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所止,言有所界,凡事有度。
著名學者梁實秋曾說:
「與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離,也就是防止過分親昵。友誼不可透支,總要保留幾分。」
就像樹與樹之間,必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健康生長一樣。
人與人交往,親密,也要有間。
把握好尺度,不越界,才是相處最舒服的狀態。
01
行有所止
俄羅斯作家邦達列夫說過:「人類的一切痛苦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
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各種各樣的人際越界:
「你每個月賺多少錢?你怎麼還不結婚?」
「你在家閒着,能幫我照顧一下孩子嗎?」
「你公司在公司當領導,給我兒子安排個職位唄?」
成年人的邊界感就像空氣,一旦消失就知道有多重要了。
熱播劇《我在他鄉挺好的》中,北漂女孩喬夕辰,獨自在外打拼。
一次,大伯父生病了,要來北京治療,想讓她幫忙張羅看病。
她答應了,但親戚的各種過分行為,讓她很頭疼。
大伯母一來,就擠兌她住的地方小,還偷偷把她的貓趕出了家門。
找醫院時,又點名要某知名醫院的專家號。
然而這種級別的專家,都很難掛上號。
喬夕辰商量說,能不能先掛一個普通號,但是大伯母聽了,臉立馬黑了下來。
喬夕辰也不敢怠慢,每天凌晨5點鐘就去醫院給他們掛號。
那段時間,她的精神狀態一直都不好,上班遲到,開會打瞌睡。
儘管如此,也還是沒有半分不敬。
之後,費盡心思總算幫大伯父找到了一個還不錯的醫生,但伯母一看不是那個名醫,又鬧了起來。
大伯母的一再越界,讓喬夕辰終於忍無可忍,和她大吵了起來。
有句話說得好:「再好的感情,也會死於理所當然。」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最忌諱不知所止。
花枯萎了還有重開之日,感情透支了就很難再挽回的。
02
言有所界
《增廣賢文》有云:
「話到嘴邊留半句,事到臨頭讓三分;飽經世故少開口,看破人情但點頭。」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群幾年沒見的大學同學在一起聚餐。
阿池發現有一個同學身上的衣服,是大學時經常穿的,便對那位同學說:
「我記得你大學時,就經常穿這件衣服,你是不是故意哭窮,所以今天特意穿出來啊?」
阿池一句話,讓原本熱鬧的氣氛瞬間變得尷尬。
這時,班長出來打圓場說:
「這說明他身材保持得好,我去年買的衣服,今年就穿不上了,肚子越來越大,我正發愁呢。」
這時,旁邊的人紛紛問那位同學說:
「別藏着掖着了,大家同學一場,快告訴我們,你是怎麼保持身材的?」
在班長的解圍下,氛圍再次活躍起來,也化解了剛剛尷尬的氣氛。
聽過一句話:「你讓人舒服的程度,決定着你能抵達的高度。」
語言雖然無形,但可以像春風般舒服,也可以化作利刃,直穿人心。
有時,你的心直口快,可能讓人左右為難。
有時,你的口無遮攔,就會讓人有苦難言。
生活中,管好自己的嘴,守住自己的心,留好自己的分寸,是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
03
凡事有度
《一代宗師》裏有句台詞:
「做羹要講究火候。火候不到,眾口難調,火候過了,事情就焦。」
火候,就是「度」。
把握好「度」,才能維持好一段感情。
上世紀中國文壇中,胡適無疑是一位風雲人物。
胡適的太太江冬秀,喜歡打麻將。
他們在研究院的宿舍居住時,江冬秀為了打麻將,經常違反宿舍規定。
胡適屢勸不止,只好帶着她搬了出去。
很多人不解,問胡適說:
「院長是你的學生,打個麻將也不是什麼大事,你至於跟他客氣嗎?」
胡適回答:「正因為他是我的學生,我才不能麻煩他。」
很多時候,我們與人相處,不是不懂得親近,而是不懂「疏遠」。
梁實秋在《談友誼》裏寫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因為淡所以才能不膩,才能持久。」
在所有令人舒服的相處中,一定是包含合適的分寸感。
曾看到一位網友,分享自己的經歷。
一次,他發小去他所在的城市看病,直到回去的那天下午,才打電話告訴他,自己準備回去了。
他問發小為何不早點告訴自己,即便不能陪同,至少可以提供住宿。
發小卻說,知道你現在挺忙,父母孩子都需要你照顧,就沒有打擾你。
隨着年齡漸長,經歷的事情越多,漸漸覺得,長久的友誼,都是適可而止,親密有間的。
就像畢淑敏說得那樣:「親近地保持距離,或許才是最恰當的交際方式。」
凡事有分寸,熟不逾矩,感情才能長久。
▽
羅振宇曾經提出過「發行社交貨幣」的概念:
如果你要別人對你好,就要先學會付出;
你喜歡被照顧,就要先去照顧別人;
當你善待別人的時候,其實也是善待你自己。
行有所止,言有所界,凡事有度,是成年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