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電影特效是如何發展的?過去電影視覺特效是如何完成的?

正如農耕方式和機械的進化導致了農業和工業革命,技術的進化同樣也催生了視覺效果革命,而視覺效果革命又極大地改變了電影的構思、設想和實現方式。今天,我就來了解看看,過去電影視覺特效是如何完成的?

默片時代

無聲電影時代見證了荷里活的誕生和發展,以及各大電影製片廠的成立。20世紀20年代末,電影業蓬勃發展。然而,一場變革正在到來,錄音的可能性意味着,觀眾很快就能既看到故事,又能聽到故事。起初,華納兄弟除外的其他所有主要的製片廠都拒絕使用這種新的技術,但不管如何,進步仍在繼續。

有聲電影

隨着1927年《爵士歌手》的發行,一切都改變了。這部電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迫使荷里活接受變化,並與之一起發展。著名演員發現自己的工作,因為他們的聲音聽起來不漂亮或他們的代理太「過分的」,和電影製作人發現自己使用一個全新的媒介,電影他們寫和計劃,不需要有一個簡單的故事,他們的投籃沒有行動,他們的故事可以被講述,而不僅僅是代表。

鮮艷的色彩

正當荷里活開始着手應對聲音革命時,一項新發明又一次改變了電影人對電影的設想。在技術色彩之前,為了給電影上色,基本上必須給每一個單獨的畫面上色,這非常耗時,而且結果看起來很不自然。

三色彩色電影拍攝過程使用了三卷膠捲、三種不同的濾色器、一種青色、一種洋紅色和一種黃色,以及一個稜鏡,該稜鏡將進入鏡頭的三分之一的光線通過每個單獨的濾鏡折射到每個單獨的捲軸,從而創建三個不同顏色的鏡頭,將它們組合在一起,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彩色圖像,其中黃色和紅色特別亮麗。

彩色技術相機很重,需要一個三腳架,它們也需要很多光線,這意味着電影的編寫和計劃是為了在室內和光線充足的條件下拍攝,事實上紅色和黃色看起來效果非常好,這意味着它們幾乎總是在腳本中包含火災場景。

現代視覺特效的誕生

隨着彩色電影的發展,視覺特效也隨之發展。在彩色電影之前,電影製作人基本上只能使用巧妙的剪輯、定格動畫、啞光繪畫、多次曝光和背投。這限制了他們所能達到的效果,因此限制了他們在寫作和策劃電影時的創造力。

隨着藍色屏幕的出現,現在演員、木偶和模特可以在一塊板上的藍色屏幕前拍攝,然後合成到另一塊背景板上。這一點以及技術和方法上的許多其他進步意味着,現在的電影製作人不僅可以,例如,讓人信服地將在荷里活拍攝的演員放在墨西哥拍攝的背景上,還意味着他們可以讓人信服地將他們能創造的任何模型或木偶放在他們能想像的任何背景上。這導致了電影業的科幻時代。

計算機合成圖像

電腦的發明是視覺特效發展的下一步,它徹底改變了電影行業,但也分裂了特效行業。最初,計算機用於合成、照明和一些非常有限的3D動畫,但隨着硬件和軟件的發展,CGI的界限擴大,數字革命開始了。與電影業的每一次革命一樣,數碼革命也遭到了質疑和拒絕。首先,電影製作人帶着一種勢利的眼光來看它,他們說,如果不在「鏡頭內」和「現場」拍攝,它就沒那麼有價值了。

其次,特效行業本身認為這是一個「禍不單行」的選擇。遺憾的是,這些態度至今仍然存在,但隨着CGI技術的進步,大多數人已經學會了接受它。如今,電影製作人不必一邊寫電影,一邊考慮如何拍攝。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精選匯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902/1641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