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國文化 > 正文

西漢和隋唐的皇帝們為何老從長安跑到洛陽蹭飯?

關中地區沃野千里,秦漢以此為根本,向東進取建立了大一統王朝。此後,北周、隋、唐三個王朝,仍以關中為基地,奪取天下。但在整體處於盛世的情況下,隋唐時代的關中地區卻供養不起在長安的朝廷,開始頻繁出現天子帶朝臣跑去洛陽「就食」的情景。

隋文帝開皇十四年,關中地區的旱災引發饑荒,隋文帝帶領朝臣來到洛陽,讓一部分百姓也到關東地區逃荒就食。到唐朝,這個情況變得更為頻繁。據不完全統計,唐高宗時代,唐廷去洛陽就食過六次,「開元盛世」的唐玄宗極盛時代,朝廷也有五次去洛陽就食的記錄。以至於唐中宗李顯無奈自嘲道,堂堂大唐帝國皇帝被迫「就食東都」,淪落為「逐糧天子」了。

 alt=

中國河南省隋唐洛陽城明堂沙盤微縮景觀,攝影/秋影隨風。來源/圖蟲創意

隋唐時代的盛世期間,為什麼沃野千里的關中地區無法養活長安,以至於要去洛陽地區「就食」呢?當我們細細探究時不難發現,大一統王朝定都長安時,首都從未真正實現糧食自給,隋唐皇帝跑到關東「就食」,只是一種不太體面的表象罷了。 

秦漢時期供養長安主要靠關東

戰國時代的大部分時間,盤踞關中的秦國糧食狀況並不樂觀。根據對列國災害記載的統計,秦國在災害總數上略遜於魏國,但發生過的災害類型最多,經歷的饑荒也次數最多。不同於《大秦賦》這種影視作品,秦國從沒有真正解決糧食問題。在關中的鄭國渠和巴蜀的都江堰都已經竣工的秦末,關中地區的糧食保障仍然堪憂。

關中平原。來源/紀錄片《航拍中國》

秦始皇本紀》記載,嬴政繼位後的饑荒可謂接連不斷。秦王政三年,秦國「歲大飢」。四年,蝗蟲遮天蔽日,天下大疫。我們看不到秦國救災的記載,相反卻可以看到秦國此時在猛攻韓、魏。這些行動也許和饑荒驅動下,秦軍通過對外擴張掠奪糧食有關。秦國正式攻滅六國的第一戰——「滅韓之戰」,當年,「秦地動,民大飢。」秦國本土出現了大地震和大饑荒。秦國攻破趙都邯鄲當年, 秦國本土再次大飢。再過兩年,秦破燕都時,本土則是「大雨雪,深二尺五寸」。

也就是說,秦皇掃六合時,秦國正陷入連續四五年的大規模饑荒。有人據此推測,秦始皇正是為了降低和轉移國內災害影響,才突然大大提高了東進速度,讓秦軍趕緊打下六國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國都一般是各國的糧食聚集地和最大的產糧區。通過把各國糧倉掃蕩一空,秦國「以戰養戰」才暫時解決了國內的糧食危機。

 alt=

影視劇中的秦軍。來源/電視劇《大秦賦》截圖

到嬴政統一六國,長安第一次成為大一統國家的首都。這裏需要負擔的非農業生產人口大大增加:宮廷比之前更龐大,官員和衛戍部隊人數更多,還有從關東各國強制遷來的大量富戶。除此之外,阿房宮、秦始皇陵墓等大型工程也需要養活大量非農業人口。

但詭異的是,關中地區反而沒了饑荒的記載。這又是為什麼?

長安的糧食供應如何解決,比較常見的有三種說法:

首先是關中地區在鄭國渠竣工後物資豐饒、自給自足說。

鄭國渠確實為關中的糧食供應提供很大幫助,但這種提升效果是有限的。秦吞併六國前夕,關中地區發生連續性大饑荒,就證明了即使有鄭國渠,關中平原有時仍然難以維持糧食自給。秦末漢初,戰事頻仍,關中地區人口大幅減少、糧食壓力大為減輕。但到漢武帝時,作為國力復興的漢王朝京畿地區,關中人口的膨脹再次使得糧食供應變得極為艱難,甚至鄭國渠本身也已處於半廢棄狀態。

為此,漢武帝修復鄭國渠,將其重新命名為白渠,又在長安周邊修築三條新的灌溉渠,開鑿了六輔渠,去灌溉鄭國渠力所不及的高地。儘管如此,隨着長安城市規模的擴大和用兵增多,關中地區始終難以滿足巨大的糧食需求,不得不依靠外糧運入。

漢武帝修復了鄭國渠。來源/網絡

第二是巴蜀地區運入說,這個說法很大程度和劉邦從巴蜀地區攻佔關中,隨後東出爭霸天下,最終一統天下有關。

當時的漢水可以從漢中直達關中。但戰國末年到西漢初年,從巴蜀走水路進入關中需要翻越分水嶺,隴山以西渭水段的航運難度並不比通過三門峽的中流砥柱低。正因為航行極為困難,古蜀國才開鑿了金牛道。以成都平原的體量而言,給佔據關中、但還未統一天下時的秦國提供部分軍糧尚有可能,想供應大一統時代的秦都咸陽或漢都長安,可謂杯水車薪。

另外,在西漢建國不到二十年的呂后時代,四川發生了武都大地震,山體巨大滑坡阻斷了古漢水,使其分流成後來的漢江和嘉陵江,更導致巴蜀和關中之間的水路中斷,秦嶺和大巴山成為關中和漢中、巴蜀之間的天塹。後世的諸葛亮北伐始終受困於後勤,就和這次地震後水路的改變關係很大。武都大地震之後的西漢大部分時期,巴蜀運糧供給關中地區,從難度極大變成了得不償失。

 alt=

秦嶺兩邊的地貌。製圖:地球知識局

第三是關東輸入說。

雖然關中地區本身產出豐盛,隨着首都規模的擴大,富庶的關中平原難以供養這麼多脫產人口。這時,長安的糧食供應不得不依靠函谷關以東的山西、河南和江淮地區。關東地區向長安供給的糧食數量在整個統一的秦漢時期是節節攀升的。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就在今日鄭州附近地區設置了巨大的敖倉,一方面囤積糧食,一方面把這裏作為關東地區糧食向關中進行漕運時的中轉站。楚漢戰爭時,敖倉是雙方拉鋸的主戰場。到了漢初,按《史記·平準書》記載:「漕轉山東粟,以給中都官,歲不過數十萬石。」漢武帝繼位時,運輸規模進一步擴大。《史記·河渠書》記載:「漕從山東西,歲百餘萬石。」當時在河南三門峽的砥柱難以通行,以及水道、水量、航道結冰的水文因素干擾,這個數量基本是極限了。

漢武帝元光年間,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漢政府開始修漕直渠。最終,漕運里程縮短了600公里,大大降低了運輸難度。司馬遷在《史記·平準書》裏寫道,在漢武帝的一系列工程後,關東地區「歲漕關東谷四百萬斛以給京師」。再往後,隨着囤積糧食的需求進一步增加,「山東漕益歲六百萬石,一歲之中,太倉、甘泉倉滿,邊余谷」。

到了這時,才有了司馬遷筆下的「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從數十萬石到百萬石,從四百萬石再到六百萬石,每年運量數字節節攀升的背後,是關東地區為首都長安做出的巨大貢獻。 

從養不起一萬士兵到首都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後引發了全國性大內戰,關中地區遭到極為慘烈地破壞。隨後重新統一天下的東漢王朝把首都定在關東地區的洛陽。東漢時,漢朝和羌族的戰爭又使得長安城周邊的三輔地區遭到極大破壞。漢末,董卓遷都長安,但這次遷都未能讓長安得到復興,後來的兵亂更加劇了關中的衰落。從此,長安徹底降格為關中的區域中心城市。

東漢時期,首都遷到了洛陽。製圖/地球知識局

西晉時期,首都洛陽淪陷,一部分關中地區的豪族在長安擁立晉愍帝,重啟了長安的建都史,但不久旋即被匈奴人的漢趙政權攻陷。帶兵攻佔這裏的漢趙將領劉曜,多年之後也在長安建都,後又被關東石勒所敗。

每次失敗,都意味着關中地區、尤其是長安會遭到一波洗劫和掠奪。直到苻堅建立前秦、定都長安,新莽滅亡以來的長安再度恢復了大一統王朝首都的氣象。從這裏,前秦一舉統一北方,征服了蒙古草原和西域。然而好景不長,前秦在淝水之戰中失敗,北方再度陷入混亂,關中地區又一次淪為氐族人、鮮卑人和羌族人混戰的戰場,其遭到的破壞程度遠超前幾次,長安更是被鮮卑人完全摧毀。隨後,後秦、東晉、赫連夏、北魏等政權相繼統治關中,長安再度淪為區域中心。北魏佔領關中不久後爆發了蓋吳起義,長安城雖未受戰火波及,但關中地區遭到大肆燒殺,人口損失極為驚人。

北魏從平城遷都洛陽後,河洛地區才是他們的統治中心,長安依舊是區域中心。到北魏末年的六鎮起義引起天下大亂,關中地區再度陷入動亂。持續的戰亂加上當時的氣溫比現在要低3-4攝氏度,低溫導致農作物產量下降,關中地區能供養的脫產兵力越來越少。後來,北魏分裂為西魏和東魏,佔據關中的西魏政權在最慘時創下一個紀錄——饑荒來臨時,西魏連一萬人左右的脫產兵力都無法供養。

 alt=

北魏都城洛陽。來源/紀錄片《文化大百科 古都尋遺——北魏洛陽城》

當時,西魏軍在小關戰役中擊敗了東魏軍,第二年偏偏遇上了大饑荒,糧食大歉收。許多人都被迫啃樹皮草根,百姓之間甚至出現了人相食的情況。西魏的野戰軍萬餘人也面臨斷糧風險,所以冒死東進攻擊東魏設在弘農的糧倉。結果,占絕對優勢的東魏軍因為輕敵在沙苑之戰遭遇慘敗,西魏獲得了大量糧食,像七百多年前、統一之前的秦朝一樣,依靠關東的糧食度過饑荒。當時,西魏軍俘獲了七萬名東魏軍,但就算獲得了巨大繳獲,統帥西魏軍的宇文泰也覺得供養不起這麼多士兵,因此僅僅留下兩萬人,把其他人放回東魏。從這個事件可以看出,當時的關中在供養西魏朝廷外,荒年養一萬士兵都難,豐收時能供養的脫產士兵也有限。

經過西魏和北周50多年的經營,加上一系列戰爭中擄掠了大量民眾(如在江陵一地就將數萬平民擄掠到長安),關中人口逐漸恢復。長安人口到達了極盛期——49萬餘戶,比起東漢光武帝時代的十餘萬戶大大增加,但仍沒能超過西漢時的64萬餘戶。加上其控制的長江中上游和關東小部分地區,北周的實力雖然比不上北齊,但差距已經沒那麼懸殊了。利用北齊內部鬥爭激烈的機會,北周武帝宇文邕以小博大,滅亡了比自己強大的北齊,統一了北方。隨後篡奪了北周的隋文帝楊堅又進一步滅亡了苟延殘喘的陳朝,數百年來第一次重新統一了南北。

長安再度成為大一統王朝的首都。這次,他的糧食供應如何解決呢? 

人口空前的膨脹

長安從關中地區的西魏、北周政權首都變成統一整個北方的北周、隋政權首都,隨後進一步成為大一統政權的首都,其人口數量也節節高。

隋煬帝大業五年(公元609年)的統計,此時關中地區的人口為56.3萬戶272萬人,雖然戶數仍未能超越西漢時統計的64萬餘戶,人口卻超過了當時的243萬。也就是說,隋朝時關中的在冊人口已經到達新高。除此之外,作為宮廷所在地,長安城有着皇族、太監宮女、樂戶、奴婢、禁衛軍等大量不在冊的人口。關中本身的農業產出和作為大一統王朝首都的巨額需求之間的缺口進一步擴大。

照西漢舊例,長安的朝廷可以依靠調發河南、河東、河北等地的財富以支撐關中的需求。按照《隋書·食貨志》記載:「諸州調物,每歲河南自潼關,河北自蒲坂,達於京師,相屬於路,晝夜不絕者數月。」但從函谷關向潼關運輸的道路很難走,隋開皇四年,由宇文愷主持,從潼關開鑿了接到渭水的廣通渠,提高了關中內部的交通效率。然而,這種運輸效率的提升在關中地區物質需求的增長面前仍顯得杯水車薪。

廣通渠所在位置示意圖。來源/網絡

廣通渠開通後10年的公元594年,關中地區大旱,隋文帝眼看長安要面臨斷糧危機,於是有了開篇提到的帶着朝廷機關和部分關中民眾到關東「就食」的記載。

隋煬帝繼位時,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乾脆在洛陽建立東都,且一度常駐於此。在隋煬帝的詔書中,對在洛陽建立東都的理由作了很清晰的闡述:「關河重阻,無由自達。朕故建立東京,躬親存問。」大概翻譯過來,就是向關中運輸糧食太艱難了,所以乾脆在這裏也建個常駐首都。

影視劇中的隋煬帝。來源/電視劇《隋唐演義》截圖

隋末天下大亂,唐朝以關中地區起家,繼續定都長安。此時關中的平均溫度大幅提高,比十六國和南北朝初期要高了5-6攝氏度,甚至略高於現代。另一方面,隋末戰亂也降低了關中需要供養的非生產人口,長安依賴關中本身的產出基本能自給自足。但隨着貞觀年間社會從戰亂中得以復原,尤其是李世民在對外戰事中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長安城的人口急劇膨脹,於是糧食問題又來了。

隋煬帝修建的大運河基本把河北、河南和江南這些產糧區都聯繫起來,但戰亂中的關東遭到的破壞遠超關中,隋朝面臨的轉運困難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因此,這階段漕運的規模不大,每年從關東轉運到關中的糧食不過一二十萬石。一旦關中的收成出現問題,朝廷就不得不學習隋文帝,到以洛陽為核心的關東地區「就食」。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三位皇帝統治期間,唐朝國力處於巔峰時代,卻也有十幾次去關東地區「就食」的記載。

 alt=

影視劇中還有大臣反對唐太宗在洛陽修建宮殿。來源/電視劇《貞觀長歌》截圖

歸根到底,只要定都長安,糧食和人口的矛盾就會困擾始終。越是盛世,長安人口越多,糧食也就越緊張。唐朝前期,長安的人口空前膨脹,雖然關中平原此時因為氣候回暖、水利和技術進一步發展的緣故,產出也大大增加,但長安的人口已經超越了當時條件下關中平原能負載的極限。

由於當時漕運技術水平的限制,唐朝前期關中歉收時,皇帝一般選擇帶領宮廷人員、朝臣和禁衛軍等脫產人員去洛陽「就食」。最悽慘的大概是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關中大飢,長安城裏都發生了人相食的情況。唐高宗幾乎是逃荒一般的前往洛陽,由於出行倉促,隨行侍衛的禁軍有不少餓死的。唐高宗第二年就病死在洛陽,隨後建立新王朝的武則天統治期間曾再度遷都洛陽,但武周王朝終結後首都又回到長安。

影視劇中的東都洛陽儀鸞殿。來源/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截圖

在漕運條件不行的情況下,皇帝帶領朝廷去洛陽「就食」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唐中宗時聲稱自己不當「逐糧天子」,在關中饑荒時拒絕去洛陽就食,但是他和他的宮廷不可能不吃飯。他不去洛陽就食,就要麼從關中人民為數不多的口糧中搶食,要麼以大量民夫的生命為代價克服自然障礙從關東地區強行運糧。

後來唐玄宗在位,又開始頻繁往洛陽就食。除此之外,他也開始改善漕運。開元年間,在裴耀卿的建議下,唐玄宗改變了之前隋唐從關東各地向洛陽運糧,然後統一運往長安的方案,而是根據各主要途經水流的水量水情,分段轉運,並且在最難運輸的三門峽區域用陸運克服天塹。

通過這種方案,長安朝廷大大提升了漕運量,算是解決了首都的糧食問題。唐玄宗開元初年,每年漕運量約100萬石。開元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的三年間,運輸量增加到700萬石。唐玄宗統治後期的天寶年間,每年漕運量達到了250萬石。到這個時候,隋唐年間長達一個半世紀的「逐糧天子」生涯終於畫上了句號。按照史書記載,此時「關中蓄積羨溢,車駕不復幸東都矣」。

正當長安的糧食供應問題終於得到解決時,天寶末年的安史之亂開啟了唐朝中衰之路。因為唐玄宗對漕運的改革,來自河南和江南的物資能有效地繼續支持關中的唐王朝存續一個多世紀之久,直到唐末黃巢在長安城的燒殺搶掠,讓長安徹底衰落下去。

 alt=

長安衰落前最後的燦爛。來源/電影《妖貓傳》片段

——————

參考資料:

《史記》《漢書》《後漢書》《資治通鑑》《隋書》《舊唐書》《新唐書》《通典》

薛平拴《隋唐五代時期關中地區人口的興衰演變》;唐史論叢(第十八輯);2014年04月

薛平拴《隋代陝西人口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

薛平拴《陝西歷史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2001年7月

王培華《漢唐長安的糧食供應與關中天地人關係的消長》;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國家人文歷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1010/1657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