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上海合作養老:非夫妻非僱傭 散夥鬧上法庭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是否會為自己的養老問題發愁呢?

上海的兩位獨居老人周先生、趙女士,為了排遣寂寞、改善生活,嘗試了一種新的養老模式「既非夫妻,也非僱傭」的「合作養老」。

但現實中歲月靜好是片刻一地雞毛卻是日常,當關係破裂「散夥」後,他們又因錢財鬧上了法院。

新潮的「合作養老"

2012年10月,80多歲的周先生在報紙上看到一則尋找單身老人共同居住、合作養老的徵詢啟示,心動之餘進行聯繫,了解到該啟示是80歲的趙女士刊登的。經過進一步的溝通洽談,周先生對與趙女士合作養老充滿期待。

在子女認可的情況下,雙方決定共同居住、相互照顧,並簽訂《合作養老約定》:雙方既非夫妻關係,也非僱傭關係,而繫結伴合作養老關係。雙方各自從養老金中提取部分資金組成雙人養老基金,專用於共同生活支出,每月的基金積餘部分用專戶存入銀行,以備以後補足等。

之後,雙方開始同居生活。

2013年3月,周先生、趙女士對雙人養老基金作了細化,為此簽訂《補充約定》:周先生、趙女士每月分別出資2000元、1000元,相互存入對方銀行賬戶,均由趙女士管理。

2016年7月,周先生在銀行辦理了尾號4321的銀行卡,並將該銀行卡交給趙女士全權使用和管理。不久後,趙女士因理財需要向周先生借用銀行卡,雙方為此簽訂《協議》。

雙方約定,2017年3月24日起,由趙女士自設密碼使用,自擔理財風險;在此之前的卡內資金歸周先生所有,在此之後的卡內資金歸趙女士所有等。

當天,趙女士從自有銀行卡轉入20萬元至4321銀行卡,併購買了20萬元的理財產品。此後4321銀行卡一直由趙女士使用,而20萬元的理財產品到期後趙女士又多次購買。

共同生活6年之後,2018年12月,周先生和趙女士因產生矛盾而終止結伴合作養老關係。

2個月後,周先生在未告知趙女士的情況下,辦理了尾號4321銀行卡掛失手續,同時取得新銀行卡。

2019年12月,趙女士至銀行辦理其通過4321銀行卡購買的20萬元理財產品到期贖回手續,才被銀行告知其手持的4321銀行卡已被掛失,無法辦理理財產品贖回。

事後,周先生既不為趙女士辦理理財產品贖回手續,又不返還相應款項,趙女士遂訴至法院,要求周先生返還20萬元。

法院這樣釐清財產分配

訴訟中,周先生稱,雙方每月出資的養老基金並沒有實際支出,趙女士用於購買理財的20萬元來源於雙人養老基金,系兩人共同財產,但因兩人「散夥」時趙女士已分得其他相應價值的財產,故該20萬元應歸周先生個人所有。

趙女士則否認周先生上述所述,並稱雙方養老基金每月僅3000元,已經全部用於共同生活支出,沒有任何積余;該20萬元完全來源於其個人積蓄,系其個人財產,應歸其個人所有。

法院一審判決支持趙女士的訴訟請求。但周先生並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經二審法院審理,認為一審查明事實清楚,法律適用準確,故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之終審判決。

不少網友第一次聽說合作養老

有人覺得

這種模式還挺潮……

更多的網友覺得

這種「合作養老」不靠譜

畢竟夫妻兒女之間都有可能會有矛盾

還有網友說

遇到這種糾紛

上法院也很正常

隨着社會的進步、人均壽命的增長,養老模式也呈多元化、個性化趨勢發展,各種新的問題也會隨之產生,我們建議老年人理性選擇符合自身需求及健康文明的養老模式,科學規劃養老資金,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輕鬆愜意。

責任編輯: 時方  來源:上海新聞廣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930/165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