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鈎沉 > 正文

三八線,為什麼是「38°線」

這是一個經典的「地緣穩態」問題。

感謝讀者的點題,今天,我們來正經談談朝鮮問題,就說說38線好了,看看這條當代最著名的停火線,背後究竟藏着什麼玄機。

1

「他可不是亂劃的哈,他是有beer來」

很多講韓戰的文章在談論二戰後半島南北對峙的格局形成時,都會提上一句「38線是二戰後由兩名美軍上校在匆忙中臨時劃定的美蘇對日受降分界線。」

這句話給人造成了一種錯覺,感覺好像38線是美蘇雙方臨時「亂劃」出來的,但這種感覺實則似是而非。

美蘇對朝鮮分區佔領的最早構思,來源於1945年的雅爾塔會議。美國羅斯福當時雖然已經知道了曼哈頓計劃,但顯然也沒有預料這種武器的巨大威力,一算賬,發現想要打敗叫囂「一億玉碎」的日本,光靠美國還需要一年半左右的時間,讓50萬美國棒小伙子送命。

對死不起人的美國來說,這是無法承受的代價,於是羅斯福又搬出了盎格魯撒克遜民族找人頂缸的老套路,要求斯大林對日宣戰。

斯大林同志非常爽快的答應了這個提議。但秉持俄羅斯人(雖然他其實不是)無利不起早的套路。明確表示:想讓蘇聯出兵,戰後必須給好處才行。

於是在之後的會談中,「慈父」很快拿出了一份詳細的「賬單」,其中包括「庫頁島南部和千島群島在戰爭結束時歸蘇聯」、大連作為「國際化自由港」和蘇聯「使用滿洲鐵路」。並宣佈,「如果這些條件不能得到滿足,我就難於向蘇聯人民解釋,為什麼我們要參加對日作戰。」

但請注意,在這份蘇聯事先已經擬好的「賬單」中,原先並沒有朝鮮半島的位置的。

也就是說,對於日後成為冷戰角力重點的這個半島,胃口向來很好的斯大林,居然沒有首先提出對該半島的方案。

為什麼?之後我們會理解,不是斯大林沒想法,還是太不好提。

總之,最後還是在羅斯福的提議下,美蘇兩國臨時協商了一個對朝鮮處置方案:戰後朝鮮將像日本本土一樣,由中美英蘇四國執行分區佔領和託管,直到半島上成立一個「穩定且中立」的民族國家為止。

但這個「四國佔領」方案,目前也查不到究竟是怎麼個佔領法。

不過,從很多細節我們可以推測處,美蘇兩國智囊們對戰後朝鮮的分區佔領,至少是做過預案的。因為既然要執行分區佔領,那麼地盤怎麼劃,雙方一定會有各自的心理底線。

然而,這個四國託管朝鮮的方案在實施中很快就變了味。此時,英國的國力軍力在二戰中幾乎消耗殆盡,「皇冠上的明珠」印度已經讓約翰牛焦頭爛額,根本無暇顧及遠東;

而中國的蔣某人,則一心想着在日軍投降後儘快搶地盤,光一個東北都兵不夠,更別說朝鮮了。

於是戰後對半島的共管,從最初的「四國大戰」變成了兩強對峙。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蘇聯於8月8日對日本宣戰。僅僅一個星期以後,日本就宣佈投降。

日本投降的速度顯然出乎了美國人的預料,得趕緊想轍了。

1945年8月10日深夜,美國國務院、陸軍部、海軍部在五角大樓召開緊急協調會議,會議的主要內容就是商討在朝鮮的受降問題。而所謂「38線是美軍兩個上校隨手劃出」的說法,也來源於這場會議。在會上,美國陸軍助理部長麥克洛伊要求參會的參謀人員迪安·拉斯克上校和另一位上校查爾斯·博尼斯蒂爾一起劃定「一條儘可能向北推進」,但又不致「被蘇聯拒絕」的分界線。

美國人劃定38線的舉動,說白了很像今天兩家公司在商務談判時進行的「猜牌」——美國人非常清楚,要在朝鮮半島上至少切下多少蛋糕,對家蘇聯一定早有了一個底線,但精明的斯大林自始至終都沒有說,就讓美國人去猜。美國人此時所能做的,就是儘量猜出這個底線究竟在哪裏,並且貼着這條底線,提出自己的議價。

那麼,拉斯克上校這個「猜底線」的任務究竟完成的如何呢?

從美國人的角度講,他的工作幾乎可以得滿分。

因為,熟悉歷史的人會知道蘇聯人在朝鮮的底線根本不難猜,因為早半個世紀前,就有人替美國人「演算」過了。

2

百年前的那顆種子

是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38線的「發明權」其實不屬於美國人,而是日本人。創造時間也不在1945年,而是早了整整半個世紀。

1895年的甲午戰爭中,清廷大敗虧輸,慘白給了日本。在我們的印象中,戰後的朝鮮半島立刻被日本拐走了。可是真實的歷史情況比這要複雜曲折的多。朝鮮,作為玩了上千年「間於齊楚」遊戲的夾縫小國,是沒那麼容易就被日本拿下的。

當時把持朝鮮政局的閔妃(也就是韓劇里那個明成皇后)可不願意成為日本傀儡,在看到大清不行了以後,立刻聯繫了對半島同樣虎視眈眈的沙俄,向沙俄許諾了採礦權、砍伐權、鐵路修建權等一系列權力,總之就是想靠「賣國」的方式搞聯俄制日。

日本人對閔妃的這種花活兒當然不能忍,於是搞了個「乙未政變」,派了個日本浪人刺殺了這位朝鮮低配版的武則天

但也虧了死在日本人手上這個結局,要不然明成皇后在韓國的名聲只怕不會比慈禧太后在中國好多少。

此舉徹底激怒了沙俄。1896年2月,沙俄使館直接派了一個連的士兵,把朝鮮的高宗護送到了俄國駐朝鮮使館「保護」了起來,這便是歷史上的「俄館播遷」。這位高宗一進了沙俄使館就狂發各種政令,把朝鮮親日內閣的那幫大臣全給罷免了。朝鮮政局一夜變天,日本報紙都驚呼:「日清戰爭」是不是白打了?

這一來,日本政府當然更焦躁了。於是同年,時任日本首相的山縣有朋親自出馬,以去慶賀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為由,千里迢迢跑到莫斯科去跟老毛子談判。

而沙俄那邊呢?對只派出了外交大臣羅巴諾夫與其對接,正在準備加冕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一邊摸着自己當年被日本刺客砍的傷疤,一邊吩咐這位大臣「別對日本人留絲毫的客氣。」

1891年的「大津事件」中,尼古拉二世被狂熱的日本「愛國主義者」所砍傷。

是的,趾高氣昂的沙俄當時其實沒有把任何「黃種人國家」放在眼裏,你日本打贏了清國,那有如何?我們手裏有人(高宗)又有槍,敢跟我們俄羅斯大爺硬碰硬嗎?

所以這場談判談的異常艱苦,山縣有朋首先拋出了所謂「以滿易韓」的條件——中國東北的利益,沙俄可以全部拿走,日本只拿韓國。咱兩家以鴨綠江為界,劃分勢力範圍,豈不美哉?

羅拔諾夫的回答是沒:「為達成雙方諒解,帝國(俄羅斯)必須在朝鮮半島上獲得一個優質、安全的港口。」

於是日本這邊又拍電報緊急協商、翻箱倒櫃的搞了半天,最終提出了雙方以38線為界劃定勢力範圍的設想。

但對於這個提議,俄方最初也是拒絕的,但為了讓山縣有朋好歹能從莫斯科回國,雙方十分勉強的簽署了一個《山縣-羅巴洛夫協定》,兩國立刻發生衝突的危險,好歹消弭掉了。

此後日俄雙方一致就對怎麼分割朝鮮半島利益的問題反覆扯皮,官司一直打到1904年,沙俄駐日大使突然向日本發出提議,說「為了保證半島和平」,日本可以在朝鮮半島北緯38度以南的任何地方登陸,「帝國(沙俄)不予任何干涉。」

這個照會,相當於接受了山縣有朋在1896年提出的「38線設想」。

只可惜「當初你對我愛答不理,如今我讓你高攀不起。」1904年的日本,已經磨刀霍霍的準備「賭國運」了,沒過兩天日俄戰爭就正式開打了。還什麼38線不38線的呢?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沙俄對日本的這個提議反覆猶豫了8年才考慮清楚呢?其實答案就在羅巴諾夫第一次見山縣的那句話里——俄羅斯想要「優質、安全」的港口。

3

陸國的海權與海國的陸權

是的,沙俄,以及後來的蘇聯,樂於介入朝鮮半島事務的根本原因,不是為了拓展勢力範圍,而是得到一個足夠「優質、安全」的港口。

首先說「優質」問題,的確沙俄在19世紀末鯨吞清朝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之後,總算拿到了海參崴,並改名符拉迪沃斯托克(意為「征服東方」)。

但這個好不容易搶來的港口算不算良港呢?其實很難說。

現在中文網絡上,對符拉迪沃斯托克到底是「凍港」還是「不凍港」眾說紛紜。其實嚴格說來,這兩種說法都對,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內港被俄羅斯人命名為「金角灣」,這個內灣在冬天是不上凍的。但從「金角灣」出來後,艦船需要經過「東博斯普魯斯海峽」才能真正進入外海,而這個海峽冬季是冰封的。

捎帶說一句,從「金角灣」和「東博斯普魯斯海峽」這倆精羅味道濃厚的名字你也可以看出俄羅斯人在想啥——他們把這座城市當成了自己的新君士坦丁堡,要以此為基地一逞其雄心。

但雖然看上去和君堡神似,但符拉迪沃斯托克只是一個「偽不凍港」。這顯然不能滿足從彼得大帝起就立志將海軍作為自己「第二隻手」的俄羅斯帝國。

那怎麼辦呢?好辦,再沿着地圖往南找,看看下一個不凍港在哪裏,佔了就可以了。

於是我們跨過中俄朝三方邊界線,找到了朝鮮的元山港。

這個今天在很多地圖上不起眼的港口,在百年前的日俄博弈中,扮演了十分關鍵的角色。

朝鮮半島雖然海岸線漫長,但真正適合做優質軍港的港口,只有釜山、元山和仁川這三個。而這三個港口剛好分佈在半島的南、東、西這三條海岸線上。元山又剛好最靠北,冬季不封凍,氣候還較為溫潤。

19世紀末日本染指朝鮮時,一眼就看到了它的戰略價值,在1880年就將其侵佔並開設為軍港。

從元山開港之後,日俄關係就一直很緊張,因為俄羅斯人感覺到駐紮元山港的日本海軍可以非常方便的監視駐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遠東艦隊的一舉一動。而且,俄羅斯人看佔據元山港的日本,是非常羨慕嫉妒恨:這麼漂亮的「媳婦」,怎麼就讓你摟去了呢?——明明都應該是我的。

所以,當羅巴諾夫提出沙俄需要在朝鮮也有軍港時,山縣有朋立馬get到了他的意思。並拿出了「38線議案」。

元山與平壤幾乎同緯度,都在北緯39度線上,而漢城和仁川則在北緯37度線上。所以38線的劃分,既平分了朝鮮的陸地,更重要的,也是對朝鮮半島港口和海權的劃分。

日本人的意思是:想要港口啊?簡單,元山和東海岸你拿走好了。

但這個方案踢完了,俄羅斯人此時對這個讓步,已經無法感到滿足了——因為1896年,打着給參加尼古拉二世加冕禮的名義,同期前來與沙俄談判的,還有另一位重量級人物:李鴻章

與山縣有朋的主要談判對手只有羅巴諾夫不同,沙俄負責接待李鴻章的人,還包括沙皇密友、號稱「俄羅斯近代化之父」的權臣維特伯爵。

同年6月3日,當山縣還在與羅巴諾夫虛與委蛇時,中俄《禦敵互相援助條約》(即《中俄密約》)已經簽署。這紙條約的簽訂,讓沙俄看到了染指整個中國東北,和獲得整個東北亞最優質的軍港——旅順的可能性。這個時候,沙俄的心理價位水漲船高了。

不管其他事情上表現如何,李鴻章這次訪俄的確是認認真真的賣了一次國。所謂「老來失計親豺虎」。

看一下地圖你會發現,如果俄羅斯要在旅順駐軍,那麼僅僅在朝鮮半島上獲得元山就是不足的。因為這意味着俄海軍的軍力將被橫在中間的對馬海峽所切割,分為東西兩部分,一旦與日本及其盟友開戰,將首尾不能相顧,陷入極為被動的戰略劣勢當中(這種擔憂,在後來的日俄戰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對馬海峽成為鎖死沙俄野心的咽喉。

解決的辦法是將勢力範圍進一步向南拓展,獲得釜山港,這樣沙俄在東北亞的這盤海權棋,就可以做活了。

這就是羅巴諾夫在山縣提出「38線提議」時無法答應的原因所在。

可是,讓沙俄佔據整個朝鮮半島,進逼釜山,又是日方萬萬無法答應的。因為釜山距離日本本土實在太近了。

站在釜山港,晴天時就能看到日本的對馬島,站在對馬島,又能眺望日本的北九州。一旦朝鮮半島落入沙俄之手,當年蒙古忽必烈侵日的一幕隨時都可能重演,日本根本無法抵擋這樣一支強大陸軍對自己虎視眈眈。

於是一個有趣的悖論,就第一次在朝鮮半島形成了——

沙俄這個大陸國家,為了擴張其海權利益,必須佔據朝鮮半島,橫向打通對馬海峽。

而日本這個海島國家,為了維護其陸權利益,又必須阻止沙俄的如意算盤,以便在縱向上保證通往日本的「陸橋」的安全。

於是,雙方的訴求在這個十字路口上撞了車。只能打一仗了事。所以日俄戰爭的實質。就是一場陸國的海權與海國的陸權的碰撞。

4

美國人為什麼會變卦

日俄戰爭半個世紀後,美蘇在半島上的博弈,其實就是這種矛盾的續演。

不管有意還是無心,拉斯克上校的38線顯然與山縣當年想到了一起:通過一條38線,美國人把元山港連同整個西日本海的制海權讓給了蘇聯,名義上滿足了這個國家對不凍港的百年夙願。

但通過控制釜山、仁川,連同日本和中國青島。美國拉起了一張巨大的海上封鎖網,將戰後駐旅順的蘇聯海軍與駐海參崴、元山的蘇聯艦隊分割成了兩部分。蘇聯在遠東的海權,又成了一盤看起來有「眼位」、其實沒出路的死棋。

但這張網的編織代價太大了。美國需要在亞洲大陸登岸,扶植一系列親美政權。所以,1949年前後,由於中國政權已經易手,美國一度放棄了這一高成本戰略。1950年年初國務卿艾奇遜還重申,朝鮮半島和中國台灣地區,不在其防禦圈之內。

但隨後中蘇同盟的成立和韓戰的爆發,讓美國人意識到了放棄這一戰略後的另一種潛在威脅:如果朝鮮半島被親蘇政權所統一,蘇聯的力量近抵釜山,那麼蘇聯在東北亞的這盤「海權棋」,就讓它做活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元山—釜山—旅順,蘇聯的艦隊可以沿着整個歐亞大陸的海岸線自由穿梭,美國再想遏制蘇聯染指太平洋,要付出比之前多太多的代價。

而另一方面,讓強大的蘇聯陸軍隨時可以出現在對馬海峽對岸,也會令駐日美軍晝夜難安,美國在日本的駐守成本會成倍的加劇。

所以在一番權衡之下,美國最終在1950年整個半島已經已經接近被朝方拿下時,插手了韓戰,這背後是一個複雜的戰略成本考量。

嚴格的說,韓戰最終達成的停戰線已和之前有所不同,停戰線的東部比38線更靠北一些,而西部則比其稍微靠南一些。

但北緯39度線上的平壤和元山仍在朝鮮手中,北緯37度線上的漢城和仁川仍在美韓控制下,蘇聯獲得了部分海權,而美國控制了陸橋和對馬海峽咽喉的戰略態勢未變,所以「三八線」依然還是「38線」。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同年板門店停戰協定簽署。1955年,蘇聯將旅順港交還給中國,隨後蘇聯海軍力量逐步退出對馬海峽以東的東亞海域。

至此,冷戰中東北亞地區新的戰略平衡達成了。這個平衡與整整半個世紀前日俄之間曾經嘗試達成、卻終不可得的那個平衡,是很相似的。

5

無法配平的「地緣混沌擺」

分析朝鮮半島百年來的博弈格局,我們需要引入一個概念,那就是「地緣穩態」。

與物理學上一切物理運動,仿佛有生命一般,在「追尋」最終達成一個規律、穩定的狀態類似。人類歷史上的國家博弈局勢,無論表現形式是外交還是戰爭,雖然會隨着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長不斷起伏,但最終都在尋求達成一種基於地緣格局的穩態。

而區別在於,有些地緣格局下,這種「穩態」是很容易達成的,比如中國歷史上,長城一線與秦嶺-淮河一線,就是兩條天然的「地緣穩態」達成點。

遊牧民族與中原王朝無論上演什麼樣的金戈鐵馬,一方要「直搗黃龍」,另一方想「立馬吳山」,但一般最終都會把疆界固定在這兩條邊界附近的位置。除非一方有絕對的強力(像蒙古帝國掃平歐亞那般),否則這種穩態是很難被打破的。

但在另一些地緣格局下,這種「穩態」很不容易達成。這種地緣結構,就像物理中的混沌擺一樣,任何微小的變量都會被系統所放大,最終被放大干擾整個體系平衡的大變量。

在這類系統當中,由於「地緣穩態」極難達成,所以區域總是處於極大的不穩定當中。圍繞這些地緣展開的大國博弈,是國際博弈中的「三體運動」和「混沌擺」。

人類歷史曾經出現過的這種「地緣混沌擺」有很多,比如諾曼第公爵威廉奪取英格蘭之後的英法格局,又比如希臘革命之後的巴爾幹半島,都進入了持續的戰爭與動盪當中,往往一個國王的登基或死亡,雙方戰力的此消彼長,都會成為新的動盪開始的導火索。

而朝鮮半島,毫無疑問就屬於後一種情況,海國的陸權與陸國的海權無法兩全的悖論,讓這個半島並不存在一個天然的地緣穩態點,最優解不存在。而所謂38線的本質,是在這種前提下,人為強行求出的一個「次優解」。

所以,圍繞這條線的紛爭,註定在未來還會上演。而對於身處或鄰近這個「穩態點」的人們來說。重新尋找穩態的過程,就像《三體》裏的「亂紀元」一樣,註定伴隨着變動、危機、戰火與苦難。

而更令人憂慮的是,在東亞,類似宛如混沌擺一般,僅僅處於暫時穩態中的地緣,可能遠不止這一處。

責任編輯: 葉淨寒  來源:海邊的西塞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16/1660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