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調查:九成外國記者憂立假新聞法 協會促港府三思

2014年2月23日香港舉行要求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示威活動,包括民主派議員在內的抗議者站在橫幅前

在網媒《加山傳播》因為形勢而解散所有香港員工、但又「礙於法律所限未能詳闡細節」之後,香港外國記者會的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記者認為,《港區國安法》實施後令新聞工作環境變差;絕大部分受訪記者更對港府擬訂立假新聞法表示憂慮。該會會長瑞凱德(Keith Richburg)敦促港府重新考慮是否要立法,反而要重建新聞工作者的信心,以免損害香港作為廣受國際傳媒歡迎之地的名聲。

香港外國記者會在8月至10月向會員進行調查,99名受訪者中,有70人是海外駐港記者,29人是本地媒體記者,總響應率為25%。該會今(5日)天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91%受訪者對港府打算立法禁止假新聞表示「十分憂慮」或「有點憂慮」,表示「不憂慮」的只有3%。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和保安局長鄧炳強不止一次表示,欲立法打擊假新聞,當中,林鄭月娥5月時明確指出,港府正在研究制定「假新聞法」,以應對「錯誤信息,仇恨言論和謊言」;又指假新聞對很多人造成傷害,須嚴肅對待。當局正研究海外例子,暫時未有立法時間表。

有關建議獲得不少建制派支持,但民主派人士和香港記者協會均反對,記協主席陳朗昇形容,「假新聞法」將會成為傳媒頭上的一把刀,以現在日益收窄的傳媒環境,立法將會令傳媒更感擔憂,令業界自我審查的問題更嚴重。

另外,外國記者會的調查又顯示,83.8%受訪者認為,香港的工作環境變差,15.2%認為「沒有改變」,只有1%認為「變好」。調查引述受訪者指出,變差是因為在國安法下,大家不知道「紅線」在哪?在此情況下,56.1%受訪者承認,報道時有「自我審查」甚至避開敏感議題,表示「完全沒有」自我審查的有43.9%。

調查又發現,86%受訪者表示,自國安法實施後,找受訪者具名點評時事有困難,即使是一些相對中性的議題亦會被受訪者視為太政治化。調查引述個別受訪者指出,消息人士過往很開放,願意評論不同議題,傳媒亦毋須憂慮什麼題材可以報道或要如何保護受訪者;但現在很多人拒絕接受訪問,尤其是在《蘋果日報》被迫停刊後;傳媒亦要顧及保護數據和消息來源。

該會會長瑞凱德表示,調查結果反映,聲稱香港可續享新聞自由的保障並不足夠,當局須以行動恢復記者的知心,以確保香港長久享有廣受國際傳媒歡迎的地位不受影響,保障國際上享負盛名的香港新聞自由。

撤港《加山》創辦人馮達浚涉初選案還柙報道曾奪人權新聞致

而在昨(4日)晚,在反修例運動期間成立的網媒《加山傳播》在臉書公佈,鑑於情勢發展,在權衡風險後決定實時遣散所有仍身處香港之成員,「今後《加山傳播》在外之一切華洋瓜葛,俱與該些人士無關,海外成員則不受影響」。創辦人胡戩在聲明中表示,「憾此夜未能再逆風同行,……《加山傳播》此後在港只剩回憶,再無餘燼。」

至於《加山》為何作此決定,聲明只是說,「礙於法律所限未能詳闡細節」。

胡戩在今年5月後已由飛往台灣,而《加山》另一位創辦人馮達浚因為涉及民主派「35+」初選案而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他在還押逾以個月後,昨日再被國安法指定法官拒絕其保釋申請,須要繼續還押。

《加山傳播》的宗旨是傳承「平等、自由與責任」,因大量報道反修例運動的現場情況而廣受網民關注。今年5月,《加山》奪得人權新聞獎中兩個獎項,分別是以〈旺角黑夜採訪記者遭受行刑對待〉的報道奪得「學生-電台、電視及錄像」組別大獎,和〈「我根本都唔系叫韓寶生」——劫後余亡〉報道奪得「學生-文字」組別優異獎。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106/166873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