中國的估計:「與蘇聯不同的是,中國已深深融入世界,並與美國經濟交織在一起,……今天的中國在經濟上更強大,在外交上更老練,在意識形態上也比以前的蘇聯更靈活」,結論是中國不會成為第二個蘇聯。

沙利文聲稱要放棄改變中國,但中國放棄改變世界了嗎?旅美經濟學家何清漣「習近平是否接受美國的和平共處呼籲?一文指出:「中國的地緣政治版圖早就從亞洲擴大到亞太地區。在南海以及亞太地區的動作早就引起了台灣與澳大利亞、日本等國的嚴重焦慮。」

「美國幾乎無法影響中國政界,而中國政府一直在設法滲透美國政界,前國務卿彭佩奧曾指出中國除了滲透華府政治圈之外,還努力影響州等地方政治。」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11月9日針對沙利文「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的發言,也在推特上表示擔憂說,「一旦落入這個認知誤區,西方人就會放棄促進和幫助中國民主化的努力,而一旦放棄了促進中國民主化的努力,他們就可能轉而認為,西方必須學會和專制的中國和平共處。那就更糟了。」

習近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如果是中國想要改變世界咒語的上半句,沙利文的「美國不想改變中國」也許就該是它的下半句。兩者缺一不可。

責任編輯: 李韻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111/167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