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人到中年,放下對幸福的執着

作者: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兩個世界裏:一個是外在世界;另一個則是自己的內在世界。

第三,真正意識到我們需要的,我們的內在都有。

我們通常習慣於將自己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外界,認為家庭或伴侶才能讓自己感到圓滿。

這種信念讓我們容易將生活中的人事抓得太緊,並總是期望一切要按照自己預想的進行。

事實是,我們本身就是完整的(complete),我們不需要物質或他人來使得自己變得完整。

當我們遭遇痛苦的事件時,在精神上我們常常會向外尋求支持和安慰。

但在這世間,很難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其實,在精神層面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孤獨的。

如果我們能一次次回到自己的身體裏,去靠近那個深邃的內在空間(inner space),我們便能獲取涅磐重生的勇氣,去直面和擁抱自己正在面臨的痛苦。

物質、財富或浪漫關係並不能帶給我們長久的幸福。

當我們得到它們時,我們的確會有愉悅(pleasure)的感受,但卻是短暫的。

當我們能安靜下來,能感受到自己生命內在的已有的圓滿和安寧時,我們會發現生命如同樹木般的平靜,如同涓涓細流般的隨遇而安。

而散發出的這份內在的安寧和喜悅,會悄然地影響外在的自己,會吸引生活中更多美好的人事進入自己的生命里。

第四,感恩每一天。

Brene Brown在她的《不完美的禮物》一書里寫到:

根據研究發現,感恩和喜悅密不可分。

那些能感受到喜悅的人,他們常常在生活中練習感恩,他們把自己的喜悅歸因於感恩練習。

我們也可以每天練習感恩。

比如,早上醒來時,第一件可以做的事:

感恩自己如期醒來;

感恩能在床上好好睡了一晚;

感恩身體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和滋養。

每晚睡前,回憶或記下幾件這一天裏,發生的讓自己感恩的小事。

它可以是人與人之間的事,自己與自己之間的事,也可以是人和大自然之間的事。

我們可以試着每天去發現一些細微的小事——

他人的一句關心話;

一個好久沒聯繫的友人的電話;

自己一個深沉的呼吸;

一朵怒放的花兒;

一棵屹立的老樹;

一陣令自己心曠神怡的輕風。

我常常感恩自家附近有一片林子和一條小徑,它給了讓我安靜自己的大腦、放鬆自己的地方,和自己與大自然直接相處的地方。

只要我們學着靜靜地觀察,每一天一定會捕捉到讓自己感恩的事。

是感恩讓我看到自己的擁有,看到自己的富足。

感恩也是讓自己感受喜悅的一條最近的路。

最後

就這樣,在每一天裏,不斷地觀察、認識和了解自己,活在每一個當下的鮮活里,看見和體驗讓自己感動的瞬間。

喜悅就會在不經意的當下從自己的內心湧現。

物質上的東西到最後沒有一樣可以永遠跟隨着我們,唯有靈魂永存。

所以,人生不該是一場物質的盛宴,而應該是一場靈魂的修煉。

在修煉的路上,學着不被自己思維里的各種想法控制,安住在每一個當下,去體驗生命里瞬間的美好和感動。

如果在某個單純的當下能感受到那淡淡的喜悅,那是人生旅途中靈魂給予我們的饋贈。

放下把幸福寄託於瞬息萬變的外部世界吧。

如果我們能常常感受到這樣的喜悅,那麼它會匯聚成河,會延伸和加深,會成為自己生活的一種內在狀態。

我想,這便是生命最好的樣子。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曉煒健康花園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720/1621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