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民國老校長剪影

作者:

蔣夢麟:好的教育就是要讓學生發展到極致

蔣夢麟(1886-1964)是浙江餘姚人。他小時候因為痛恨私塾死板的教育方式,曾經常逃學,並發誓要燒毀私塾,殺死先生。

1909年,蔣夢麟赴美國留學,入加利福尼亞大學深造。剛到美國,他看到學校門口和圖書館閱覽室有許多栩栩如生的裸體塑像,心裏充滿疑惑。心想,學校是智慧的源泉,為什麼要把裸體男女擺在這麼明顯的位置?後來他聽到一位倫理學教授說:讓女生多看一些男人的裸體像,可以糾正她們忸怩作態的習慣。同理,讓男生多看一些女人的裸體像,也可以減少他們的邪念。

1917年蔣夢麟學成回國後,在商務印書館的《教育雜誌》擔任主編。他在一篇文章中說:好的教育,就是要使學生的思想、身體、審美和愛發展到極致。為了擁有好的教育,人們在制度設計中才增加了自由、民主、平等、共和等理念。否則,統治者就會把老百姓當作一群羊,大搞愚民教育和「牧民政治」。

不久,蔣夢麟應蔡元培邀請去北京大學擔任教務長。當年的北大之所以成為五四運動的發祥地和中國思想文化的制高點,與蔡元培、蔣夢麟有很大關係。

梅貽琦:不取巧不偷懶不作偽,才能有所成就

梅貽琦(1889-1962)是天津人。「天津梅氏」是當地望族,並享有「忠厚積德」的聲譽。清朝末年,梅家開始衰敗,梅貽琦的父親雖然是秀才,卻只能在店鋪里謀生。

梅貽琦青少年時代在南開學堂和保定高等學堂度過,後來考取庚款留學生資格赴美國學習電機專業。

1915年學成回國後,他應清華學校的邀請前去任教,從此他把畢生經歷貢獻給這所學校。

1931年,梅貽琦擔任校長職務。上任不久,他就告誡學生:有人認為學文學的不必注意理科,學工科的不必注意文科,這種看法似乎太狹窄了。作為學生,你只有不斷地擴大學問的範圍,才能對人生和世界有正確的了解,才能讓增加自己的生活情趣,才能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基於這一原因,他建議同學們在一二年級先不要確定自己的專業,到了三年級以後再作選擇。當時整個社會重理輕文的思想特別嚴重,梅先生又是工科學士,他能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建議,實在是難能可貴。

第二年,他在開學典禮上又誠懇地指出:「我認為教授的責任不僅是指導學生如何讀書,如何研究學問,還要指導學生如何做人。因為求學與做人是相互關聯的,凡能真誠努力做學問的人,就會不取巧,不偷懶,不作偽,這樣的人最終是會有成就的。」

胡適:做學問是為了讓生命更有意義

胡適是安徽績溪人。他幼年喪父,從小在母親的呵護下長大。小時候曾在上海讀書,後來考取第二批庚款留學生資格去美國留學,先後康奈爾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深造。1917年,他因為倡導白話文運動應邀回國,入北京大學任教,並成為中國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

1928年,他出任上海中國公學校長。第二年,他在畢業典禮上對同學們說:「你們現在要離開母校了,我沒有什麼禮物送給你們,只好送你們一句話罷。這一句話就是不要拋棄學問。」

為什麼「不要拋棄學問」呢?他解釋說:因為你們以前的功課大部分是為這張文憑而做的,從今以後,你們可以按照自己的心願去自由研究了。所以我希望你們趁現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努力做一種專門學問。要知道,學問不僅是學者的事,普通人也需要,因為它可以讓你的生命更有意義。退一步說,即使從就業的角度來考慮,學問也是不會辜負人的。如果只知道混飯吃而不重視學問,三五年之後,你們就都會被年輕人淘汰。到那時候再想補救,就來不及了。

此外,胡適在1946年重返北大擔任校長的時候,還在開學典禮上說過這樣的話:我希望同學們不要只談自由,不注意獨立。所謂獨立,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以別人的思想為思想,以別人的信仰為信仰,否則,你就只能是作奴隸。

張伯苓:南開大學培養的是公民,不是順民

張伯苓,1876年生於天津。他祖父是商人,但父親卻酷愛音樂,在天津有「琵琶張」之譽。因為父親「不務正業」,所以到了張伯苓出生的時候,家裏已經窮到靠母親替人幫工的地步。

張伯苓從小酷愛讀書,由於家境貧困,他只能報考不收學費的北洋水師學堂。畢業之前他需要上船實習,正好遇上北洋艦隊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就連實習的船隻也沒有剩下。這對張伯苓刺激很大,他認為救國之道不在於買船造炮,而在於通過教育來改變中國的落後面貌。

於是他離開北洋水師,去了嚴氏家館任教。嚴氏家館是一位「省部級」大員嚴修在退休後出資辦的私塾。經過幾年努力,張伯苓把這所私塾發展成中學堂。這個學堂培養出許多著名的人物,其中有中國社會學奠基人陶孟和、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中國話劇事業的開拓者張彭春等人。

因為學生越來越多,該校搬遷到一個叫南開窪的地方,並增設了大專班。在此基礎上,南開大學於1918年正式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正規私立大學,而它的創辦人就是張伯苓先生。

隨後,張先生為南開大學制定了「允公允能、日新月異」的校訓。一位老校友在解釋「允公允能」的時候說:「貪污的由來,是不知有『公』;腐敗的原因,不外是無『能』。」由此可見,貪污腐敗泛濫成災,除了在頂層制度設計上存在嚴重的問題外,教育的失職或者說失敗,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張伯苓認為,南開大學的目標是為現代社會培養公民,而不是為專制社會培養順民。今天的學生就是明天的公民,如果大家在學校里沒有養成獨立的人格和自治的習慣,那我們這個國家就不會有什麼希望。

竺可楨:千萬不要有做大官賺大錢的想法

竺可楨(1890-1974),浙江紹興人。他早年在上海復旦公學和唐山路礦學堂就讀,1910年赴美國留學,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20年回國後,曾擔任中央研究院氣象所所長和中央大學教授。

1936年,他應蔣介石之邀出任浙江大學校長。上任伊始,恰逢他的母校哈佛大學建校三百周年紀念,於是他向浙大師生介紹了哈佛的辦學理念:第一,主張思想自由,反對政黨和教會的干涉;第二,學術研究不能全注重實用,應該給理論科學充分發展的機會。

此外,他還對同學們說:大學教育的目的,不是要你們掌握賺麵包的能力,而是想讓你們在吃起麵包來有滋有味。大家千萬不要有做大官賺大錢的想法,否則就有可能變成貪官污吏。

隨後,他又對教授們說:教授是大學的靈魂,一個大學學風的優劣,全視教授為轉移。假使大學裏的教授以研究學問為畢生事業,以教育學生為無上職責,自然會養成良好的學風。

任鴻雋:教育的目的是人的發展,而不是信徒的造成

任鴻雋(1886-1961年),四川墊江人。他早年在四川考取秀才,後來到上海求學,與胡適有同學之誼。1908年他赴留學日本,專攻應用化學,為的是製造炸彈,推翻清朝統治。辛亥革命後,他從日本回國,擔任孫中山臨時總統府秘書。後來因為袁世凱稱帝,便去美國留學,獲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碩士學位。

1918年回國後,任鴻雋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商務印書館編輯、東南大學副校長、四川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總幹事等職。他的太太陳衡哲是新文化運動以後最早的女作家和女教授。

1932年,針對國民黨企圖在學校里推行黨化教育,任鴻雋在《獨立評論》發表文章說:教育的目的,在一個全人的發展,國民黨的目的,則在信徒的造成。教育是以人為本位的,黨是以組織為本位的。因此,有了國民黨的黨化,必定是沒了教育;反過來說,要有教育,必定要除去國民黨的黨化。

羅家倫:理想是人生的蓓蕾,學問是滋養蓓蕾的雨露

羅家倫(1897-1969)字志希,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西進賢。他早年曾在上海求學,後來考入北京大學。五四時期,他和傅斯年等人發起新潮社,創辦《新潮》雜誌,並被推選為學生代表,起草了《北京學界全體宣言》。據說這份宣言是當時唯一的印刷品,而「五四運動」這個概念也是他最早提出來的。

1920年,羅家倫等五位北大同學在著名實業家穆藕初的資助下出國留學。因為清朝末年曾經有五大臣出國考察憲政,所以他們出國也有「五大臣出洋」之譽。

出國以後,羅家倫曾遍訪歐美著名大學,卻沒有獲得任何學位。據馮友蘭說:當時在中國留學生中有兩種人:一種人只要學問不要學位,他們隨便遊走,隨便選課,羅家倫、陳寅恪就屬於這種人;另一種是奔着博士學位去的,馮先生自己就是這種人。

六年以後,羅家倫遊學歸來,擔任東南大學教授。不久,他投身於北伐革命,並擔任了蔣介石的秘書。1928年,他被任命為清華大學的校長,當時才31歲。

羅家倫上任以後,除了提出「廉潔化、學術化、平民化、紀律化」的治校方針外,還通過機構改革和提高工資等方式確立了教師的主導地位。所以當時在清華園裏流行着「教授是神仙,學生是老虎,職員是狗」的順口溜

1932年,羅家倫又擔任中央大學校長。中央大學的前身是東南大學。這所大學在因為有中共地下黨的活動,所以學生們經常鬧事。羅家倫上任之前,該校正處於停課狀態。羅家倫上任後,首先提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計劃。但是正當他雄心勃勃地實現這一計劃時,突如其來的盧溝橋事變改變了一切。

抗日戰爭開始後,中央大學在羅家倫的領導下遷移到重慶沙坪垻。在一次畢業典禮上,羅家倫告誡自己的學生說:進入社會以後,你們既要有偉大而堅定的理想,又不能拋棄學問。因為理想是人生事業的蓓蕾,學問是滋養這蓓蕾的雨露。

胡先驌:物質享受是一種低級趣味

胡先驌(1894-1968),字步曾,江西永新人。他的曾祖父是道光年間的探花,擔任過貴州學政、都察院御史等職。胡先驌以「步曾」為字,是要步曾祖父的後塵,以便光耀門庭。

胡先驌到兩歲才會說話,所以家裏人曾以為他是啞巴。但是他記憶力很強,四歲左右就認識幾千個字。據說他五歲的時候,家裏來了客人,曾在酒席上以「五齡小子」考他,他馬上以「七歲神童」相對,使滿座為之驚訝。

1909年,胡先驌考入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當時他才15周歲。

1912年,他又通過考試留學美國,入加州柏克萊大學深造。四年後他學成回國,先在廬山森林局擔任副局長,後來到東南大學任教。1923年,他再度赴美國留學,入哈佛大學從事植物分類學研究。回國後,他參與創辦了靜生生物調查所、廬山植物園、雲南農林植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後來他因為發現了水彬,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譽。

抗日戰爭爆發後,胡先驌擔任中正大學校長。他告誡自己的學生說:儘管我們周圍有許多不法奸商和貪官污吏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但無論對國家還是對自己,那都是一條自取滅亡的道路,因此,大家千萬不要羨慕那種醉生夢死的生活方式。

另外,他在一次演講中對學生們說:「物質享受是一種低級趣味」,豐富快樂的人生並不需要獲得很高的物質享受。現在許多人求學的目的不是為了精神的需要,而是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這種人的志向未免太低了,將來也很難獲得豐富快樂的人生。

2020-10-26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老智有話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105/1668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