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存照 > 正文

全國哪裏考清華北大最容易

重點高中的差距,意味着自主招生的差距。尤其是廣西、雲南、貴州幾個省,原來還至少有廣東這個經濟發達的省份,和它們做難兄難弟。但自主招生一登場,廣東就以超過4%的清北自主招生錄取率將這幾個省遠遠甩在了後面。不過,如果你真的不幸出生在了廣西、雲南、貴州這幾個省,也不要輕易放棄。分母再大,萬一你就是那個分子呢?

又是一年高考季,再過不久,成績一出,就會跳將出一鍋新鮮出爐的高考學霸,為你講述人生贏家的故事。怎樣才能算人生贏家?在中國,考上復旦、上交算不算說不準,考上清北,相信左鄰右舍都會為你發來賀電。

但成績一出,你仔細一對比可能就發現事情不對:為什麼有的地方的人超出重本線幾十分就能上清北,而你必須超過一本線100來分?

的確,你常聽到的都市傳說‌‌「北京人400分就能上清北‌‌」,空穴來風未必無因。身在不同的地區,上清北的難度大不相同,只是沒有傳聞中那麼誇張罷了。

那麼,到底哪裏的幸運兒最容易考上清北,哪裏人最難?

考清北,從來不容易

說到不同地方考清北的難易程度區別,你的第一反應可能是,這都是各省名額分配不均的鍋,但事情沒那麼簡單。

不過,沒有按省分配名額的時候,全國人民上清北的機會也不相同。

事實上,早期北大招生只在北京設有考點,一些偏遠地方的考生要想前來參加考試,就得頗費一番周折。因此,當時能考上北京大學的學生大多集中在北方,考生最多的省份是河北。後來,北大也開始在京外的上海和武昌設置考點,偶爾也在廣州舉辦招生考試,但那都是後話了[2]。

而在30年代,雖然清華大學也單獨進行招生,但因為其在上海、南京等地均有對口學校,設有多個考點,江浙一帶考生超過河北也是常有的現象[3]。

一項關於民國時期國立大學招生情況的研究就發現,北京大學的新生籍貫中,河北的最多,其次是山東、湖南、河南等地,而寧夏、新疆只有1人,青海、西康(今四川西藏交界)甚至沒有[3]。

而同一時期的清華大學,新生最多的是江蘇人,其次是河北、浙江、廣東、湖南等地的同學。只從生源來看,那時候的清華大學簡直像一所南方學校[3]。

清華對江浙愛得深沉,是因為它本身和江浙有着很深的淵源。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學生就是由分擔庚子賠款各省選派,這其中南方省份的比例不小。此外,在清華辦大學部之前,也有不少江浙沿海地區的學子通過清華赴美留學[4]。

可以看出,在沒有分省名額的民國時期,上清華北大的機會也並不公平。那時候決定你能不能上清北的,成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離考點的距離。

也就是說,當時如果你生在河北,小夥伴們可能都會向你投來羨慕的目光。那時候河北沒有衡水中學不說,更比別人離清華北大近了一大步。但如果你生在邊疆省份,那對不起,你基本與清北無緣了。

比如1931年,青海、西藏、新疆和西康就沒有人報考北大,而陝西、廣西、黑龍江、察哈爾、甘肅、寧夏、熱河以及台灣等地雖有學生投考,卻也無人被錄取。清華的情況雖然好一點,但來自邊疆省份的學生依然很少[2]。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人們津津樂道,似乎北京人考上清北易如反掌,但在民國時期,無論是清華還是北大,北京學生都沒有佔據明顯的人數優勢[3]。

那麼北京學生更容易上清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上清北,哪裏人最艱難

民國時期,考上北大的學生多數來自教育強省或者就近省份。建國後,北京漸漸一家獨大,成了北大最大的生源提供地。上海、江蘇等地輸送給北大的生源還與北京相近。可到了1972年以後,來自北京考生的數量就遠遠甩開了其他地區[2]。

不過,排除得天獨厚的北京考生,其他地方的學子考上北大的機會也不一樣。

在上世紀50年代初,除了北京,就數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同學最容易考上北大。

不過70年代之後,內蒙古、黑龍江、山西等地考上北大的學子就多了很多。東三省甚至和江蘇、浙江、河南等省份一樣,也成了北大的生源大省。考慮到東三省考生數量並不多,可以說東三省上北大要更容易[2]。

這一轉變很可能是受分省定額制的影響。1959年,高校招生開始採用‌‌「統一與分散相結合的管理辦法‌‌」。這一辦法規定,部屬高校在各個省、市、自治區的人數,以及各個地區間考生出現不均衡的情況可由中央部門與其協商解決,或者各個地區之間進行協調[5]。

從這一時期開始,高校漸漸失去了招生自主權,高考招生開始真正和行政區域掛上了鈎。考上清北不再是經濟發達地區孩子的專利,一些偏遠地區的學生因此有了更多的機會。現在天天被罵的高考配額制度,其實縮小了各地上清華北大的難度差距。

這種相對較均衡的招生模式,現在仍然左右着清華北大的招生名額分配。看看近幾年清華北大各省在各省的錄取比例,就會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

關於清華北大在各省高考錄取率的研究發現,北京、天津、上海這幾個直轄市,考生考取清華北大基本是最容易的[6]。令人意外的是,東北三省沒什麼高考新聞,但是錄取率也經常能擠進前十名[7]。

除此之外,在青海、寧夏這些教育水平並不發達的地區,考上清華北大的幾率也很高,甚至略高於浙江這樣的省份。這很可能是因為這些省人太少,又受到國家對中西部地區的政策照顧。

不過,不是所有西部省份都這麼輕鬆,雲南、貴州、甘肅這幾個省份,考生不少名額不多,想要考上清華北大,難度可是地獄模式。論清華北大的錄取率,這幾個省份經常是倒數前五[6]。

地獄裏不僅僅有它們,那些考生大幾十萬的高考大省,北大清華的名額同樣讓人搶破頭。不過,和你的印象可能不同,最慘的不是山東、河南、安徽這樣高考工廠遍地的省份。經濟水平和教育發展都不錯的廣東,反而是人口大省中考上清華北大最難的[6]。

自主招生,改變上清北的機會

當然,上北大清華不止有一條路,這幾年高校自主招生的人數越來越多。拿北京大學舉例,北大2017年在大陸招生2819人,自主招生就錄取了679人。

而自主招生名額的增加,也打破了之前各地還稱得上均衡的招生比例。

2003年誕生以來,自主招生就一直飽受影響教育公平的質疑。這其中最顯著的問題,就是許多高校都會對當地學生進行招生名額的傾斜。

一項對清華、北大自主招生省際差異的研究發現,在2013、2014年,北京孩子清華錄取率遙遙領先,達到17%以上。而這兩年排在第二的上海、浙江、江蘇等地,也不過在6%-8%附近徘徊[8]。

不過,2015年,各大高校進行了一次自主招生改革。改革有沒有讓上清北的機會變得更公平呢?

確實,2015年高考改革後,北京不再佔據清華、北大自主招生錄取率榜首了。相反,浙江、湖南佔據了頭兩名,錄取率提高到了10%以上。這麼看起來,改革過後的自主招生,似乎變得更公平了,至少北京考生的優勢不再那麼明顯[8]。

不過且慢,要知道改革之前,清北自主招生錄取率最低的省份錄取率雖不到1%,好歹還是有人能上。但改革之後,雲南、貴州、西藏三省的這一數據就變成了0[8]。

也就是說,對那些本來就困難的省份來說,自主招生還是拉大了它們和其他省份考上清北的難度差距。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自主招生和一些重點高中的聯繫較為緊密。

一項對2007、2008年兩年自主招生的研究表明,58所被北大確定為具有‌‌「校薦‌‌」資格的高中就佔了一半以上的北大自主招生名額,但這些學校大多在北京,黑龍江、湖南、遼寧、浙江各有4所,上海僅有1所,而江蘇等地則直接沒有[9]。

當然,這些重點中學也不是一天養成的。根據一份關於給北京大學輸送學生的來源中學名單,從1952年到1999年,輸送給北大最多人才的前10所高中全部在北京。

北京之外,給北大輸送學生前十名的高中,分佈在天津、東三省、湖南、湖北、江蘇幾個省。而一些缺乏重點高中的西部地區,在名單上壓根就沒有姓名[2]。

重點高中的差距,意味着自主招生的差距。尤其是廣西、雲南、貴州幾個省,原來還至少有廣東這個經濟發達的省份,和它們做難兄難弟。但自主招生一登場,廣東就以超過4%的清北自主招生錄取率將這幾個省遠遠甩在了後面[8]。

不過,如果你真的不幸出生在了廣西、雲南、貴州這幾個省,也不要輕易放棄。分母再大,萬一你就是那個分子呢?

參考文獻:

[1]梁晨.(2018).從教育選拔到教育分層:民國大學院校的招生與門檻.近代史研究(6).

[2]梁晨,&李中清.(2013).無聲的革命:北京大學與蘇州大學學生社會來源研究(1952-2002).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3]李濤.(2014).民國時期國立大學招生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西南大學).

[4]張銘雨.(2018).民國時期清華招生制度沿革初探.清華大學教育研究(03),120-124.

[5]任永瑞.(2017).重點高校省際招生計劃差異性研究.(Doctoral dissertation).

[6]郜丹丹.(2017).優質大學招生分省定額:實施現狀、區域差異與優化路徑.重慶高教研究(2).

[7]王斯敏,周航,陳美詩,朱蔚怡,雷常洲.(2011).誰更可能上清華————高考入學機會的一項社會學調查

[8]鄧子如.(2017).清華、北大自主招生省際差異問題研究——基於2013~2015年兩校錄取率的分析.現代管理(04),43-46.

[9]梁晨,董浩,任韻竹,&李中清.(2017).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國教育精英的來源與轉變(1865-2014).社會學研究(03),52-74+247.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浪潮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hk.aboluowang.com/2021/0621/1608832.html