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香港資深評論員劉銳紹析「滴滴出行」被整肅兩大原因

滴滴出行捲入當局監管風暴。(圖片來源:美聯社

上月底在美國上市的中國網約車平台「滴滴出行」應用程式,本月初突然被中共當局強制下架。香港資深評論員劉銳紹認為當局引用國安問題干預企業,擔憂過分監管會窒息市場。他又說,即是回流香港上市,在國安法下也不樂觀。

中國最大網絡約車集團「滴滴出行」6月29日在美國首次公開募股,籌資大約44億美元,成為阿里巴巴集團2014年赴美上市籌資250億美元以來規模最大的中國公司IPO案。

但中共剛過百年黨慶後,7月2日,中國國家網信辦稱,為防範「國家數據安全風險,維護國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對「滴滴出行」實施安全審查,暫停新用戶註冊。兩天後7月4日,當局再發出通告,指稱滴滴出行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手機使用個人信息問題,勒令「滴滴出行」應用程式下架。接着9日滴滴旗下的25款App也遭下架。中共網絡監管機構-中共網信辦,隨即在10日提出新規,要求幾乎所有尋求在外國上市的中國公司都要接受網絡安全審查。

熟悉中國事務的香港資深評論員劉銳紹表示,今次中國國家網信辦直接命令「滴滴出行」應用程式下架,而不是要它立即死亡。他解釋「下架」的意思,一是要按官方方案整改:「你要說不,是不可以的。截止現在官方沒有具體說明方案是怎樣和要怎樣整改,所以第一個整改要按官方的方案而沒有內容,是要等你自己去做。」

二是重整董事局結構,即是「哪些是董事,哪些是股東,哪些是執行董事,哪些是有權的,就要重新整理。這好像對待馬雲一樣。」

三是,「滴滴出行」應用程式下架,但下載滴滴App的用戶可正常使用,乘客的出行和司機師傅的接單不受影響。他說:「官方知道滴滴出行是國內最大的電召車的平台,如果突然消失的話,第一民眾不方便;第二可使市場亂。」

北京究竟為什麼要對滴滴採取如此行動,它不像馬雲、騰訊橫跨那麼多個領域,僅是電召車,為何要下架整改?劉銳紹分析有二大原因。

第一是技術層面問題,也就是官方所稱的涉及國家安全。電召車等應用手機程式可透過手機收集個人用戶資料,也就是所謂的「大數據」,他說:「不僅是市場的訊息,還有是國民習慣生活,以至電召車的人成為了焦點對象或特定對象。而這個人成為特定對象而被注視時,它就會跟進,外界就叫跟蹤。原來這個技術是涉及到GPS全球定位系統。」

劉銳紹表示,美國早已掌控這個技術,以租車為例「如果美國政府或情報部門認為你這架租車是涉及恐慌活動,或者是違法行為。如果認為有需要時,就會按它們的某些緊急法例可以凌空鎖車。所謂凌空鎖車就是你這架車去過哪,它們都知道,車裏面有些機件可以搖控的。」

早前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兩位知情人士稱,中國網絡主管機關曾要求滴滴在美國上市前修改應用程式的地圖功能,擔心可能披露敏感的政府位置,但在滴滴赴美上市前,中國網信辦並未公開告誡滴滴的叫車應用程式。除此以外,網信辦曾經建議滴滴推遲IPO。中國網信辦沒有合法權力推遲IPO,而滴滴也否認在公開募股前就知道主管機關準備干預。

第二個原因是官方已透過其它渠道勸阻不要在美國上市,劉銳紹強調,官方並未否認市場上流傳的消息。為何官方要阻止?他認為:「因為第一你在美國上市就要受美國政監條例規管,因為美國方面會逼你透明,如你真正的股東是誰,開了幾多個會議,裏面有些東西用美國的法例要求你提交。從中國國家安全的角度來說,就好像被人握着脖子。」

他翻查資料發現早在2018年開始已有13家中資概念股在美國回流香港上市:「這就證明,可能受到很多原因,可能是官方的勸喻,可能是美國市場問題等等,可能是更改了的高層決定,如阿里巴巴的董事長已不是馬雲,所以包括阿里、京都、葵盛(旅遊方面)、美田,滴滴,這些都是涉及國計民生比較多的大數據資料掌握着。」

劉銳紹表示,大陸改革開放後,都是按商品經濟,後來逐漸變成「商品經濟」與「計劃經濟」並行不悖。他擔憂過分的監管會令市場窒息。他以香港為例,中資企業回流香港上市,並非令香港多樣化,因為國安法令很多外資怯步:「現在香港的股市是中資股市。外國的來港上市,一是害怕受到香港的證券市場各種法例,二是害怕現在的國安法。其實現在如果大家還在盲權不懂得收制,只會打爛這顆東方明珠。」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希望之聲記者林秀宜採訪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712/161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